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常说“黄鼠狼无事不进家”,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老人们常说“黄鼠狼无事不进家”,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文章图片



老人们常说“黄鼠狼无事不进家”,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文章图片



老人们常说“黄鼠狼无事不进家”,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文章图片



老人们常说“黄鼠狼无事不进家”,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文章图片



老人们常说“黄鼠狼无事不进家”,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文章图片



老人们常说“黄鼠狼无事不进家”,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文章图片


“黄鼠狼进家 , 无事不来”这是一句老话 , 这句老话以前的意思是黄鼠狼是种很邪性的动物 , 它如果进家不是什么好兆头 , 人可能要倒霉 。

但是 , 这个说法只不过是古人对黄鼠狼这种动物缺乏科学的了解而已 , 再加上在古代的一些志异传说中黄鼠狼经常作为“黄大仙”的形象出现才出现的一种误解而已 。 那么 , 黄鼠狼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它半夜进家又是为何呢?我们一起来从科学的角度聊一聊这个问题 。

关于黄鼠狼黄鼠狼学名黄鼬 , 是我国乃至欧亚大陆上最常见的一种鼬科动物(平头哥蜜獾也是鼬科动物) , 而它之所以经常被当成怪异故事的“主角”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导致的:
第一:习性古人讲究白天属阳 , 晚上属阴 , 而人是需要阳气的 , 所以晚上活跃的动物通常都是不受待见的 , 比如猫头鹰就是昼伏夜出的 , 所以它在古人眼中也不是什么好鸟 , 而黄鼠狼也是一样的 , 它也是典型的昼伏夜出的动物 。
笔者小时候在农村长大 , 对黄鼠狼是比较了解的 , 通常它们活跃的时间在晚上10点以后 , 黎明之前 。

而且在晚上只要有点亮光 , 人看到黄鼠狼的眼睛就是“发光”的 , 这更让人害怕了 。 但其实 , 所有昼伏夜出的动物眼睛都会发光 , 这是因为为了更好地利用晚上本来就微弱的光线 , 昼伏夜出动物的眼睛视网膜后面都演化出了一个绒毡层 , 这样光线在进入动物眼睛后遇到绒毡层就反射回来了 , 而在我们看来就是发光了 , 其实这是反光 。
所以 , 黄鼠狼昼伏夜出的习性以及反光的眼睛是人们将它“妖魔化”的原因之一 。

第二:食性以前的人们对黄鼠狼食性的了解只停留在吃鸡上 , 这才有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的歇后语 , 而且见过黄鼠狼吃鸡的小伙伴都知道 , 黄鼠狼通常是把鸡脖子咬上几个孔 , 然后把血吸干 。

我们先来科学地解释一下“吃鸡”的问题 , 黄鼠狼吃鸡虽然是人们的固有认知 , 但其实 , 在黄鼠狼的食谱中老鼠才是主餐 , 鸡只是配餐而已 。 这一点我国的动物学家盛和林教授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就通过自己对全国不同地区的黄鼠狼胃容物(5000只样本)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
根据盛教授的研究发现 , 在这5000只野生黄鼠狼中 , 只有两只胃里有鸡 , 其他的胃容物主要以老鼠为主 。
由此可见 , 鸡并非黄鼠狼的主食 , 它吃鸡也不过是一种食肉动物捕杀猎物的本能而已或者是区域性老鼠因为种种原因减少 , 导致黄鼠狼食物匮乏引起的 。

其次是吸血的问题 。 吸血的动物总是被人所厌恶 , 黄鼠狼就是吸血的高手 , 网上有许多科普介绍黄鼠狼的牙齿中空可以吸血 , 这显然是不对的 , 因为哺乳动物的牙齿没有中空的 。
黄鼠狼吸血是用嘴巴 , 牙齿咬开鸡的动脉 , 然后含住脖子大口大口地喝血 。 而黄鼠狼的喝血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癖好 , 而是因为黄鼠狼很少喝水 , 而体液的补充主要靠的就是猎物的血液 。 这一点与生活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沙漠中的沙漠猫一样 , 因为环境的关系 , 沙漠猫没有稳定的水来源 , 所以慢慢的它演化出了可以一个月不喝水的能力 , 靠的就是蛇、啮齿类动物等猎物的血液 。

第三:“瘴气”以前的人们认为在接近黄鼠狼时 , 它会放出一阵黄色的“瘴气” , 这阵瘴气会使人神志不清 , 这是因为被黄鼠狼附体导致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