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首富伍秉鉴的钱 是怎么样来的
【二十世纪中国首富伍秉鉴的钱 是怎么样来的】伍秉鉴——二十世纪时期的中国首富 , 在清朝这个动荡的朝代里 , 作为首富 , 不知道他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清朝后期的时候朝廷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 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封锁了所有的对外通商 , 当时有设立“十三行”用以对外通商 。正因为这样的时代背景反而成全了伍秉鉴 。祖籍是福建的伍家在康熙年间就举家迁徙 , 定居在了广东 , 并且开始经商 。伍家在伍秉鉴的父亲手里时 , 成立了商行并且已经加入对外贸易 。等到伍秉鉴三十二岁接管家族企业后 , 伍家的商业开始了迅速的发展 。
在经商方面极具天赋的他以自己超前的理念跟欧美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 并且通过与国外商人的广泛交易 , 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其中还包括在东印度公司周转不灵的时候向其放贷 , 成为了该公司最大的债权人 。中国的茶叶在国外一直是热销产品 , 但是欧洲人对质量是严格把关的 , 在所有的外销茶叶中 , 伍家的茶叶被英国商业认为是质量最上乘的 , 从而获得了最高价的待遇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伍秉鉴长远的目光 。
当然伍秉鉴的商业发展并不只是局限于茶叶经营 , 他在国内还有地产、店铺等 , 在国外则投资铁路的修建 , 同时还进行证券交易以及保险业务等 , 其伍家的怡和行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跨国企业 , 而他则被一些学者称之为“天下第一大富翁” 。
伍秉鉴把财产转移到哪儿去了
都说伍秉鉴是二十世纪时期的中国首富 , 但是他究竟有多少钱你是否说的清楚?在他死后 , 这些钱又去了哪里呢?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说明吧 , 相信看了之后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能成为榜首了吧!首先我们应该知道那个时候一两白银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两百块钱 , 而伍秉鉴的身价换算下来就是现在的四十亿;另外你知道清政府一年的税收是多少吗?身为两广总督的林则徐 , 那么大的官他一年的俸禄又是多少?当时清政府一年税收是四千万两 , 林则徐则一年赚两万两 , 而伍秉鉴他的身价就是当时朝廷的半年收入 , 需要林则徐不吃不喝赚一千年的!想必现在大家都知道他多有钱了吧 , 那么这些钱又都去了哪里呢?
大家都知道鸦片战争爆发后 , 统治者签订了很多的条约 , 其中都有写到割地赔款给西方列强 , 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据记载 , 在《南京条约》签订后 , 清政府下令商行出资三百万银元用以偿还债务 , 其中伍秉鉴一个人就出资一百万银元 。而在此之前 , 伍秉鉴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事业 , 曾经花巨资向清政府购买了一个三品的官职 。但是这并没有保住他的家财 , 因为做的是跨国的生意 , 所以与外国的商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 鸦片战争爆发后 , 因为这一理由 , 清政府多次向伍秉鉴开口要钱 。之后就更不用说了 , 再有钱的商号也经不起政府的这样压榨 , 加之做生意需要资本的同时好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 所以作为封建王朝末期的富商 , 伍秉鉴的财富根本无法长期保持 , 也就是说他的财富是跟着他的人一起消逝在了历史的场合中 。
伍秉鉴后代有钱吗
伍秉鉴是清朝时期的首富 , 但是作为他的后人却并不像他那么富有 , 这是为什么呢?
伍秉鉴的生意的确做的很大 , 鼎盛时期甚至把资金投资到了美国 , 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有句古话叫做树大招风 , 也正是因为跟外国商人来往密切 , 在鸦片战争爆发后 , 他才成了清政府的重点“照顾”对象 。伍秉鉴曾经为了求一个安宁 , 花巨资跟朝廷买了一个三品的官职 , 但是却并没有得偿所愿 。
《南京条约》签订后 , 他一个人就为清政府偿还债务一百万银元 , 之后的丧权条约就更不用说了 , 如果只有这些也就算了 , 家大业大的他就当花钱买平安了 , 只要生意还能够做 。但是落寞的王朝是不会轻易放弃这只肥羊的 , 他被多次以通敌之类的借口罚款 , 生活都不得安宁 , 当然更无心生意了 。以至于他生意越做越小 , 花销却越做越大 。
推荐阅读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揭中国古人身份证 竟带防伪标识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猪八戒白胖形象错了 专家:明代中国没白猪
- 中国古代著名男宠 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黯然失色
- 中国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是谁?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 揭秘武则天野史 武则天与她的男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