虎嗅APP|互联互通下的超级App价值重构

虎嗅APP|互联互通下的超级App价值重构
文章图片
图1/1
题图 | 视觉中国
站在岁末回看 , 这过去的一年 , 发生了无数影响深远的事件:反垄断政策落地、用户存量争夺愈演愈烈、商业创新乏力……互联网人突然发现 , 以往基于流量的增长打法逐渐失灵 。
与此同时 , 我们正看到5G技术的兴起 , 带动了整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 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走上快车道 。
一方面 , 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 , 另一方面消费互联网却陷入存量市场的内卷化竞争 。
2021年 , 也许会是互联网行业的拐点 。
这一年对于消费互联网而言最重要的 , 莫过于互联互通 。 2021年9月 , 工信部有关业务部门召开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 , 这被业界认为是互联网重新走向开放的时刻 。 随后 , BAT开始推动互联互通 , 这为流量红利几近枯竭的消费互联网带来了希望 。 新的互联网历史节点上 , 互联互通、跨界融合将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底色 。
重回开放基因 , 超级App们需要一场价值重构
互联互通时代 , 平台商业会回归开放 , 首当其冲就是流量上的开放 , 流量是互联网商业的本源 。
在相对封闭的流量生态中 , 流量商业更多呈现出一种耗散结构:流量获取、运营的总成本不断增加 , 即便是精细化运营 , 也有增长的天花板 , 所以红利越来越少 。 而行业要增长 , 必须解决流量红利来源的问题 。 方法则在于“破旧立新”:打破旧流量规则 , 建立开放共融的新流量秩序 。
互联互通的核心是开放自身的连接能力 。 对腾讯来说就是连接人与人的能力 , 对于阿里来说 , 就是连接人与物的能力 , 对于百度而言 , 则是连接人与信息的能力 。
开放连接能力 , 需要从开放流量开始 。 而开放流量 , 主要依赖超级App们打破已有的流量生态边界 。
根据Quest Mobile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启示录》显示 , 互联网用户时长中 , 移动视频、社交、资讯服务总时长占比占到前三 。 相对应的用户规模上 , TOP4的腾讯、阿里、百度、字节旗下分别拥有多款用户规模达数亿的超级App 。
去年底 , 微信解除外部链接屏蔽 , 阿里旗下的本地生活应用饿了么也接入了微信支付 , 而百度App则快速跟美团、小红书等多家平台达成了互联互通的深度合作 , 双方平台在服务上将进一步融合、创新 。
一方面是流量生态的互联互通 , 另一方面 , 需要建构起全域多态的融合平台 。 什么是全域多态的融合平台?不同的头部玩家也有不同的理解 。
全域多态的融合平台对于腾讯来说 , 可能意味着一个更开放的微信 , 而解除外部链接屏蔽可能只是第一步 , 未来的动作值得期待 。
而对于阿里而言 , 全域多态的融合平台 , 可能意味着需要以更开放的态度接纳非阿里系生态的企业 。
而百度从2015年开始布局“搜索+信息流” , 保留搜索基本盘的同时开始构建完善的移动生态 , 在2021年万象大会提出X+Y战略布局 , 并将百度App的媒体属性升级为“智能决策的综合性内容与服务平台” 。
如果说 , 超级App流量生态的破壁是互联互通的开始 , 那么构建起全域多态的融合平台 , 则是流量分发逻辑迭代的深入 。
内容 , 是互联网流量的根 。 要想在消费互联网中找到新的红利 , 内容分发逻辑的迭代不可或缺 。 过去的分发逻辑 , 是“浅流量分发” , 其实是贩卖注意力 , 数字时代分发 , 应该是“深需求分发” , 算法、数据技术加持下 , 内容背后承载了更多的服务化诉求 。
比如 , 相比其他资讯平台 , 百度内容与服务化的联系更深 , 因为百度上有特别多用户寻求问题 , 这是天然的服务场景 。 而百度App不仅包括新闻资讯、泛知识内容 , 也同时囊括了生活服务、资讯服务等多种服务类型 。 百度智能小程序作为承接 , 在整合跨平台垂直的信息和服务上 , 提供了一个公开的环境 , 来帮助资讯和服务的整合 。
这也是为什么跨界融合会成为泛资讯服务平台商业的一个演化方向 , 因为跨界融合的本质 , 其实就是以开放的准则来不断扩大流量需求的基本面 , 以全新的分发机制 , 探索价值分配体系 。
换言之 , 超级App们跨界融合的本质 , 其实就是基于流量规则迭代的一场价值重构 。
Quest Mobile发布的报告中 , 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 数据显示 , 在2021年中国互联网媒介广告流量分布格局中可以看到 , 手机淘宝领先 , 百度App与抖音持平 , 高于微信 , 广告收入接近1000亿元 。
数据的背后 , 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为头部的超级流量平台 , 抖音、百度App、微信等超级App正在引领新互联互通红利下的流量价值重构 。
这场重构的核心在于:打破边界融合生态 , 价值共创共享创新 , 最终实现的愿景是从赋能流量 , 到赋能价值的底层逻辑迭代 。 这样底层逻辑迭代 , 可能意味着超级App们也需要迈出更多的实质性的步伐 。 使得整个互联网商业重回开放 。
