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支气管炎配方
【原方配方组成】麻黄12克 , 杏仁9克 , 炙甘草6克 , 生石膏24克 。
【用法】水煎服 , 每日1剂 , 分早晚2次温服 。
支气管炎多由于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 , 有的有长期吸烟或吸人刺激性气体及尘埃的病史 。临床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 , 急性支气管炎除咳嗽、咳痰主要症状外 , 还伴有发热等感冒症状 , 病程不超过1个月;慢性支气管炎多由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转变而成 , 临床以长期反复咳嗽与吐痰为主要临床症状 , 多在秋冬寒冷时发病 , 早晚咳嗽加重 , 痰色白稀薄或为粘痰 , 咳嗽剧烈时痰中偶可带血丝 , 上呼吸道感染或秋冬季节气候骤变时 , 可加重病情或引起急性发作 。一般认为 , 在1年中连续咳嗽时间超过3个月并连续出现2年以上 , 即可诊断本病 。如久病不愈 , 病情加重 , 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 。
本病证属中医“咳嗽”、“痰饮”、“喘证”等范畴 , 其病机为外邪侵袭 , 肺卫不固 , 肺失清肃 , 痰浊内生 , 阻遏气道 , 加之病势迁延 , 损及脾肾 , 导致痰饮内生 , 故本虚标实是本病的辨证要点 。临床分型为:痰热壅肺型、风寒阻肺型、脾虚痰阻型、肺肾阴虚型、肝火扰肺型等 。
(1)根据《中医杂志》 , 1965 , (12):32 , 王家钧报道: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8例 , 其中 , 基本控制22例 , 显著好转4例 , 好转1例 , 无效1例 。处方:以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为主 。热甚者 , 加黄芩、山栀子、连翘、忍冬藤、鱼腥草;气急甚者 , 加桑白皮、地龙;痰多稀薄或有水肿者 , 加葶苈子、车前子;痰多色黄者 , 加天竺黄、川贝;咳痰不畅者 , 加桔梗、皂角炭;咳血者 , 加黛蛤散、大青叶 。每日2剂 , 分4次服 , 症状缓解后 , 改用疏上固下、半调半清法以巩固疗效 。
(2)根据《内蒙医学院学报》 , 1990 , (1):26 , 王丽君等报道: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178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处方:炙麻黄3克 , 甘草3克 , 杏仁5克 , 桔梗5克 , 沙参5克 , 生石膏
25克(先煎) , 桑白皮10克 , 紫菀10克 , 款冬花10克 , 葶苈子10克 , 苏子10克 , 莱K子10克 , 连翘10克 , 川贝母10克 。水煎服 , 每日1剂 。对照组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160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89.33% , 对照组总有效率70% , 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支气管炎配方】(3)根据《天津中医》 , 1986 , (6):10 , 周荣芝等报道: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证属风热型 , 疗效佳 。处方:麻黄、杏仁、生石膏(先煎)、薄荷(后下)、紫参、黄芩、桔梗、白茅根、天花粉 。水煎服 , 每日1剂 。高热甚者加用抗生素或激素治疗 。
推荐阅读
- 程钟龄银花甘草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菊花甘草汤的作用功效
- 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 杏仁纸杯蛋糕怎么做?
- 生甘草的作用与功效
-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的食用方法
- 菊花甘草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 凉拌椒麻黄瓜片的做法(私家菜)
- 中药甜甘草的作用与功效
- 甘草根粉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