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楚庄王如何一鸣惊人?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楚庄王如何一鸣惊人?】楚庄王最让人敬佩和铭记的地方就是他一鸣惊人的故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他是典故一鸣惊人中的主角,那么楚庄王是如何一鸣惊人的呢?这一鸣惊人的典故又是怎么描写楚庄王的故事的呢?
楚庄王如何一鸣惊人
楚庄王即位之处,楚国内乱,各派势力都在蠢蠢欲动,此时的楚庄王为压制这种内乱的形式,所以故意制造假象,自己整日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不顾朝政,让别人都以为他是一位昏君,这样就对他放松警惕,并得到他的自然灭亡,这样邪恶势力就不会过早的行动 。
就在楚庄王不思朝政的三年期间,楚国发生过大饥荒,巴国东部的山戎族也不时地趁机偷袭楚国西南边境,并且攻打势力逐渐逼近,一直打到阜山一带,另外一直臣服于楚国的庸国也发动各蛮族部落起来造反,真的是内忧外患一起来了,然而此时的楚庄王仍然不管不顾,这让很多忠臣心急如焚 。但是楚庄王已经明确规定不许大臣劝谏,违令者斩 。所以有些人虽然忠心但也怕死,所以心急也不敢去劝谏楚庄王 。
在大夫伍举劝谏失败之后大臣苏从又去劝谏,苏从哭着去见楚庄王,楚庄王问他何故这么伤心,苏从回答说,因为自己要死了,楚国也要灭亡了 。楚庄王便又问,你怎么会死呢?楚国又怎么会灭亡呢?苏从回答说,我想劝谏您远离酒色,但是您又不听取我的建议,那我就只有死路一条的,你整日这样饮酒作乐,长久下去楚国定会灭亡啊 。
楚庄王听了大怒,便对苏从说,你知道我已经明文禁止大臣劝谏了,你还这么愚蠢,不是找死吗?苏从却对楚庄王说,臣是傻,但是陛下你更傻啊,我要是被杀还能六个忠臣的美名,你要是一直这么下去则是亡国之君啊 。这样的行为不是更傻吗?臣想说的话已经说了,任由陛下处置吧 。
楚庄王听到苏从的这一番话顿时被他感动,于是愤然而起,对苏从说道,你说的都是忠贞之眼,我会按照你说的做的 。于是楚庄王打发乐队和歌女,开始去处理政务 。从此之后楚庄王亲自大点朝中事物,整顿朝纲,废黜不利的型发之都,重兴有利的制度纲纪,在楚庄王的通知下,楚国国力日渐强大,大败晋国,代替齐晋两国成为春秋有一位霸主 。
这就是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后来楚庄王的这些经历被记录下来,成为一鸣惊人的典故 。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说的就是大夫伍举劝谏楚庄王的桥段 。但是楚庄王沉迷女色,不顾朝政,忠臣都担心楚国的安危,但是楚庄王又明确规定不允许大臣劝谏,否则斩首示众,所以任由楚庄王荒淫作乐,也不敢去劝谏 。
楚庄王
唯独大臣伍举,他以巧妙的方式询问楚庄王,并从中暗示楚庄王,从而给楚庄王一个提醒 。伍举觐见,对楚庄王说:“曾有人给我出了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臣知陛下圣明,特来向您请教 。”楚庄王就问他是什么谜语,伍举说:“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 。令人好深费解,这到底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听出了伍举的话中之意,便回答说:“此鸟,非同一般,它三年不展翅,是为了丰实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时差民众的现状和态度 。虽然现在没有飞,但会一飞冲天;虽然现在不鸣叫,但会一鸣惊人 。你放心吧,我知道了你的意思了 。”
过了半年,楚庄王开始亲理朝政,废黜无用的制度,重兴有利的制度,除掉了一些奸佞的小人,启用了一些有才但不出名的人士,重振朝纲 。后来还兴兵伐齐,之后又大败晋国,最终取代齐晋两国成为新一代号令诸侯的霸主 。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就是告诉我们做事情就要像那只非同一般的鸟一样,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就是要我们学会对事情的认真,既然选择要做就要好好做,并作出一番成绩 。
推荐阅读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被三个女人玩完的禽兽王朝 北齐红颜祸水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
- 明王朝一起似曾相识的冤案 都是限时稽凶惹的祸
- 杨文干事件内幕 秦王李世民为权力陷害亲哥哥
- 歌妓王幼玉为何虽遇良人却未能相守一生?
- 周康王姬钊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周康王陵墓在哪
- 古代帝王冠冕上为何要悬挂珠帘?
- 赵王司马伦怎么死的?
- 西夏王朝共有多少位皇帝?西夏历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