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宠妃徐惠简介 历史上徐惠妃是怎么死的?( 二 )
徐惠现存的作品共计七篇,分为诗五首,《拟小山篇》、《长门怨》、《秋风函谷应诏》、《赋得北方有佳人》和《进太宗》[16]。文赋两篇《奉和御制小山赋》和《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
其中,根据学者的研究统计,现存以《长门怨》为题的唐诗共计三十七首,涉及诗人三十三人,徐惠之作是唐代同题诗歌中唯一的嫔妃和女性作者 。《秋风函谷应诏》则被编入作为教导唐朝储君和皇子们如何诗作文,具有启蒙性质的皇室教材《初学记》 。《奉和御制小山赋》应作于贞观二十一年,徐惠陪伴唐太宗在翠微宫休养期间,此为和韵唐太宗《小山赋》之作 。清朝学者王芑孙认为这两篇作品是“和赋”文学形式的起源之作 。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是一篇历史上罕见的杰出的女性政论文章,为历代史家所重,收入多部重要的典籍,如《旧唐书》、《新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等 。
后世评价
宋代.孙之翰:“帝王於后宫恩宠过厚,非贤徳者鲜不干预时事 。著名於外,葢宠过厚,则言易入;言易入,则事可动 。后宫於帝王可动事,则奸邪附之 。著名於外,又况亲族窃恩竞为气势,内宠至此,小则破家之祸,大则为国之患,此必然之势也 。太宗在位嵗久,於后宫不无宠嬖,但外不闻何人尔 。惟徐充容以恩顾称,绝不干预时事,复能谏争失,则贞观宫壼之政可知也 。”(《历代名贤确论》)
宋代.真德秀:“臣按:樊姬而下,或诸侯之配,或嫔御之列而能知古者 。贤妃(注:即徐贤妃)贞女,警戒其君之道,其可尚者,故附着焉 。宫掖之中,诚得如是之人,日陈规益庶,其有补乎!不然,鲜不以狡媚荡其君心者 。”(《大学衍义》)
元代.戈直:“人臣进谏于君,古人拟之以之批鳞,虽士夫犹以为难,况妇人女子乎?其见之史传,则邓曼论莫敖之败,成风请须句之封,班姬辞共辇之载,刘氏救元达之刑,寥寥千载,不多见也 。太宗纳谏之德,冠绝古今,外之房、杜、王、魏,内之文德皇后,亦足以交修而夹辅之矣 。宫妾之中,复有如徐氏者焉 。观其谏疏,有老师宿儒不能远过者 。呜呼贤哉!“(《贞观政要》)
明代.彭烊:“唐徐充容,文而有行,落笔成文,轻染云笺皆锦绣 。报君厚遇,愿先犬马侍丘园 。不贵其文辞之豊典,而贵其上书言息兵罢役,而贵其自言曰:‘得先犬马侍寝园 。’是实行之笃,允孚其文辞之工称矣也固宜 。颂曰:徐氏充容 史书其通。文属蚤岁 于诗亦工。太宗为礼 陈谏于宫 。愿侍寝园 虽死亦荣 。”(《全像评林古今列女传》)
明代.杨廉:“窃谓自樊姬而下,皆主于规益其君 。然樊姬不食禽兽之肉,卫姬不听郑卫之音,此以身谏也 。班婕妤之稽古善讽,徐贤妃之书辞藻丽,此以言谏也 。班徐颇工文词,所作多流落人间 。昔程颐述其母上谷郡君之言,谓见世之妇女以文章书剳传于人者,深以为非,则文词固为妇人末事者也,若敬姜之引古制,孟母之记逸礼,此则读书传学,足为女范 。彼四人者固皆贤矣,然于樊卫尤有取焉 。”(《大学衍义节略》)
明代.程允升,颜之推:“曹大家续完汉帙,徐惠妃援笔成文,此女之才者 。徐贤妃却天子召,露沁新诗;谢道韫解小郎围,风生雄辩 。”(《幼学琼林》)
明代.朱元璋:“乏人矣!昔唐太宗繁工役,好战斗,宫人徐充容犹上疏曰:‘地广非久安之道,人劳乃易乱之源 。东戍辽海,西役昆丘,诚不可也 。’今所答皆顺其欲,则唐妇人过今儒者 。”(《青溪暇笔》)
明代.杨以任:“又一长孙皇后!(杨评价长孙皇后为“女后如此,千古共快 。)”(《读史四集》)
明代.邵经邦:“太宗之世,一贤妃而显名,何也 。盖唐之兴者,反隋之旧也;致治之美者,从谏之功也 。故人人不以为讳,亲疏不以为渎召,则骨经纲纪之臣变为脂韦唯偌之行,何况闺门之淑女哉 。”(《弘道录》)
明代.吕坤:“贤妃非女谏官耶 。世言宫妾不可近,妇言不可听,顾其人其言何如耳 。如贤妃者,朝夕在侧,食息受言,非耽女宠矣 。宫闱近御,孰谓无正人君子哉 。”(《闺范》)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元成有言,愿为良臣 。流风不振,乃自宫嫔 。徐妃上书,东征抗陈 。惜哉唐宗,纳而弗断 。外事征讨,内营宫馆 。顿忘初年,如圜斯转 。”(《国朝宫史》)”
清代.陆昶:“其(徐贤妃)词风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为宫妃体制 。”(《历朝名媛诗词》)
清代.史梦兰:“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 。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 。”(《全史宫词》)
推荐阅读
- 杨文干事件内幕 秦王李世民为权力陷害亲哥哥
- 武媚娘究竟凭借什么神曲吸引了李世民?
- 隋末李渊起兵 李世民美人计逼父造反
- 唐太宗李世民妃嫔徐惠的墓在哪?
- 萧萧皇后的野史有哪些 萧皇后是李世民妃子?
- 历史上最苦命皇帝宠妃 因儿子要当皇帝被赐死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狱是否真有此事?
- 将老公推上皇位的绝色妓女 唐武宗宠妃王才人
- 唐太宗李世民的三位杨妃都是谁?
- 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魏王李泰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