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坑儒是被冤枉的?是项羽的罪过?( 二 )
所以刘大魁在《焚书辨》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书之焚,非李斯之罪,实项羽之罪也 。
单就秦国焚书而言,其所引起的实际损失,可能也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严重 。《汉书-艺文志》所载677种著作,其中约有524种,即77%,现在已不复存在 。这个事实说明,汉以后的几个世纪,特别在印刷术流行前,文献损坏所造成的总的损失,也许甚至大于秦代的焚书 。因此,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焚书之事发生,传下的周代的残简也不可能大大多于现在实际存在的数量 。
另外关于焚书,李斯也并非始作俑者 。前此孟子有云:诸侯恶周礼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韩非子》也云:商君教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 。说明之前很多人都因为讨厌那些老顽固们借古非今干过这事 。
以满清为例,大兴文字狱,倒霉的便不仅是书,更包括了著书者和藏书者 。因触犯忌讳,生者凌迟杖毙,诛灭三族,死者剖棺戮尸,挫骨扬灰,如此案例已是不胜枚举 。仓颉造字而鬼神哭,莫非鬼神早有先见,知有满清之劫,故而预为号恸乎?
文字狱之兴起,正值所谓的康乾盛世,持续近百年,时间之长,祸害之烈,株连之多,处罚之惨,力度之大,实属空前 。
仅1772至1788年的乾隆文字狱,所列的2320种禁书和其他345种部分取缔的书中,只有476种幸存,不到所列数的18%,而这还是发生在印刷术业已普及的情况之下 。
满清在焚书禁书之余,却也修书,即《四库全书》 。然而,这其中又有猫腻 。说起来,他们用的也是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字里行间 。但他们褒的都是谁呢?不仅他们自己,连过去的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等,也一并褒赞在内 。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系,他们何必做这份人情?原因很简单,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对华夏而言是异族,是侵略者 。而在编纂过程之中,对那些反映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汉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则是尽量摒弃和抽毁,对于不能不收录的名家名作,则大肆篡改 。比如,岳飞《满江红》的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经过删改之后,变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被冤枉的?是项羽的罪过?】对此,鲁迅先生曾评价道,“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 。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于是有叹,“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为何不停开疆拓土的原因 只因自卑作祟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
- 真奇怪 为何秦始皇一辈子都不立皇后呢?
- 和氏璧是哪国的 和氏璧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