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科举考试到底是如何评定试卷的?( 二 )
证据考察评阅法,即考试官对应试者答卷中论据是否充分、取舍是否适当的一种改卷方法 。
经义衡量评阅法,即考试官运用儒家的“四书”、“五经”等经典意旨和孔子、孟子、朱熹等儒家、理学大师的思想来衡量答卷质量好坏,判断试卷水平高低的一种改卷方法 。后两种方法,等于使用“标准答案” 。
明代乡试试卷的评阅,并不评定“得分”,而是评出“等级”,依据“等级”排出“名次”,最后确定中试或淘汰试卷 。
试卷的等级也不是简单地划定几个等次,而是由考试官对试卷给出“批语” 。考试官对试卷的批语,字数不等,少则两个字,如“典雅”、“精结” 、“明确”、“得体”等 。多则数十字,如嘉靖十年顺天府乡试中考生苏志皋的答卷,同考试官教授张某批语长达54 字,文云: “ 我朝建南北二京,实行天下形势之大,而列圣世德相承以培万年之基,实在于此 。是策能言之而未又以得人心,正君心为保守之道,尤为有见意 。得士如此,可以闻于矣 。”这等评价,明显是考官看中考生了!
考试官的批评实际上是有“结构”的,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下笔 。文字较长的批语,其结构一般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考试官谈自己对考题主要论点的看法,第二部分则是考宫对答卷的具体评论 。
【明代的科举考试到底是如何评定试卷的?】——从试卷的保密,到试卷的客观批阅,加上试卷相互间的优劣比较,明代“高考”阅卷工作是严密而公正的 。应考者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很难因考试官一人的好恶而失去公允 。
推荐阅读
- 冬至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细数这些最传统的习俗
- 三国时期两位最淫艳的女人 一生都在玩弄男人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薛宝钗住所在哪里 薛宝钗最后怎么死的
- 佛教的“卍”与纳粹标志“卐”之间有何关系?
- 孔子的工资都干什么用了?
- 华夏始祖黄帝的故事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