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和谷爱凌之外,冬奥的带货生意
文章图片
图1/10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吴娇颖
来源/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
前一天 , 广大网友还在为“一墩难求”愁断肠 , 第二天 , 谷爱凌代言品牌就迎来“野性消费” , 这届冬奥会的场外“带货”能力 , 不可谓不令人惊叹 。
冬奥会的“带货”方向 , 大致可分为官方周边、赞助品牌、冠军同款、热门运动四大类 。
除了全网断货的“顶流”冰墩墩 , 许多冬奥会周边和同款也成了“社交硬通货” , 比如官方限量发行的“碎钞冰壶摆件”、合作品牌安踏推出的冰墩墩挎包和熊猫帽 。 就连开幕式上小朋友表演用的鸽子灯 , 都成了电商平台上的爆款 。
2月4日晚 ,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的运动员入场环节 , 更是被称为“大型种草现场” 。 比如加拿大的Lululemon、芬兰的ICEPEAK、英国的Ben Sherman , 这些品牌的羽绒服穿在各国运动员身上 , 让一众网友直呼“想买” 。 靠着一条瑜伽裤在中国市场打天下的Lululemon , 更是首次亮相奥运就成功“刷脸” 。
随着赛事的推进 , “冠军同款”虽迟但到 。 从2月8日谷爱凌成为新科奥运冠军起 , 她的手套、戒指、滑雪板甚至是美甲 , 就被博主们扒了个遍 , 同款商品销量暴增 。 而她代言的安踏、瑞幸咖啡、蒙牛、元气森林等 , 无疑是提前押中了“流量密码” 。
不过 , 要说冬奥会最强势的“带货” , 还得是滑雪运动本身 。 这个冬奥周期内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滑雪场 , 滑雪装备品牌消费暴涨 , 滑雪场周边生意疯狂吸金 。 随着需求增加 , 一批新锐国产运动品牌开始崛起 , 有品牌半年内连续融资两轮 。 冬奥会的东风下 , 冰雪生意正站上风口 。
冰墩墩成社交硬通货 , 鸽子灯同款“赶制中”
本届冬奥会第一“顶流” , 非吉祥物冰墩墩莫属 。
冰墩墩最早是因为春晚抖雪动图出圈的 , 随着冬奥会拉开序幕 , 从日本采访人员赛前报道狂晒冰墩墩徽章 , 到开幕式上冰墩墩人偶正式亮相鸟巢 , 短短几天时间 , 全网一“墩”难求 。
文章图片
图2/10
线上冬奥旗舰店的冰墩墩迅速被抢购一空 , 开幕式当天 , 旗舰店单日销售额达到近300万元 。 位于北京王府井的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 , 早上5点半就排起长队 。 中国银行、学习强国、罗森和711便利店、肯德基、必胜客等官方合作渠道 , 也被网友挖了出来 。
冰墩墩的“狂热粉”晓晴 , 快速集齐了冰墩墩的玩偶、手办、徽章、冰箱贴和钥匙扣 。 “有在南京和广州的线下特许商店买的 , 也有在线上旗舰店蹲点抢的 。 ”晓晴称 , 为了买到一对711购物赠送的冰墩墩和雪容融水晶球 , 她早上6点就去排队等开门 。
文章图片
图3/10
晓晴抢购的冰墩墩周边 / 受访者供图
冰墩墩爆火 , 黄牛和盗版也开始蠢蠢欲动 。 晓晴花了46元购买16瓶可乐获赠的水晶球 , 在闲鱼上 , 已经被炒到500元一个 。 日本二手市场 , 冰墩墩周边价格也溢价了好几倍 。 有义乌小商品商家在朋友圈晒出“同款”周边 , 表示只接受批量订购 。
尽管官方回应已加大供应 , 将落实“一户一墩” , 呼吁“不要着急、不要囤货、理性消费” , 但狂热粉们抢购冰墩墩的热情一时间难以平息 , 每日限量上架的周边依然“秒空” 。
本届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 , 早在2019年9月就已发布 , 周边商品也早已上线 。 为何直到冬奥开幕 , 冰墩墩才一夜爆红?
