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二 )



星云里的粒子会发生碰撞 , 并且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作用发生变化 , 当粒子们在引力的作用下收缩 , 碰撞达到一定能量后 , 星云会发生旋转 , 在中心形成一个质量很大的雏形 , 这便是恒星的诞生 。 星云的大部分会形成恒星 , 其余部分成为行星 , 还有一些残留会在最外层 , 太阳是我们太阳系质量最大的天体 , 占据总质量的99%以上 。

在刚形成时期 , 幼年期太阳的光并没有今天这么强 , 相反它的发出的能量并不均匀 , 本身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火球 , 要经过几亿年后 , 才开始进入稳定的阶段 , 被称为主序星时期 。 我们的太阳现在就正处于主序星阶段 , 也就是青壮年时期 , 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 , 中心的温度更是达到了1500万摄氏度 。

这是因为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核反应堆 。 太阳中最多的元素是氢 , 氢是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号元素 , 理论上它可以通过聚变反应得到周期表上的元素 , 但越往后就越困难 。 最容易的核聚变反应就是氢转换为氦 , 这同时也是宇宙中最普遍的反应 。

主序星时期是一个恒星一生中最长的阶段 , 与恒星的质量成反比 , 所以我们的太阳在这一时期会停留大约100亿年的时间 。 这个时期太阳释放的能量连续且均匀 , 但是在消耗完自己的氢后 , 太阳就结束了自己的壮年时期 , 朝着中年期进发 。
【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同人类中年容易发福一样 , 太阳进入中年后 , 体型会膨胀 , 届时水星很有可能会被它吞没 。 这个时期的太阳依旧会发光 , 依然有能量 , 但是比起主序星时期 , 既不稳定也不连续 , 大概持续几百万到几千万年的时间 。 这个时期的能量主要来自氦的聚变反应 。
中年期过后的太阳不再是壮年时期的金红色 , 而是深红色 , 因此叫做红巨星 。 红巨星时期 , 太阳的整体质量已经远不如从前 , 但是核心的质量却远超于从前 , 这是因为氦聚变反应 , 核心物质是碳和氧 。

最后太阳因承受不起膨胀的应力 , 发生坍塌 , 太阳的质量可能不足以引发超新星大爆炸 。 坍塌后 , 太阳就只剩下一个核心 , 其他物质被它甩去了宇宙中 。 内核是一颗碳氧天体 , 会发出微弱的白光 , 温度远不如从前 。

至此 , 太阳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这颗泛着白光的天体叫做白矮星 , 它是太阳死亡后的墓碑 , 诉说这这里曾经有一颗恒星来过 。 当然 , 白矮星并不是所有恒星的归宿 , 质量比太阳一半还小的恒星 , 万年不会变成红巨星 , 而是红矮星 。

一些主序星质量大于太阳八倍的恒星 , 会在晚年变成超红巨星 , 然后发生超新星大爆炸 , 留下一个密度超大的内核 , 成为中子星 。 如果内核质量更大的恒星 , 还会最后变为黑洞 。
恒星的去向有科学家猜测 , 这些消失的恒星里面 , 会不会有恒星演化成了黑洞 , 然后吞噬了100多颗恒星 。 黑洞是宇宙中质量最大、引力最大的天体 , 大到连光都无法从它身边逃离 。

黑洞固然可怕 , 但是宇宙很大 , 直径有960亿光年 , 黑洞的引力范围不可能是无限的 。 这一百多颗恒星之间的距离 , 有的已经超过了黑洞的控制范围 , 一颗恒星变成黑洞可以理解 , 总不可能一百多颗恒星全变成了黑洞 。 而且恒星的演化都是以百万年起步的 , 60年的时间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瞬 , 对于恒星来说无法完成一个阶段的转变 。

这一百多颗恒星的去向 , 像一个巨大的谜团笼罩着天文界 , 科学家们无法用恒星的自然消亡来解释 , 那只能有另一个猜测 , 外星文明 。
宇宙文明与恒星技术前面提到过 , 主序星时期的恒星就是一个超级无敌的核反应堆 , 每时每刻进行着氢的核聚变 。 如果能够在一颗恒星上建造一个核电站 , 那么该电站的使用时间在几十亿年 。 这个技术人类文明做不到 。
前苏联科学家卡尔达舍夫在1964年提出过一个宇宙文明的概念 , 他将宇宙文明分为了三级 。 在他之后 , 科学家们不断细化等级 , 最终得到了宇宙的七个文明等级 。 第一级文明又叫母星文明 , 是指无法脱离行星生存 , 对自己所在的星系仅停留在观察探索阶段 , 这也是我们人类现在所在的水平 。

第二级文明又叫恒星文明 , 指完全利用本星系的恒星的能量 。 彻底使用恒星的能量 , 那就不单单是建造太阳能电池板那么简单 。 人类现在对太阳能仅停留在利用它的热能 , 二级文明中的利用是指能够将恒星的一切拿来归自己所用 , 包括上面的核聚变反应 。 而这 , 还只是恒星技术的第一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