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服饰 唐代女子发型( 二 )
丫鬟与丫髻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一是丫髻是一个实心的发髻 , 而丫鬟则是一个空心的发鬟;二是丫髻往往高耸于发顶 , 而丫鬟则多垂于耳际 。在梳挽时 , 对于不同年龄的妇女也有所区别 。一般妇女在年幼时以梳丫髻为主 , 成年后则改梳丫鬟 , 到出嫁之日 , 再将发髻改为少妇的发髻 。如果已过婚龄而未嫁 , 那也只能梳鬟而不能梳髻 。由此可见 , 梳髻与梳鬟 , 是当时妇女婚嫁与否的一种标志 。杜甫《负薪行》诗云:“夔州处女发半华 , 四十五十无夫家 。至老双鬟至垂头 , 野花山叶银钗丫 。”描写四川夔州地区的妇女 , 因连年战乱 , 男丁减少 , 直到四十五十岁还没嫁出去 , 虽然两鬓已白 , 但仍梳着待嫁的发鬟 。
盘桓髻:其梳编法是将发蟠曲交卷 , 盘叠于头顶上 , 稳而不落 。这款发式在长安曾盛极一时 。类似于电视剧中那样 , 在发髻前插上梳篦 , 髻上增添花饰、金钗、鬓唇与步摇等 , 能够彰显出武昭仪的端庄大气与雍容华贵 。
扇形高髻
此属高髻式 , 梳理时将发梳拢于顶 , 再将假发梳成扇形固定 , 髻前插梳 , 显得端庄稳重 。盛行于中、晚士庶妇女中 。
簪花高髻
此发式是唐代贵族妇女的时髦打扮 。梳理时真、假发结合 , 向头的顶部分层卷梳而成 , 髻旁插玉簪 , 髻前插串珠步摇 , 顶上戴牡丹花 。
福髻
属高髻式 。梳理时 , 发分四股 , 将假发做成的义髻 , 置于顶上 , 用簪钗固定 , 再与真发组合一起 , 髻上饰珠翠、绢花和装饰梳等物品 , 显得高贵、文雅、持重 。这种发式为宫廷嫔妃或仕宦家贵妇所喜用 。
双缨髻
属双高髻一种 。将发中分缚住←灰后编盘两个缨状的髻高耸于头顶 , 每个缨髻前饰银花一朵 。盛行晚唐宫廷和仕宦之家的妇女中 , 到宋代更为流行 。
玉环飞仙髻
是一种高髻 。将发分六份 , 一股下垂后再上折成环状 , 五股向上盘卷成五个环 , 中间的环最大 , 两侧渐小 , 髻的两侧插凤衔玉珠步摇 , 髻中饰正凤 , 与珠翠和羽毛组成孔雀开屏花冠 。据传 , 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曾梳这种髻 , 宫中有地位的歌伎亦喜好之 。
推荐阅读
- 明朝皇帝服饰具体介绍 明朝皇帝的衣服有几种?
- 清朝服饰之 清代镶边短袄
- 深衣是什么样子?秦汉女子流行穿什么服饰
- 宋朝女子服饰介绍 从服饰来看宋代女子并不保守
- 隋唐官二代李密 为何亡命两年多最后却成了反贼
- 明朝服饰 明代皇后霞帔
- 隋唐五代服饰 隋唐五代皇帝冕服
- 清朝服饰之 清代暖帽
- 魏晋男子服饰 魏晋时期汉族男子的衫
- 辽金元服饰 元代供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