整合营销专家、时趣互动高级副总裁赵赫向开菠萝财经分析 , 除了冬奥会在本土举行的超高关注度、冰墩墩形象本身的憨厚可爱以及国外采访人员和运动员的疯狂“安利” , 更深层次的原因 , 或许与疫情防控下大众难以实现的奥运参与感有关 。
“本届冬奥会赛事不公开售票 , 绝大部分人只能通过屏幕观看 , 参与感难免会弱很多 。 ”赵赫认为 , 在这种情况下 , 购买冰墩墩等周边 , 是大众最直接最有效的与奥运产生关联的方式之一 , 也因此 , 冰墩墩的意义不再是纯粹的周边商品 , 更多的是作为社交货币的价值体现 。 “它让大家在谈论冬奥时有了更多话题 , 更多分享欲 。 ”
事实上 , 除了冰墩墩 , 本届冬奥会的许多周边和同款 , 也成了当下的社交硬通货 。
比如官方特许商品“手握前程·碎钞冰壶摆件” , 以冰壶为型、内部填空了88张经环保处理的百元碎钞 , 一发行便被抢空 。 其大号售价888元、小号售价258元 , 如今在二手交易平台上 , 标价多在2000元左右 。
文章图片
图4/10
被热捧的冬奥会周边和同款来源 / 淘宝、闲鱼
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安踏推出的冰墩墩挎包、围巾和熊猫帽 , 一补货就被抢光 , 还有明星演员化身“自来水”为其“带货” 。
就连冬奥会开幕式上出现的鸽子灯 , 都令不少网友心动不已 。 在电商平台上 , 同款已经上线 , 且销量不低 , 有商家称“拼命赶工中 , 元宵节前能发货” 。
开幕式变“羽绒服展销会” , 赞助商成最大赢家
本届冬奥会 , 早在开幕式上就展示了非凡的带货能力 , 最大赢家是Lululemon等成功“刷脸”的运动服装品牌 。
开幕式上 , 原本看点不多的运动员入场环节 , 因为各国运动员身穿兼时尚与保暖于一体的羽绒服 , 瞬间变身“全球羽绒服展销会” , 凭实力为广大观众种下一片草原 。
当晚 , 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羽绒服刷屏 , 有人“已经看上了乌克兰和加拿大的羽绒服” , 有人“英国的全套都想要” , 有人“最想拥有冰岛的帽子” , 有人“唯爱芬兰的低调灰” 。 “开幕式羽绒服”“羽绒服走秀”“加拿大队服”“芬兰羽绒服”等话题 , 纷纷登上微博热搜 。
文章图片
图5/10
加拿大代表团亮相开幕式 来源 / 微博
“大部分羽绒服更强调保暖的功能性 , 难免要牺牲一些时尚感和设计感 , 又好看又好穿的羽绒服平时也不多见 。 ”一位服装行业从业者告诉开菠萝财经 , 加上大部分运动员身形优越 , 自带模特展示功能 , 因此 , 网友们被“种草”并不意外 。
各国代表团在开闭幕式上的服装 , 是由各国奥委会的官方合作伙伴特别设计的 , 大多来自本土品牌 。 例如 , 芬兰的ICEPEAK、英国的Ben Sherman、美国的Ralph Lauren、意大利的Armani等 。
最受瞩目的 , 当属加拿大运动员身穿的Lululemon 。
加拿大代表团不穿本土知名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 , 而是换上以瑜伽产品在中国闻名的Lululemon , 吸引了不少眼球 。 Lululemon设计的经典枫叶红羽绒服加上配饰和叠穿效果 , 时尚感拉满 , 首次亮相奥运会就让观众眼前一亮 。
因为奥运系列目前只在加拿大市场发售 , 中国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求代购 。 开幕式当晚 , Lululemon官网一度被挤到崩溃 。 运动员同款红色羽绒服系列 , 大部分尺码已经断货 , 就连闭幕式的白色款 , 部分尺码也被抢购一空 。
文章图片
图6/10
同款Lululemon羽绒服大量尺码断货 来源 / 官网
但这并没有影响网友的热情 , 他们一边喊品牌补货 , 一边安利起了容易入手的其他款式 。
赵赫认为 ,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和各类视频、社交APP的兴起 , 奥运会的热度空前增加 , 成为一段时间内的日常沟通话题 , “只要产生一个共同关注点 , 话题就很容易放大” , 这也让冬奥“种草”更有讨论度 。
