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历史上袁世凯如何设计让皇帝溥仪退位的
早在慈禧太后在世的时候,就对袁世凯放心不下 。贾英华经过多年的研究指出,慈禧和光绪两人很可能都是被大太监李莲英害死的,而两人死后不久,李莲英自己也被人砍下头颅,其幕后的主谋正是袁世凯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军屡战屡败,隆裕皇太后吓昏了头,摄政王载沣也不知所措 。当时的北洋六镇军队中,除了第一镇由满清贵族铁良统率外,其余的都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铁杆” 。
【清末历史上袁世凯如何设计让皇帝溥仪退位的】袁世凯最初为了在乱局中获益,用重金买通了太监总管小德张张祥斋,更是将崇文门税官监督这个“京师十大美差”之一的肥缺保荐给隆裕的父亲、慈禧的弟弟桂祥 。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是,隆裕太后还在小德张的穿针引线下,私自接受了袁世凯价值两万两白银的“贡品” 。以至于老太监信修明异常鄙夷地记述道:“袁世凯进隆裕太后两次大贡,价值两万两,即将万里江山换到手中矣……”小德张在隆裕面前软硬兼施,说是清朝如果被革命党以武力推翻,那么清室就得不到“优待条件”规定的每年400万两白银了 。
据说,就在隆裕太后颁布“宣统逊位诏书”之前,载沣曾奉旨祭祀太庙,当时庙里的乌鸦惊飞四散,这使得将乌鸦作为命运寄托的爱新觉罗家族惊骇不已 。这在老太监的日记中有记载 。宣统三年阴历十月十六日,溥仪的父亲载沣无奈辞去摄政王王位 。贾英华说,世人罕知的是,在此期间,庆亲王奕劻还跟袁世凯达成了一笔黑幕交易,袁世凯私下跟奕劻密谋时,哄骗他说,第一,设法让溥仪退位,由庆亲王奕劻来办这事;第二,事成之后,由奕劻的儿子载振即位皇帝,由袁世凯来办 。末代太监孙耀庭曾经对贾英华回忆,当时庆亲王府已经在准备张灯结彩,还私下预备了大红宫灯,准备“登基”时使用 。
接着,袁世凯一边密令北洋军放慢速度向南方进发,一边暗中起草好电报稿带给段祺瑞,以前敌将领名义通电内阁和各大臣,逼迫清室退位 。结果,隆裕太后糊里糊涂在1912年2月12日颁布了“宣统逊位诏书” 。从贾英华收藏的理藩部印制的溥仪逊位诏书原件看,诏书笔迹仓促,缺乏神采,已少了以往诏书中的庄重与肃穆,墨迹中显示大清朝事实上已经完全散架了 。颇具喜感的是,诏书颁布的第二天早上,隆裕太后照常正襟危坐,静待上朝,不料等到上午十点多,仍然不见大臣们露面,便随即传奏事处问话 。当得知袁世凯们再也不来了的消息后,她似有所悟,不解地说:“难道大清国,让我断送了?”
一年后,隆裕太后去世,此后袁世凯一度鼓动遗老遗少纷纷闹着恢复帝制,这让年幼的溥仪一度产生幻觉,以为袁世凯真的要让他复辟 。结果1915年底当溥伦贝子代表皇室和八旗向袁世凯递上“劝进表”,公开拥戴袁世凯当皇帝时,溥仪才大梦初醒 。为了保住清室的“优待条件”,溥仪只好由内务府发出正式文件:推戴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大皇帝,凡我皇室极表赞成 。奕劻的儿子载振自然没有当上皇帝,即便袁世凯当初假装答应的“清室优待条件”也没有列入宪法,只是勉强收入了民国“大总统令” 。
袁世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不在乎钱财,对下属总是很慷慨,同时也是个极为迷信的人,他听风水先生说自己在中南海设置的总统府没有正门,风水于前程不利 。立即下令将中南海南岸的宝月楼外的红墙推倒,同时将楼下辟成通道,供出入使用 。这就是“新华门”,沿用至今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当上了皇帝 。还专门派员到江西景德镇烧制了一批瓷器,赏赐给所谓的文武大臣,上面还特意将他的年号———“洪宪”款识镌印在瓷器上,袁世凯更是不知其意地赠送给溥仪几件 。几年之后,感觉受到侮辱的溥仪转手就送给了英国洋师傅庄士敦 。连庄士敦都把袁世凯赠送溥仪“洪宪”瓷器的行径,称之为“厚颜无耻 。”
张勋兵败 溥仪痛哭
发生在1917年7月1日的张勋复辟,世人耳熟能详 。在很多人眼中,率领辫子军的张勋是一个粗人,贾英华认为,张勋并不是一个粗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文史馆官员武治平赠送给贾英华一副翻拍的张勋复辟奏折 。“从字迹上看,张勋的书法非常漂亮,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只是他对大事缺乏缜密部署和考虑,细细探究,复辟的失败,除了逆大势外,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
中国末代太监孙耀庭曾经告诉贾英华,当年的六月间,在复辟之前,七皇叔载涛曾经跟张勋有过一次秘密谈话,当时在涛贝勒府当差的孙耀庭端上了龙井茶后,整个书房就剩下载涛和张勋两人,经过了这次密谈后,第二天,溥仪就在养心殿接受了张勋的叩拜 。在孙耀庭眼中,张勋矮墩墩的身材,整个一短粗儿,活脱脱一皮货商 。此外,太监小德张也曾经跟张勋有过密谋 。张勋可说是溥仪于出宫前在军界的“铁杆”,张勋曾经建议小德张一起去京城保“小主人”,但被小德张拒绝 。
推荐阅读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忠疑之术玩弄至死的名臣良将
- 袁世凯逼退清帝 四百万两“优待费”耍噱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