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秦岭见天沟,沟口是热闹的山村场景,入沟立即发现背后的真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边 , 山村在快速消亡 。 另一边 , 山村也在快速振兴 。 消亡和振兴 , 他们在同向奔跑 , 秦岭山中也是如此 。 在同一条山沟 , 我们既可以看到热闹 , 也可以看到热闹背后原生的冷清 。
窑镇·蔡御窑·蔡玉窑
秦岭见天沟 , 在马房湾村 。 马房湾村 , 属于窑镇乡 。 窑镇乡 , 是蔡玉窑区下辖乡 。 蔡玉窑区 , 一度归属柞水县 。 区改乡 , 乡设镇 , 蔡玉窑区已不复存在 , 如今这里叫做柞水县曹坪镇 。
在秦岭山里面 , 蔡玉窑是个有历史和传说的地方 。 《柞水县志》是这样记载的:窑镇乡 , 位于柞水县境正中 , 古代名为蔡御窑 , 因蔡姓人为朝廷御史而得名 。
在民间传说里 , 关于蔡玉窑的故事 , 还有另一个版本:相传在明永乐年间 , 即1403-1424年 , 也就是600多年前 , 一蔡氏寡妇勤于纺织 , 供独子读书 , 后儿子应试得中状元 。
但就在这名状元郎回乡接母亲时 , 蔡氏不幸在石窑与世长辞 。 朝廷为弘扬蔡氏贞节 , 将此窑赐名“蔡御窑” , 后人因“御”字难写 , 改为蔡玉窑 。
证伪·秋木沟·见天沟
其实 , 关于秦岭山村的传说 , 只需要下一点点功夫 , 就能够证明或者证伪 。 明朝享国276年 , 共出90位状元 , 其中陕西2位 , 一位是陕西高陵人 , 一位是陕西武功人 , 均非柞水人 。
历史已成过往 , 传说终将消失 。 当专业行走与秦岭山中的蔡玉窑相逢的时候 , 时间已经是公元2021年12月4日 , 地点就是前面提到的马房湾村见天沟 。
其实 , 当天我们的首选寻访地是秋木沟 , 但走到马房湾村时 , 向老乡问路 , 老乡告诉我们说:“秋木沟那边 , 没得人住了 , 路上全是草 , 不好走 。 你们去见天沟吧 , 路好走一些 , 还有人 。 ”
【|寻访秦岭见天沟,沟口是热闹的山村场景,入沟立即发现背后的真相】
见天沟的路好走 , 但见天沟口却停不了车 , 我们只得将车停到了附近一户人家的院坝里 。 这户人家主人没在家 , 他家的对联很有山村意境 , “红桃沐雨牛耕春” , 手写的毛笔字 , 很洒脱!
青烟·半山腰·一座桥
见天沟就在道路对面 , 要想过去 , 得经过一座简易便桥 。 便桥是钢筋混凝土的 , 桥面并不宽 , 两侧建有铁栏 , 刚好能行一车 。 从桥面留下的痕迹看 , 必定是有车通行 , 但我们却不敢开 。
便桥对面 , 就是见天沟沟口了 。 这沟口有10余户人家 , 老房子的墙都统一刷过了 , 全部是米黄色 , 一些平房顶上 , 还安装着太阳能热水器 , 看来这些人家的日子过得不错 。
友人妖和友人鬼照例走在前头 , 请注意看他们左侧 , 那里有一个黑色大棚 。 这些大棚里面 , 大部分种的是木耳 。 见天沟这地方 , 与金米村紧挨着 , 木耳是当地的特产 。
站在大棚旁边 , 我看了看沟口背后的山 , 此时此刻 , 半山腰从飘出来一股青烟 , 青烟弥漫了附近的山 , 景色如梦如幻 , 明净之中却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
原形·三岔路·老房子
看了看手机 , 我们经过见天沟沟口桥上的时间是上午10时14分 , 那时候沟口人还不多 , 但当我们寻访完见天沟返程回来的时候 , 也就是当天下午12时49分 , 沟口却热闹了起来 。
只见孩子们在做游戏 , 老人们在打牌 , 年轻人在杀肥猪 。 天空明净 , 阳光明媚 , 晒得人暖暖的 。 这样热闹的山村场景 , 曾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 现在却成了梦一般的存在 。
时间再回到上午10时 , 我们离开见天沟沟口这座桥 , 继续朝着三岔路口往右走 , 正前方黑黢黢的地方 , 就是见天沟的入口处了 。
就在阳光还未照耀到的地方 , 原先那些从正面看起来光鲜明亮的老房子 , 立即显露出了原形来 , 这个原形就是:墙依旧是土墙 , 瓦依旧是石板 , 见天沟依旧是秦岭山中最贫穷的地方 。
推荐阅读
- 秦岭|初探秦岭岱峪,这里隐藏着一条通往安康的古道,古道起点值得一看
- 电梯|再见!华亭宾馆
- 冰雪|秦岭小城的冰雪梦想
- 排泄物|露天滑雪场运动员怎么上厕所?这种黑科技全程不见一滴水
- 赏雪|秦岭哪些峪口可以进去赏雪?无人机航拍水墨画般终南雪景,还看到了野山羊和野猪
- 漫漫长夏 仅十万分之一出现几率,罕见的它在市中心这里出现了!出梅有新消息……
- 钻石 纽约苏富比展示罕见100多克拉D色无瑕钻石
- 吴台胞 在吴台胞寻访“第二故乡热力图”走进同里古镇
- 古桥 苏州黎里古镇的古桥,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 竹泉村 山东小众夏日避暑宝地,有北方罕见“江南式”竹林,乾隆亲赐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