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怎么减肥的 人比黄花瘦( 二 )


瘦身秘诀:
要想瘦 玩收藏
愁绪也是一种“情瘦”,从浅层次而言,李清照姐姐的愁,是因为当时21岁的她,与丈夫赵明诚别离,重阳节思念夫君,愁怀萦绕,把酒东篱,帘卷西风,黄花堪瘦,正是柳永“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真实写照,都是想老公想出来的 。李清照姐姐是高雅人士,不似柳永那种风流男子,因此不会从服饰上去写“衣带渐宽”,而是从意蕴上去写“人比黄花” 。才子和才女的口味是有区别的 。
从稍深的层次而言,李清照的瘦是一种“心瘦” 。李才女嫁给赵家的赵才子,夫妻才华相配,门第也是一对一,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应该幸福吧?
可惜,赵李两家的老爷子:李格非和赵挺之,这对亲家,关系很糟糕,几乎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还在李清照19岁那一年,也就是嫁入赵家的第二年,李清照被迫写诗向公公求情:“何况人间父子情”,希望您看在儿子儿媳的分上,饶了我父亲 。我猜想,在公元1104年的重阳黄昏,李清照的愁,不只是思念夫君,也夹杂着对两家关系的担忧 。思夫君,忧家事,能不愁吗?能不瘦吗?
从更深的层次而言,李清照姐姐的瘦,是一种“意瘦” 。李清照赵明诚夫妇都是口味很单薄,对物质财富没多少追求欲的人 。新婚那年,赵明诚还在太学念书,家庭经济情况如何呢?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里披露,他们的经济状况很贫寒,生活作风很节俭,“素贫俭” 。钱拿去干什么呢?我们看一个李清照亲自描述的生活细节 。
每到初一十五的日子,小两口拜见完两家的父母,就出去游玩,手头没多少钱,于是就典当衣服,换来半贯铜钱,去市场上买些果子,然后去了据说是鲁智深曾在那里种过菜的相国寺,买金石碑文,回来再细细把玩,“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买)碑文果实归”,原来,两口子好的是这口!行家都知道,收藏这玩意是耗钱的玩意,钱袋子变瘦了,估计人也变瘦了——因为吃不好,营养不良?
北宋时期,是商周文物大量出土的时期,在市场上大量涌现,估计价格也炒得够高,李清照夫妇赶上了这波风潮,也成了金石书画收藏弄潮儿 。心系文物字画的李清照,在东篱把酒的重阳,估计也想起了哪些古玩没到手,哪些古玩还没收全,要和夫君商量着怎么收集,也正愁着呢?
这种愁,还可以具体到事 。大概是在这个重阳的前后,有人拿来一张大画家徐熙的“牡丹图”,开价二十万钱 。两口子将这幅南唐名家的名画在家里摆了两天两夜,就是筹不出钱来买,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宝贝被人取走,两口子愁了好几天,“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小夫妻面对面惋惜惆怅了好几天 。
李清照姐姐那天一面看着西风中的黄花,说不定一面想着没到手的牡丹图,能不“人比黄花瘦”吗?
结语:瘦不在形体 而在意境
这是一种“意瘦”,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瘦 。对文化的钟情,对文物的钟情,对物欲的清减,对富贵的清淡,这才是最高境界的瘦 。如今的瘦身,似乎变成了一种贪欲,一种奋斗 。心中在不停地加码,我要瘦,我要减,一层层地加码,你的欲望长满了脂肪,你的形体在接受煎熬,结果瘦出来的样子很难看,几乎很恐怖,为什么?因为,心和意的瘦没有跟上 。
【李清照是怎么减肥的 人比黄花瘦】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为了心灵健康,女士们未必要忙着减肥,因为身瘦不如心瘦,心瘦不如意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