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也是倭寇?明朝和葡萄牙有什么恩怨史?( 六 )


经此一闹,直至明朝灭亡前,葡萄牙人基本上老实了 。到了嘉靖朝之后的隆庆,万历年间,葡萄牙人还曾以防备倭寇为名,在澳门当地修筑堡垒工事,同时对明朝历任的两广总督,葡萄牙都格外乖巧,每年大笔白银孝敬 。因此只要没有闹出人命官司以及拖欠租金赋税的事,明朝之后历任广东地方官,对葡萄牙人都基本是宽容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日常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主权问题,明朝毫不含糊,虽然葡萄牙人早就在澳门设立“总署”,派驻官吏,但澳门一直被明朝划归在广东香山县治下,尤其是司法权方面,在澳门当地大至人命官司,小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皆要由明朝香山县县令审理解决,葡萄牙人毫无司法权力 。同时一旦葡萄牙人拖欠贸易税赋和租金,明朝通常会采取包围,断水断粮等惩罚性措施 。因此明朝末年的澳门,绝非割让领土,而是明朝治下的一块“经济特区” 。
葡萄牙真正得到澳门的主权,是在清朝入关后,先是趁明末变乱之际,取消了每年应向中国缴纳的商税,仅交租金 。接着在清朝嘉庆年间,又向澳门派驻法官,将澳门的司法大权拿到手中,到了鸦片战争后,他们更趁清朝积弱之时,强迫清政府于1887年签订《中葡会议早约》和《中葡友好通商协定》,正式确立了澳门是葡萄牙领土 。丢失澳门的罪责,确实应由清政府承担 。
但在明朝中后期,澳门这个“经济特区”,对明王朝的意义却是重大的,不但东南沿海贸易日益繁荣,日益剧增的贸易税收充实了国库,成就了嘉靖朝之后的“隆万中兴” 。而且东西方文明的交往也从此开始日益扩大 。大批的西方传教士经澳门纷纷来华,而中国士大夫与西方学者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西方的天文,数学,水利,历法等思想进入中国,明末科学家徐光启正是在澳门认识了传教士利玛窦后,二人合作翻译了西方经典数学《几何原本》,今天中国学校里数学,物理,化学的各类名词,皆最早来自此书 。而对西方来说,东方文明的输入,影响更为深远,此时已然流行的儒家哲学思想西传,被后来的西方启蒙思想家们所推崇,掀起了影响整个欧洲文明进程的“中国热” 。毫不夸张的说,小小的澳门,是打开东西方文化壁垒的一扇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