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风云 清朝一位皇帝竟差点在宫廷遇刺( 二 )
现在,行剌皇帝的事件真的发生了,那些与和珅有关系、但已经被嘉庆网开一面、“悉不深究”的官员肯定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嘉庆借助此案“秋后算账” 。
陈德曾在不少富豪、官宦人家当差,甚至和宫里也有一些关联 。严刑逼供之下,如果陈德随意说出几个人名来,很可能再引发一场政治风波 。所以,嘉庆要求立即结案,也是为了稳定人心,表明自己实无“秋后算账”的打算 。
第二种可能,如野史所言,陈德是位武艺超群的武林中人,一腿能扫断深埋于地的12根木桩,有可能是民间秘密会社(尤其是白莲教)派来的刺客 。从陈德在刺杀嘉庆时以一敌六,尚能伤及大内侍卫的情形推测,应当是有一定武功的,甚至可算是武功高强,似乎不像是个谋生无门、贫困潦倒的穷汉 。
野史所言并非毫无根据,白莲教起义历时9年,嘉庆九年才被全部镇压下去,到陈德案件发生的嘉庆八年,朝廷为镇压起义所耗费的财力、物力甚巨,已经为此疲惫不堪,哪怕是“白莲教”行刺圣驾的事,嘉庆也想息事宁人,不加深究 。
天理教发动的反清起义
陈德事件后10年,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早上,约100个天理教徒伪装成向宫内送东西的商贩挑夫,三三两两地靠近戒备森严的东华门 。
人还没有聚齐,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有几个教徒与往宫中送煤的人因争道发生了争执,推推搡搡的时候,有一个教徒不小心露出了藏掖在身上的利刃,被守门军士看见,急忙关上宫门 。
为首的教徒陈爽立即抽出藏刀,率众向门内冲去 。但已经太迟了,成功冲入门内的只有陈爽等十几数人,其他大部分则被挡在了门外,四处逃散 。
这十几个冲进宫内的教徒在内应太监刘得财、刘金的引导下,直奔协和门而来 。由于人数太少,他们在与护军进行一番激烈的战斗后,大部分被杀,幸存的被迫藏匿在宫内的各个角落 。
几乎与此同时,聚集在西华门外的以陈文魁为首的五六十个教徒在内应太监杨进忠等人的接应下,全部进入宫内,反闭宫门 。他们打着“大明天顺”“顺天保民”的小白旗,由太监高广福等引路,在杀死一些护卫后,一直冲到离内廷不远的隆宗门外 。
此时隆宗门已关闭,有几个教徒由矮房翻上宫墙,窥视内廷,并沿墙头向养心殿方向移动 。正在养心殿读书的皇次子绵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闻讯后迅速取出撒袋、鸟枪和腰刀迎战 。他用鸟枪击毙了两名爬上宫墙的教徒,吓阻了教徒们的攻势 。
礼亲王昭梿、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闻变后,也率禁兵自神武门入卫 。随后,临时调来的千余名火器营官兵也赶至隆宗门下,与教徒们展开了激战 。教徒们虽然拼死抵御,但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而被打散 。除了个别跳墙逃出宫去外,其他的藏匿于宫内各处 。
九月十六、十七两日,清军搜出藏匿在宫内的30多个天理教徒 。又于十七日逮捕了坐镇大兴黄村指挥的天理教首领林清 。事件发生的当天,嘉庆皇帝刚好不在宫中,而是正在从避暑山庄回京的途中,收到皇子绵宁发来的第一份“六百里加急”,得知紫禁城正在发生变乱,但具体情况不明 。
嘉庆正在犹豫是否回京,又收到了第二份“六百里加急”,得知大事已定,才松了一口气,决定马上回京 。
九月二十三日,嘉庆亲至中南海丰泽园,当堂审讯了林清等人 。
林清大约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加入流行于京畿地区的白洋(阳)教,后又加入八卦教中的“坎”卦教 。后来他与河南滑县的“震”卦头目李文成和山东德州“离”卦头目冯克善取得了联系,三股势力联合后,改名为“天理教”,约定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闰八月中秋节)发动反清起义 。
事后,林清被凌迟处死 。300多名天理教徒及其家属也被分别处以死刑、流徙和发配为奴的刑罚 。
河南李文成的起义军也于十一月初被镇压下去,李文成自焚而死 。冯克善于同年十一月十九日在河北献县被捕,械至京师磔死 。
推荐阅读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清朝服饰之 清代镶边短袄
- 清朝格格的一生 大多寿命不长而且没有后代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清朝唯一的一例太监干政 寇连才是什么样的下场
- 大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乱国现象?
- 清朝驸马太憋屈 公主不宣召不能同床
- 清朝姑娘出嫁为何要坐轿?与乾隆皇帝有何关系
- 一句话点评清朝十二位皇帝 句句经典
- 程德全:清朝史上敢卧轨拦截俄国火车的硬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