值得一提的是 , 部分品牌已经发布了各国代表团的闭幕式服装 , 比如Ralph Lauren的红蓝格连帽羽绒服、Lululemon的米白色印花羽绒服 , 都相当经典 。 届时 , 势必又是一次大型“种草”现场 。
谷爱凌代言品牌赚翻 , 冠军同款被“野性消费”
奥运会上 , 明星或冠军运动员的一举一动 , 本就倍受关注 。 即便运动员“带货”是无心之举 , “冠军同款”成流量密码也实属必然 。
当越来越多的“00后”运动员出现在赛场甚至登上冠军领奖台 , 他们的个性化装扮 , 也成了焦点 。 去年夏天的东京奥运会上 , 为中国队夺得首金的杨倩 , 就带火了小黄鸭发夹、胡萝卜发圈和珍珠美甲 。
本届冬奥会上 , 这样的情景 , 毫不意外地出现在了新晋“顶流”谷爱凌身上 。
2月8日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冠军后 , 很快就有博主扒出了她参赛时使用的滑雪板和雪镜、佩戴的同款戒指和手套 , 就连“谷爱凌五环美甲” , 也很快登上微博热搜 。 至2月10日 , 小红书“谷爱凌同款”笔记已经近2000篇 。
文章图片
图7/10
博主扒出的谷爱凌同款 来源 / 小红书
早早签下谷爱凌代言的品牌 , 如愿地押中了“流量密码” 。
谷爱凌使用的雪板品牌FACTION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称 , 其夺冠当天 , FACTION天猫旗舰店独立访客数同比上一周增长945% , 销量同比7日增长450% , “一天卖出往常一个月的销量” 。 有代购称 , 谷爱凌代言和佩戴的多款Tiffany&Co.戒指 , 都已经断货 。
为了表达对谷爱凌的支持与喜爱 , 还有不少网友涌进她代言的瑞幸咖啡门店“野性消费” 。 带有“谷爱凌推荐”字样的瓦尔登滑雪拿铁和蓝丝绒飒雪拿铁 , 在不少门店异常火爆 , “瑞幸”一度“沾光”登上热搜 。
文章图片
图8/10
瑞幸“谷爱凌推荐”款咖啡售罄
“谷爱凌夺冠 , 曝光度迅速增加 , 她的同款周边产品 , 很快会成为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 品牌商家会通过消费者洞察 , 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推送 。 ”在赵赫看来 , 对企业品牌来说 , 这是一个效果立竿见影的商业策划 。
与其说品牌押注的是谷爱凌等“潜力股” , 不如说 , 更看中的是消费欲望旺盛的年轻消费者 。 “年轻人具有自传播能力 , 更愿意表达态度 , 很多时候能成为品牌的‘自来水’;随着认知深入 , 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也会逐渐积累 , 购买的频次逐渐增加 , 所以说 , 商家看中的不是他们的现在而是未来 。 ”赵赫分析称 。
他介绍 , 如今 , 选择运动员代言、押宝体育明星 , 已经成为很多品牌营销的常规手段 , 也是性价比最高的营销方式之一 。
“运动员出了成绩 , 曝光会非常高且集中 , 他们形象正面 , 集民族荣誉感和过硬业务能力于一身 , 有的还兼具颜值和个性 , 而且整体来讲 , 体育明星的代言费并没有过高 。 ”他补充道 。
滑雪成年轻人新宠 , 装备品牌成风口
北京冬奥会种下的最旺盛的草 , 还得是滑雪 。
进入北京冬奥会周期 , 在“三亿人上冰雪”的带动下 , 近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滑雪场 。 时代数据统计显示 , 2020-2021雪季财年 , 滑雪人次达到2076万人次 , 同比增长近一倍 。
CBNData报告数据显示 , 2020年 , 滑雪装备增长超1300% 。 小红书《2022十大生活趋势》显示 , 2021年 , 小红书“滑雪教程”搜索量同比增长100% 。
滑雪 , 被认为是最“烧钱”的户外运动之一 。
