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人工智能实时捕捉,实现近700人脚下雪花如影随形

新京报快讯(采访人员 张建林 刘鑫)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 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 , 随着脚步的移动 , 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 。
当晚开幕式现场“和平鸽”的表演中 , 依赖新的技术手段 , 在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场地上 , 对将近700个演员 , 进行实时捕捉和实时效果的跟踪和呈现 , 这种尝试在大规模的文艺演出的开闭幕式场合下 , 是世界首创 。
演员随意走动 , 脚下屏幕的效果就会随他互动起来 , 而这种所谓“如影随形”的效果离不开两个系统的完美配合 。 据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处长兼任声音学院院长童雷介绍 , 一个是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员运动分析的实时捕捉技术 , 一个是实现实时渲染的交互引擎 。
据了解 , 前者通过视频摄像机实时捕捉场上演员所在的位置和形状姿态 , 识别完后 , 会将该演员的相关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系统 , 也就是交互引擎系统 。 “我们采用的实时交互的引擎 , 就是获取演员信息后 , 按照导演或者美术创意的需求 , 给它生成一个需要的效果 , 类似于脚下雪花的绽放、推开等 。 并且实时、无延时地重现在演员脚下 。 ”童雷说 。
为了实现“冰面倒影”的效果 , 童雷和其团队成员们先从形成倒影的物理性出发 , 做了大量编程和算法的论证 , 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更多、更好看的效果 。
童雷称 , 各自的技术原本多应用于各自的领域 , 比如捕捉技术是运用在运动员的运动分析上 , 实时渲染技术多用在大型游戏领域中 , 而这次创意是把这两种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 形成了从捕捉到识别 , 再到呈现渲染一整套的链路 , 保证了交互效果实时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建林 刘鑫
【效果|人工智能实时捕捉,实现近700人脚下雪花如影随形】编辑 刘茜贤 校对 付春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