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有着怎样的经历?公子扶苏生平简介
1、年少时机智聪颖
扶苏 , 嬴姓 , 名扶苏 , 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 , 虽为嬴姓 , 却不叫嬴扶苏 , 一称公子扶苏 , 或扶苏公子 。
因其母郑妃是郑国人 , 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 , 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 , “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 , 秦始皇以此命名 , 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的期望 。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 , 生来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 , 因此在政见上 , 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 , 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 , 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 , 抵御北方的匈奴 , 希望借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得与众不同 , 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 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指挥才能让众多的边防将领自叹弗如 , 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更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与推崇 。
就在扶苏热切期待回到朝廷一展宏图之时 , 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为求日后之荣华富贵 , 立次子胡亥为秦朝之二世 , 并假传始皇旨意 , “始皇”一旨诏书传至上郡 , 责备他办事不利 , 赐其与将军蒙恬自尽 , 扶苏悲愤交加 , 便自刎 。
2、敢于直谏、反对暴政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 , 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 , 并因此逃亡而去 , 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 , 于是命令御史逮捕并审问所有的儒生 , 儒生们彼此告发 , 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 , 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 , 还向全国宣扬 , 让大家都知道此事 , 以惩戒后世 , 同时谪罚更多的人流放到边地戍守 。
扶苏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 , 他认为天下未定 , 百姓未安 , 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 , 多次上书劝谏秦始皇说:“天下刚刚安定 , 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 , 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 , 而今陛下却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 , 我担心天下会因此不安定 , 希望陛下明察 。”
【公子扶苏有着怎样的经历?公子扶苏生平简介】由于扶苏的屡次劝谏 , 因而触怒秦始皇 , 秦始皇便有意疏远扶苏 , 于是派扶苏前往上郡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 , 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 ,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 。
推荐阅读
- 明末四大公子 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四人
- 冯小青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冯小青很有才吗
- 为何秦始皇指定扶苏继位却又将他派去面对匈奴
- 春秋战国时期公子指的是哪一类人?
- 怒族猎神歌有着怎样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 名妓董小宛情归何处 是顺治帝还是公子冒辟疆
- 秦始皇为何看好扶苏却没有传位给扶苏?
- 郭松龄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郭松龄是怎样死的
- 纳兰性德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纳兰性德简介
- 清朝康乾盛世有着什么样的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