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饮食:为何黄瓜的价格可以和人参相比

黄瓜原来不是中国内地的蔬菜,是汉进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舶来品 。因为从胡人那边带过来的,所以刚开始叫“胡瓜” 。到了隋朝,一次厨子给隋炀帝端上一盘菜,隋炀帝问是什么菜名,厨子说是凉拌胡瓜 。隋炀帝很不高兴,即令将胡瓜改名为黄瓜 。从此,才有了黄瓜这个名字 。
【揭秘清朝饮食:为何黄瓜的价格可以和人参相比】明朝初期,有一年的寒冬腊月,身为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突然觉得吃什么都没胃口,他只想吃黄瓜 。于是,宫里立刻派太监四处寻找黄瓜 。最后,终于在京城的一条小巷里看到一个人在卖两根新鲜的黄瓜 。但两根鲜黄瓜的价钱却是200两银子 。
太监嫌贵,那人说不买就算了,他要自己吃 。说着,那人拿起一根黄瓜,三两口就吃完了 。太监一看,急忙乖乖地掏出了100两银子 。卖黄瓜的人说,现在一根黄瓜也要卖200两银子 。
太监刚想说话,那人又拿起剩下的唯一一根黄瓜,要把它往嘴里送 。太监只好又乖乖地拿出100两银子,买下了那根黄瓜,拿回去给朱元璋吃 。
但在清代的京城,正月里的黄瓜卖得跟现在的燕窝鱼翅一样贵 。清朝文人在一则笔记中写到,有一个才子在初春时节来到北京,当地的文人在饭馆宴请他 。席间,大家让这位才子点一道菜 。才子推辞不过,又不想让众人破费,他想,黄瓜应该是最便宜的,就笑着点了一盘凉拌黄瓜 。不料,才子刚点完这道菜,在座的众人都面露不悦之色 。因为,一盘凉拌黄瓜比整桌酒席的价钱还要贵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