文章图片
图9/10
滑雪装备 来源 / 小红书
首先是装备 。 “一般需要准备滑雪服、滑雪鞋、滑雪板 , 还有头盔、护目镜、固定器、手套以及保暖和速干装备等等 。 ”滑雪爱好者Mark告诉开菠萝财经 。
在过去两个雪季 , 他光购买装备就花了近2万元 。 “其中 , 雪服4000元左右、雪鞋3000元左右、雪板4000元左右、固定器2800元、头盔1000元、雪镜700元 , 还有很多零碎物品 。 ”
据Mark介绍 , 目前大多数比较高端的滑雪装备都来自国外品牌 , 不少品牌都有天猫旗舰店 , 有的还在北京设立了直营门店;也有不少人通过雪具专营店、代购和海淘的方式购买 。 “买的人太多 , 前段时间已经在预定下个雪季的装备了 。 ”
同时 , 随着滑雪运动兴起 , 一些国产新锐品牌也正在崛起 , N&N南恩、Vector、Nobaday等线上销量不俗 。 本届冬奥会上 , 男子单板滑雪坡面障碍赛冠军Max Parrot使用的滑雪板 , 就来自中国品牌Nobaday 。
旗下拥有“THE WHIP”和“Overide Halo”两个滑雪品牌的中国户外品牌“雪鸮科技” , 已经在半年内连续完成两轮融资 , 累计金额数千万元 , 投资者包括险峰长青、红杉中国、小红书等知名VC和CVC机构 。
除了装备 , 雪票、住宿、教练、路费等 , 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 围绕滑雪场展开的教练、摄影、民宿等周边生意 , 也走上了吸金之路 。
文章图片
图10/10
来源 / pexels
在北京冬奥会之前 , Mark每1-2周都会去一次崇礼滑雪场 , 每次花费2000元左右 , 据他介绍 , 如果请教练 , 每天还要再花2000元 。 携程数据显示 , 今年春节前三天 , 滑雪门票订单同比增长33% , 滑雪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52% , 酒店人均花费同比上涨13% 。
赵赫认为 , 在冬奥会的带动下 , 随着国家对冰雪运动的重视和投入增加 , 未来在中国 , 冰雪是一门好生意 。
“一方面 , 发展冰雪运动 , 首先需要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 , 现在很多文旅企业都在布局冰雪赛道 , 在南方 , 一些室内滑雪场和培训机构也正在出现 。 另外 , 目前本土滑雪装备品牌不多 ,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 ,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研发和生产 。 ”在赵赫看来 , 这个赛道已经有成为风口的趋势 。
随着冬奥会赛程的推进 , 其超强的“带货”能力还将继续 , 下一个被带火的又会是谁呢?品牌、商家、博主甚至黄牛都在期待着 。
【|冰墩墩和谷爱凌之外,冬奥的带货生意】*题图来源于pexels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晓晴、Mark为化名 。
推荐阅读
- emo|《追光吧!》杨宗纬杨和苏全新演绎《其实都没有》,一键emo!
- 市场资讯|Arm新任CEO:很高兴将能成为独立公司,没有什么事是必须要和英伟达在一起才能做的
- 最新消息|与时俱进冰墩墩官方NFT盲盒将开售 约626元一个
- 旗舰|解锁冰雪盛事观赛新姿势,荣耀Magic V非凡实力种草
- 新浪科技|工信部:春节期间移动流量创新高 电话时长和短信发送量下滑
- 智能化|多伦科技签订安徽省芜湖市车管服务中心和驾驶人考试中心智能化项目
- 生产|两年内推出虚拟人家族和养成宠物玩具,讯飞超脑2030公布阶段成果
- 人物|科技圈喜提美国工程院院士:不光马斯克,还有张宏江和纳德拉
- 创事记|科技圈喜提美国工程院院士:不光马斯克,还有张宏江和纳德拉
- IT|阿尔法-罗密欧推出新混动SUV并将引入NFT和区块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