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蝾螈霸王蝾螈又名科尔鳄螈 , 是一种远古的蝾螈物种 , 它们杀伤力非常大 , 喜欢生活于幽暗的池沼内与潮湿的地方 。 成年后的霸王蝾螈可以长到3至4.5米 , 侵略性很强 。
在小说《鬼吹灯》当中就有关于霸王蝾螈的描写 , 大家都以为这只是虚构的物种 , 但其实这在上亿年之前是真实存在的地球霸主 。
霸王蝾螈外表有点类似于巨型的鳄鱼 , 但要比现在的鳄鱼体型大数倍 。 其头部是像鱼一样 , 在头部两边有腮部方便呼吸 , 周围长了一圈格外的尖角 , 在尾部有一条非常长的尾巴 , 四肢也都有尖利的巨爪 。 霸王蝾螈张开的巨口可以咬合住一整个动物 , 巨口里面充满着密集的尖牙 , 如果真的看到了可能都会有密集恐惧症 , 杀伤力极大 。
霸王蝾螈主要生活在欧洲以及北美洲 , 像恐龙一样 , 它们的适应力也非常的强 。 霸王蝾螈是两栖动物 , 不仅在水中可以自由活动 , 也能够在陆地上来进行捕猎 。 但是由于霸王蝾螈不像恐龙一样高大 , 物种是比较低矮的 , 因此不太适合直接正面交锋 , 更加适合在一些阴暗潮湿的地方进行狩猎活动 , 像是一个暗杀型的刺客 , 只要一出击便直接秒杀猎物 , 在用尖牙一整口咬住动物的一瞬间将它们撕成碎片 。
现在我们也能够听到有蝾螈这个物种 , 但现在的蝾螈并不是上亿年前的霸王蝾螈了 , 只能算是它的变种或者近亲 , 它们都同属于蝾螈属 。 现在的蝾螈分布较广泛 , 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日本 , 现在的蝾螈依旧是两栖动物 , 形状似蜥蜴 , 并没有那么像鳄鱼了 , 体型也小了非常多 , 头部是扁平修长的 , 四肢较细 , 并没有那么矫健 。
现在它们也是喜欢一些潮湿地 , 主要栖息于森林、河川、溪流、池沼等地 , 是肉食性物种 , 以水流附近的昆虫、节肢动物、甲壳类、贝类、蚯蚓、其他小型两栖类的卵和幼体等为食 。
在中国有些农村就曾经传出娃娃鱼的传说 , 里面的娃娃鱼其实就是蝾螈的亲属 , 二者都是两栖类动物 , 一个是大鲵属 , 一个则是蝾螈属 , 有一些村民会误认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 但其实还是稍有差别 。
以前的霸王蝾螈是地球上的顶尖捕食者 , 现在的蝾螈都是演化亿年之后的物种了 , 杀伤力没有那么强了 。 现在蝾螈可以分泌一种身体毒素 , 在有外物对它造成威胁的时候 , 它会释放出致命的毒素来进行逃离 , 以前的霸王蝾螈则会直接进行暗杀狩猎 。 霸王蝾螈是非常顶尖的狩猎高手 , 成为地球霸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但是霸王蝾螈也在冰河时代就灭绝了 。
它们当时也是像恐龙灭绝一样受到了大自然环境的巨变 , 具体灭绝原因依旧只是猜测 , 如地震、火山大爆发、气候改变等等 。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霸王蝾螈这样厉害的生物灭绝之后 , 为恐龙的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 , 从而迎来了恐龙时代 。
恐龙是否还能够崛起?恐龙和霸王蝾螈都是非常厉害的顶尖生物 , 某种程度上来说 , 恐龙可能比霸王蝾螈更加致命 。 恐龙十分凶猛强壮 , 体型也更加庞大 , 但是霸王蝾螈撕咬力极其可怕 , 暗杀力、血盆大口、身长近六七米、锋利的牙齿等因素都足以将同时代的其他生物撕碎 。 那么如果霸王蝾螈还存在 , 恐龙时代会到来吗?一共有两方面思考 。
首先 , 如果自然环境并没有恶化 , 那么霸王蝾螈生存下来的几率是十分大的 , 这对于恐龙来说是很大的威胁 , 它们大部分都是食肉种类 , 因此是彼此竞争的关系 , 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猎物 , 它们狩猎彼此的可能性也很大 。 霸王蝾螈更多时候都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进行狩猎 , 这种环境不太利于恐龙与其进行对抗 。
当霸王蝾螈咬住恐龙的一瞬间 , 便会造成极强的撕裂力 , 这样就算恐龙这样的巨型大物也很难承受住 。 巨大的伤口会使生物持续失血 , 体力耗尽很快 , 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利于恐龙生存的 , 那么霸王蝾螈的时代可能会继续 。
另一种情况是环境持续恶化 , 不仅环境不再利于霸王蝾螈的生活 , 而且有恐龙与之持续竞争 , 恐龙的种类要比霸王蝾螈丰富 , 适应性比霸王蝾螈更强 , 那么在面临同一种恶劣环境下 , 恐龙的生存几率要远远大于霸王蝾螈 。
生物的更替早在十八世纪 , 达尔文就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 生物的发展一直遵循着“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优胜劣汰 , 弱肉强食” 。 环境是多变的 , 生物需要不断地适应环境或者改造环境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下来 , 面对强大的对手也要与之对抗才能够生存 , 只有强者以及能够让自身适应世界变化的物种 , 才能够在上亿年的环境中不断演化与传承下去 。
推荐阅读
- 霸王龙是否有羽毛?其实你印象中的古生物形象,大部分都是错误的
- 远古时期的生物比如今生物体型都大吗?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是什么杀死了恐龙?
- 如果6500万年前恐龙没灭绝,会进化成什么样?科学家模拟画面!
- 有羽毛的恐龙都有哪些?可以了解一下
- ?熔滴型微晶石更有助于描绘源陨石坑的位置
- 2029年4月14日,最危险的“毁神星”将接近地球?什么情况?
- 国家航天局:我国航天重大工程正处在承上启下的转折点
- 南极发现移动的“海上金矿”,储量可达10亿吨,我国或成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