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霸王别姬的悲情故事
项羽灭秦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 。他按自己的意愿好恶而封,引起被封为汉王的刘邦不满,刘邦十分恼恨项羽,养精蓄锐,出兵攻占关中,夺子霸王的土地,乘胜大举东进 。楚霸王凭着骁勇善的军事优势,回兵大败刘邦,他们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五年 。项、刘二人被迫休战讲和,东属楚地,西属汉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 。第二年,刘邦利用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歼灭楚军 。楚霸王迅速集结三十万人马,回击刘邦的汉军直杀得汉军汉将抱头鼠窜,关上城门,叫战不出 。
刘邦是个善于用智谋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谋的军师和将军,他们决心联合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等各路实力强大的诸侯一起合围项羽 。刘邦还许下诺言:只要打败项羽,他将把临淄和大梁的土地划归韩信和彭越 。各路诸侯得到许诺,更加拥戴刘邦,几支人马汇合一处,兵多粮足,声势浩大,
他们放火烧毁楚军的粮库,埋下霸王项羽日后作战无有粮草供应的祸根 。后又引诱项羽进入圈套
霸王项羽决心守住城池,何况江东是项羽起兵的地方,人心归向霸王,一两个月后,汉军粮草接济不上,必会不战自退 。
这天,项羽的伯父项伯面带兴奋匆匆报告,说是汉军中有个投降的谋士李左车求见大王,愿为大王效力 。项羽正愁没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白天而降一个李左车,真是惊喜交加 。何况这个李左车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赵王驾前辅佐国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韩信,韩信受封齐王后,骄傲自信,凡有策划皆由自己决断,对帐下谋臣言不听,计不从,逃离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车也难逃这种境遇 。项羽对李左车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将他引进帐中盘问、考察,李左车恭谦谨慎,一副十分真诚的模样:“大王,我一身无依,四海为家,愿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愿意 。”项羽对他言谈举止十分满意,然而目前两军正在交战,诈降的奸细太多,不可不防啊!项伯一旁直言相探:“两国交兵,不得不防诈降之人 。”
“我不过是个谋士,又不能带兵上-阵作战,就是有什么计策,也只不过是说出来,由大家商议,听不听最后还在大王 。至于您这边力量的虚实布置,韩信早有探报,根本不需要我冒杀头的危险诈降探听 。大王倘若见疑,是臣两眼不明,误投其主,实为最大的愚蠢,莫若死在大王面前,以明心迹 。”
李左车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霸王又见他赤胆忠心,自然也是想从他嘴里探听刘邦大营的虚实,就把他留在身边任用 。
项羽大军坚守阵地,不予出击,以逸待劳 。这日探子忽然飞马来报,说韩信大军兵屯垓下,贴出榜文辱骂大王,细作抄来,献与大王细看 。榜文写道,人心皆背楚,天意属炎刘,剑光生烈焰,要斩项王头 。
项羽马上就要点兵去捉拿韩信,周兰等众将拼命拦阻项羽转身故意征求李左车意见 。
李左车说服了刚愎自用的项羽主动出击,率领10万大军向垓下进发 。
项羽重臣虞子期是爱妃虞姬的哥哥,对项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观色,早巳看出李左车心术不正,但项羽很难听取别人的看法,他万般无奈,只有去找妹妹劝说项羽回心转意 。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不但美貌聪明,因自幼读书习剑,很能理解丈夫的禀性,常为丈夫分忧解难,项羽也能听她劝解 。今日听哥哥所谈李左车之事,忧虑万分,暗暗着急:霸王这种独断专行、拒纳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败于刘邦之手 。
很晚,项羽才回到营帐安歇,虞姬见项羽面色阴沉,越发小心伺候,为他脱盔解甲,轻声细语问他为何气恼 。项羽说:“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会合各路诸侯与我讨战,还四散揭帖毁谤孤王 。”
虞姬乘机劝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若以一时气愤,草率出兵,恐怕刘邦汉兵势众,韩信用兵多诡诈,终非是大王之福啊!”“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迟迟不敢出兵,岂不被天下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惧别人耻笑?再说李左车伶牙利齿,底细并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为是 。”
项羽攻心已定,连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觉得烦躁啰嗦虞姬怕惹恼项羽,不再多言
第二天,楚营准备出战 。忽然天上乌云翻滚,虞姬劝:“今日出兵;望大王听从劝谏,方能百战百胜 。”
项羽刘邦交手七十次征战,从无败绩,今日,岂有退回之理?!
项羽大军驻扎垓下后,心里也不踏实,派人急速去打探刘邦、韩信的退兵战况 。探子回报说:韩信大营在九里山东边驻扎,各路军营相连,兵多粮足,声势浩大,并无退兵之意 。项羽听后大惊失色,瞪着一双失神的圆眼大叫:“哎呀!我军已陷入重围!”
推荐阅读
- 演义趣闻 楚汉之争中被遗忘的那群人
-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楚庄王如何一鸣惊人?
- 吴越争霸中楚败原因 国仇并家恨连同争霸一色
- 楚汉抗衡之久非刘邦善于逃跑而是因其善于用人
- 一楚国公主竟拖垮了强大的匈奴部落 真是个奇女子
- 山阴公主刘楚玉是怎么死的?山阴公主结局怎样
- 水浒小霸王周通怎么死的?小霸王周通简介
- 楚国的一场家丑导致的悲剧 伍子胥出逃吴国
- 楚怀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楚怀王怎么死的
- 元代第一相耶律楚材趣事 曾写对联保全一座古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