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是怎样疯狂敛财的?
在中国古代,很多皇帝都很贪财,无疑就是最大的贪官 。明朝也有这样的几位皇帝,其中万历帝就是极有代表性的一位 。
有资料显示,明朝万历皇帝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对金银最为热衷的皇帝,就好像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帝王极为热衷黄金一样 。说到底,不过是贪财敛财的一种表象罢了 。
虽然万历帝没有认真推行老师张居正所制定的一条鞭法,但他对白银的热爱却一天胜过一天 。这位皇帝想尽一切办法要把白银收归国库 。
故而,为了敛财,万历皇帝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让地方官吏定期向他进贡,还把进贡钱财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 。有了这样一个爱钱的皇帝,朝廷各级官员的敛财之风可谓上行下效 。不仅如此,万历皇帝还豢养了许多官宦到各地去横征暴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老百姓即使是养一只鸡也要向皇帝缴纳一定的税金 。
一般说爱财贪财的人,都比较吝啬,法国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中的葛朗台就是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之一 。我想,万历帝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他在小的时候,张居正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常常是衣服旧了也不许更换 。张居正认为,贤明的君主要厉行节俭,不能把珠玉之类的奢侈品看得太重 。甚至逢年过节时,小皇帝给太监宫女们的赏赐都很寒酸 。可惜,严厉的教育并没有使得小皇帝养成良好习惯,反而暗生不满 。于是,张居正刚刚去世,万历帝就派人抄了张居正的家 。尤其是当他从张居正家中抄出黄金万两、白银十余万两时,他顿觉老师言行不一,旧日的信念彻底崩溃,令他对钱财的爱好变得更不一般了 。
【万历皇帝是怎样疯狂敛财的?】万历皇帝在20岁时,曾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来因为和大臣们的矛盾而罢朝,从此把朝政丢给大太监刘瑾,几十年不上朝,致使很多大臣一辈子也不知道皇帝长的是什么模样 。
深居宫中的万历皇帝既然没有了上朝的负担,干脆自顾自地沉浸在“发财”的白日梦中 。他把后宫的许多宫殿“装修”成店铺的式样,然后命人从宫外买些商品回来,摆放在其中,自己则堂而皇之地坐在椅子上,以“掌柜的”身份自居,命令太监召唤大臣进宫购物,商品价格则由自己定,既不准还价,也不准不买 。这样的“模拟市场”令皇帝乐此不疲 。
因为热爱银子,便想方设法多敛财 。就这样,万历皇帝瞄准了采矿业 。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明朝在银禁、海禁之外,新增加了另一禁----矿禁 。过去,民间是私自开采银矿的 。而到了万历时期,虽然允许个人开矿,但要交很高的“矿税” 。
好容易找到了新的敛财之道,当然不能轻易放过 。每遇有奏报开矿的,皇帝就派宦官前往监督 。这些公公们只顾奉旨搜刮金银,有矿无矿他们根本不放在心上 。见到矿主的良田美宅,就虚报地下有银数量,借此敲诈一番 。到后来,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没开矿,却也强行把“应得收入”分摊到百姓身上,号称是“包矿” 。
如此大肆搜刮,自然“成果”丰厚 。仅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一年,宦官们进献给万历皇帝的白银就达90余万两、黄金1575两,此外还有大量的珠宝 。不过,进奉皇帝的其实只有十分之一,而十分之九的金银却落入了宦官们的中间拦截,被中饱私囊,只要鼓了个人腰包,哪管是否国家吃亏?
这种胡作非为自然引起了民间的极大骚动 。不但百姓反抗,朝中官员也纷纷给皇帝上书,劝他废除民愤极大的矿税 。后来,万历皇帝因为立太子的事又和大臣们闹别扭,他再次躲到深宫中“罢工”,不理朝政,却唯独有关矿税的奏报都批复得特别快 。
有一次,万历皇帝生了大病,觉得自己快死了,这才准备废除矿税 。可到了第二天,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他第一个反应便是:马上派太监传令内阁,要追回那道废除矿税的谕旨 。
万历皇帝搜刮了这么多钱却舍不得花,全都囤积在府库里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边境四处发生战事,朝臣们苦苦相求,他才拿出一点无济于事的小零头,而自己收刮的银子竟因窖藏太久已经变色十分难看了 。
于是,上有皇帝“带头”藏银而不用,列位大臣和百姓们也就有样学样,竞相把银子埋在地下了 。曾有人笑侃,中国古代的富人习惯将银子埋在地下,是否就是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的?
直到万历皇帝死后,矿税才算宣告停止 。而这几十年的横征暴敛也将大明王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因而,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明朝的灭亡,与过度开采金银也有着不可小视的干系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清朝皇帝过年旧俗 与群臣分食不加任何佐料白片肉
- 一介汉将 大元皇帝忽必烈竟管他叫“大哥”?
- 此人一生杀了三个皇帝还被奉为“忠臣”
- 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 唐僧前身是如来徒弟金蝉子?和尚不承认?
- 高丽王国是安徽人建立的 朝鲜是东北人建立的?
- 李白真死于自己的水中捞月吗?他是怎么死的
- 杨大眼是怎么死的 杨大眼是被他儿子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