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的本质 宦官为巩固权力欺压大夫
东汉末年 , 皇帝大权旁落 , 此时的朝堂由外戚和宦官把握 , 他们无视皇帝的威严 , 朝堂内外肆意妄为 。为了使权力更加庞大 , 外戚与宦官不但掌控朝廷官员的选拔 , 任人唯亲 , 这样将一大批有志之士阻挡在朝堂之外 。另一方面 , 大肆在朝堂内外搜刮民脂民膏 。当时的朝廷已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 。
尽管朝堂黑暗 , 可是仍然有有志之士希望改变当时的局面 , 在皇帝没有作为的情况下 , 仍然坚持上诉 , 批判外戚专政 , 宦官专权 。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外戚与宦官的不满 , 他们为了消除这些不赞同之声 , 引发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
什么是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分为两次 , 第一次以成瑨为首的官员惩处了当时的宦官一党 , 却被宦官诬陷 , 受到皇帝的处罚 。朝堂内的有志之士纷纷劝阻皇帝 , 这引起了皇帝的不悦 , 在宦官的游说之下 , 皇帝严惩了当时的党人 , 但是遇到皇帝大赦获得了释放 , 释放后遭到了终身罢黜 。
之后 , 党人看到朝堂的局面 , 决定要将宦官一党除掉 , 但是宦官事先听到了风声 , 胁迫幼年的皇帝 , 假传诏书 , 以此来追杀党人 。当时将军并不知道皇帝被胁迫 , 听信了假的诏书 , 追杀党人 , 许多人在这次事件中被灭族 。尽管有人侥幸逃离了都城 , 但是由于宦官权势过大 , 无人肯收留这些官员 , 逃离的这些人下场也很凄惨 , 所以最后党锢之祸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终 。
党锢之祸的本质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宦官为了镇压反抗自己的士大夫而进行的禁锢活动 , 在党锢之祸中 , 很多有识之士被强加莫须有的罪名 , 很多人还因此丧命 , 使得朝中再无可以独当一面的良臣 。深究党锢之祸的本质 , 就是宦官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而对士大夫进行的欺压 。
公元166年的时候 , 宦官执政 , 皇帝形同虚设 , 宦官和他们党羽的势力侵入到了民间百姓之中 , 大肆掠夺民间财产 , 引起了百姓和地方官员的极大不满 。当时朝廷内有陈蕃、李膺等有识之士 , 他们不惧宦官的蛮横残暴 , 猛烈抨击宦官的行为 , 这使宦官极为愤怒 , 不断在皇帝面前诽谤士大夫 , 将士大夫称为“党人” , 对党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
东汉一共有两次党锢之祸 , 两次党锢之祸的本质是一样的 , 只是第一次的结果远没有第二次那么严重 。第一次党锢之祸因为有外戚的帮助士大夫没有被赶尽杀绝 , 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又重新得到重用 。而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 , 灵帝听从宦官的一面之词 , 不仅下令杀了陈蕃 , 更是让大将军窦武无奈自杀 , 很多士大夫也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 , 甚至被追杀 , 而那些曾经帮助过士大夫的人也难逃一劫 , 与他们交好的人也受到了牵连 , 整个朝廷岌岌可危 。
虽然两次党锢之祸的本质一样 , 都是宦官对士大夫的欺压 , 但他们造成的结果有所不同 。第二次党锢之祸为东汉埋下了祸患 , 加速了汉王朝的灭亡 。
【党锢之祸的本质 宦官为巩固权力欺压大夫】党锢之祸的影响
党锢之祸是指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 , 宦官为了欺压与他们作对的士大夫给他们强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 , 最终使那些有识之士家破人亡的事件 。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 , 第一次发生在桓帝在位时期 , 这一时期虽然陈蕃等名士被宦官诬陷被免去官职 , 但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 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而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 , 名士直接被迫害而亡 , 他们的家人、朋友也没能逃脱灭族之祸 。这两次党锢之祸直接使东汉政局动荡不堪 , 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 可见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影响实在巨大 。
党锢之祸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士大夫和与他们交好的人 。忠臣陈蕃在党锢之祸中被杀 , 大将军窦武被迫自杀 , 而李膺等名士被发配后仍然没能逃过被追杀的命运 , 他们很多人或是死在了狱中 , 或是在半路被宦官的手下所杀害 。党锢之祸结束后 , 与他们相关的人也受到牵连 , 他们不能再做官 , 他们的家人朋友也不能做官 , 朝廷上再没有有识之士说话的权利 。
推荐阅读
- 被三个女人玩完的禽兽王朝 北齐红颜祸水
- 揭秘:刘备在入蜀时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 明王朝一起似曾相识的冤案 都是限时稽凶惹的祸
- 多尔衮为何死后遭清算 逼死顺治大哥惹祸端
- “红颜祸水”究竟是指历史上哪位绝色美人?
- 哪些好汉被女人逼上梁山 水浒传中的红颜祸水
- 顺治爷狠心废后 原来这女人是传说中“剁手党”
- 白马驿之祸是谁引起的?白马驿之祸的结果
- 妹喜红颜祸水第一人 又是怎么成为第一人的?
- 国民党有多腐败 南京中上级人员每晚白吃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