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五 )
在葡萄牙人到来中国前,澳门只是隶属于中国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小渔村,明朝以前,澳门见诸于中国历史书中的大事件,当属宋末张世杰在此抵御元兵 。对于明朝来说,这只是天朝治下的普通小村 。
这个小村与葡萄牙人的渊源,还得从双屿之战后说起,自从双屿岛被毁后,葡萄牙人就倒了血霉,一度陷入明军的疯狂搜杀中,沿海很多州县还发布悬赏令,砍一个葡萄牙人,就可以到官府领赏,外加这群人作恶多端,沿海百姓恨之入骨,这样一刺激,更成了人民战争,见到白种人,就恨不得拿刀剁 。
这样一闹,葡萄牙人,就彻底成了过街的老鼠,之后几年,基本都是人人喊打的局面,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香山晒货事件发生 。
这事的过程,通俗说法是这样: 1553年,一群葡萄牙船队停泊在广东香山县沿海,谎称自己是东南亚国家入京的“贡使”,请求借地曝晒船上的货物 。同时他们大笔白银贿赂了广东海道副使汪柏等人,最终骗过了中国官员,得以窃据澳门 。一般说来,澳门就是这样被葡萄牙占的 。
然而事实是,明朝政府没这么好骗 。葡萄牙人来时,明朝广东政府就知道他们的身份,早已严加戒备 。之所以允诺他们暂居澳门,一是因为此时汪柏正集中兵力搜杀日本倭寇,不愿横生枝节,二是此时明王朝正面临“两线作战”---北有蒙古骑兵侵扰,南有倭寇肆虐,东南沿海遭荼毒的结果,就是占明朝赋税大头的南方赋税锐减,如此局面下,明朝中也有人提出放松海禁,分化瓦解葡萄牙人,通过与葡萄牙人的贸易解决财政困难 。因此葡萄牙这次的得计,也是顺理成章 。
而且经过了之前多次沉重打击,入住澳门后的葡萄牙人,也开始装孙子 。一面在澳门设立集市,与沿海边民贸易 。与双屿岛时期不同的是,此时明王朝已经很懂经济规则,但凡是往来货物交易,皆要向市舶司缴纳赋税,否则将罚款扣船,加上葡萄牙人每年大笔的租金,一时间广东地区赋税激增,经济十分繁荣 。
但这种装孙子的生活,葡萄牙人也一度不甘心 。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起,开始越发不老实 。他们开始在澳门当地建楼盖房,甚至驻扎军队,将澳门变成他们永久的定居点 。因为他们这时很熟悉明朝官场规则,定期给当地官员孝敬,于是地方官们也乐得无事,基本不搭理他们 。
在这些庇护下,葡萄牙人又变得嚣张,一开始还是小打小闹,干点拐卖人口之类的勾当,还办起了教堂,招纳沿海百姓入教 。一看明朝还是不太搭理他们,胆子又壮了,竟然生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把澳门变成葡萄牙领土 。
带着这种念头,葡萄牙人开始挑衅,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一月,葡萄牙人在澳门新落成的天主教堂上,俨然挂起了“圣母踏龙头”的塑像,意在把中国踩在脚下,广东当地儒生告发后,明朝地方官大怒,勒令葡萄牙人拆除 。但葡萄牙人拖字当头,一面好言敷衍,一面故意拖延 。这事还没解决,竟然又借口经济困难,连定居当地的租金,竟然也打算赖账 。
葡萄牙人赖账,当然不止为几个钱,更为了名分:给你钱,是因为租你地,现在我们打算把澳门变成自家领土,还凭啥给钱?
当然葡萄牙人也知道,这事不好办,但多年和明朝打交道的经验,也令他们有了错误判断,以为买通几个地方官,上下糊弄下,这事就能混过去 。
但这一次,葡萄牙人失算了,明朝的官员,这时候确实比较会混,但并不是啥都混,特别是主权问题,万万不能混 。结果葡萄牙人犯糊涂,后果很严重 。明朝官员不来了,眨眼来了大批舰队,领兵的更是强人:抗倭名将俞大猷 。
这时候的俞大猷,已经是两广总兵,他早就看着葡萄牙人不顺眼,这次更打算来真的:先是重兵包围,把澳门围个水泄不通,然后磨刀霍霍,眼看就要发起进攻 。先灭了这群人再说 。
这可把葡萄牙人吓坏了,深知大明朝不好惹,连忙求见明朝广东海道副使莫吉亨,先诚心悔罪,又给大笔金银孝敬,接着主动提出,不但补缴往年拖欠的租金,更把之后每年的租金和税收提高一倍 。看在钱的份上,莫吉亨做主,宽恕了葡萄牙的行为,而“圣母踏龙头”的塑像,也被葡萄牙人主动捣毁,明朝更警告葡萄牙,如果当地葡萄牙人再有违法行为,将以“连坐法”论处 。隆庆三年(1569年),明王朝正式在澳门实行“禁私通,严保甲”的政策,并规定葡萄牙人每年缴纳五百两白银给香山县 。自此以后,澳门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
推荐阅读
- 刘姥姥与巧姐的联系 巧姐为何也是十二金钗之一
- 皇帝也是追星族 徽宗是高俅的忠实粉丝
- 明朝倭寇多且不怕死 竟是因为这条禁令所导致的
- 唐朝那些整形的事儿 杨玉环也是人造美女?
- 纪晓岚也是军迷?他与神臂弓不得不说的事
- 郑和下西洋 明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远洋航行
- 武则天曾经也是个脑残粉 为了偶像她成了女强人
- 戚夫人:貌美如花见识短浅 败给吕后也是必然
- 揭秘清代监狱黑幕 死囚也是要向刽子手行贿的
- 明朝的栋梁之才陈璘 也是日寇的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