互联互通带来新变量 , 数字营销需要一场价值重估
重回开放基因 , 互联网商业互联互通 , 其实并非只是政策导向下的一句行业性的口号 。 以长周期的视野来看 , 流量平台们是有足够的长期动力去推动互联互通的 , 其核心原因在于 , 跨界融合、互联互通能带来更大的规模和价值 。
目前的互联网行业流量集中度很高 。 根据Quest Mobile报告显示 , 互联网行业中BAT几乎囊括了大多数流量 。
互联网商业之所以比传统商业高效 ,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模效应 。 但由于生态壁垒的存在 , 过去互联网形成的规模化市场仍然不是一个流量自由流动的市场 , 这就造成了流量运营成本的不断升高 , 流量变现越来越难 。 所以 , 互联互通的另一个结果 , 就是在开放的规则中 , 平台、品牌、商家都能找到新的规模化增量 。
规模之外 , 未来增长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平台的价值 。
Quest Mobile的报告提到 , 整个资讯服务行业的价值主要集中在流量价值、内容价值、用户价值、生态价值四大维度 。 简言之:
流量价值 , 在于分发机制升级 , 流量更加精准 , 价值自然更高 。
内容价值 , 在于垂类内容的运营能力 。
用户价值 , 在于构建信任以及洞察人性背后的商业需求 。
生态价值 , 在于多元化变现场景以及转化链条的进一步缩短 。
值得一提的是 , 尽管近几年短视频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 , 但从报告数据来看 , BATT的超级App用户规模仍占据核心优势地位 , 这意味着 , 凭借权威资讯的整合能力以及社会需求的及时满足 , 综合资讯平台在网民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 并在疫情特殊时期更具社会影响力 , 其资讯价值迎来重估 。
纵向来看 , 相较于其他资讯平台 , 百度App积极拥抱互联互通 , 升级平台型的资讯和生活服务 , 并将媒体属性升级为“智能决策的综合性内容与服务平台” , 这不仅放大了作为融合资讯平台的多元价值 , 也具备了多元的营销优势 。 QM和易观千帆数据均显示 , 百度App已经成为资讯领域TOP1应用 , 领先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其他资讯App 。
从事16年中国市场研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马旗戟在近日一篇分析文章中指出:“当下最优秀的资讯平台正在建构和实现融合性的资讯平台 , 它形成的不只是单一垂直化的资讯传播 , 也不是几种形态的资讯传播 , 而是建构起了全谱系全域多态的融合平台 。 ”
他认为 , 融合资讯平台超越既往仅仅是内容传播、广告传达和营销传递的“话筒”角色 , 开始扮演为企业客户汇聚用户资产、积聚数据资产、凝聚品牌资产和集聚交易资产的角色 , 这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增加社会资本和商业获得 , 而且为传统企业的社会化提供了一种实现路径 。
仍以百度App为例 , 首先通过百家号、小程序以开放的规则聚合内外部内容 , 承接用户各领域内容需求;通过托管页高效制作创意内容、投放、转化 , 保证广告的质量和营销的效率;在广告业务以外 , 通过自建+引入服务 , 帮助用户的需求闭环 , 在功能性上的补强也让生态的粘性更强 , 营销价值更高 。 根据IPSOS的调研数据 , 39%的用户在百度完成购买 , 这个比例仅次于电商属性为主的淘宝、京东 , 以及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商直播的抖音 。
由此来看 , 谁在最大限度覆盖用户的数字生活 , 谁就有可能获得广告主的青睐 。 观察2021年互联网广告收入数据亦得到验证 , 广告主的预算重视押注综合内容及服务生态体系的营销价值 , 胜过于单一平台 。 在融合型资讯赛道 , 百度App、抖音等都对内积极布局内容与服务生态 , 不断寻求跨界发展 , 并与社交、电商类生态矩阵并列为重要的生态营销阵地 。
结语
无论是Quest Mobile提出的资讯行业的四大价值 , 还是马旗戟提到的融合资讯平台的新角色 , 本质上都是在挖掘更多的数据生产力 。 事实上 , 流量红利之外 ,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资料 , 更能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 而这一点 , 也是数字营销的价值所在 。
【虎嗅APP|互联互通下的超级App价值重构】互联互通无疑将成为2022年互联网的关键词 。 新浪潮下 , 重新审视和评估不同平台的价值 , 以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搭建品牌与用户的价值枢纽 , 才能在广告主与用户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 而这正是通往未来市场的入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