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钦天监是干什么的?钦天监简介( 二 )


中国天文历象之改进 , 甚得力於西方教士之来华 , 东来教士 , 多以天文学见称於世 。崇祯二年(一六二九) , 采用西法开历局於北京东长安街 , 以徐光启督其事 , 西人邓玉函、龙华民、罗雅谷等协同修历 , 精密正确 , 所测无不合 。
迨清人入关 , 续采西法 , 颁行天下 , 并任命汤若望、南怀仁入钦天监为官 。南氏殁後 , 西方教士供职於钦天监者颇多 , 清代钦天监监正二人 , 常为满人、西人各一 , 皆为正五品 。左、右监副二人 , 尽用西人 , 官秩为正六品 。五官正五人 , 从六品 , 皆为汉人 。钦天监至民国始废 , 其执掌由中央观象台司其事 。
清朝钦天监名人汤若望
汤若望是继利玛窦之後又一个明清之际的着名传教士 。他是德国人 , 受葡萄牙耶酥会的派遣到中国传教 , 明天启二年(一六二)进入中国 , 取汉名汤若望 。他有天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 崇祯三年(一六三零) , 徐光启预备修订新历 , 将汤若望从西安调到北京 , 进入历局成为徐光启的助手 。他不仅是天文学家 , 在机械制造方面也十分在行 , 帮助祟桢皇帝制造出威力强大的“红夷大炮” , 在对抗清军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这使得明、清双方都将他当成不可多得的全能人才 。
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 , 他在改朝换代的大动荡中坚持留在北京 。六月 , 多尔衮率清军进入北京城 , 命令城内居民搬出城外以安置大军 , 汤若望上书请求保护 , 获得清政府的优礼 , 他的教堂、三千卷书籍和为祟祯皇帝修订的《崇祯历书》刻板得到妥善安置 。
清政府上台 , 一项重要的工作是编制新历法颁行天下 , 代替前王朝的日历 。多尔衮命令钦天监官员负责新历法的修订 。当时钦天监官员使用中国传统的大统历和回回历 , 推算出天文现象出现的时间与实际发生时间差距较大 , 影响到新王朝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 。多尔衮对此十分不满 , 召见汤若望询问有关技术问题 。
通过同年八月对日食时间的测定 , 三种历法优劣顿现 , 汉、回历法分别相差二刻、四刻 , 而“西洋新法”的测算结果丝毫不差 。清政府当即宜布采用西洋新法 , 将新历书赐名《时宪历》 , 不久汤若望接任钦天监正 , 相当於国家天文台的台长 。能推算历法的人在被当时被认为懂占星术 , 受到官员和民众的崇拜 。自汤若望以後 , 直到清道光年间 , 钦天监官员都用西方传教士担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