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对于我们头顶的宇宙 , 人类总是充满了探索欲 , 而那些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星辰 , 被证明都是巨大的天体 , 在某种程度上 , 这种巨大进一步激发了好奇心 , 同时激发好奇心的 , 还有它们背后所代表的强大力量 。
在所有这些强大而巨大的事物当中 , 黑洞绝对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存在 , 它能够毫不费力地把周围的一切天体都吸入其中 , 那么黑洞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 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最后会不会也被吸走 , 或者直接变成黑洞呢?
黑洞的形成之所以会问太阳是不是也会变成黑洞 , 是因为黑洞本身也被定义为一种天体 。 黑洞这个名字直观上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一个像海底漩涡一样的存在 , 没有实体 , 但是却拥有巨大的能量 , 但事实上 , 黑洞本身就是由恒星变化而来的 。
是恒星失去了原有的特性之后形成的全新状态的天体 ,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所以黑洞的发现并不像大多数的天体一样是观测的结果 。
上世纪初 , 一些科学家在对爱因斯坦的场方程进行计算的时候 , 偶然得出了一个特别的解 , 并从中推导出了新天体的存在 , 这个新天体就是黑洞 , 它的出现也让天文学对于宇宙的结构有了新的认识 。
在技术落后的时代 , 人们还不能直接观测到黑洞的样子 , 想要靠近也是不可能的 , 一方面是距离太远 , 另一方面就是黑洞可怕的吞噬能力 。 别说是仪器设备了 , 就是光也逃不过它的魔爪 , 直到2019年的春天 , 我们才第一次看到了黑洞的样子 。
至少从图片资料上看来 , 黑洞确实有一个漆黑的中心 , 无法辨认其结构 , 而周围则以漩涡状的光环呈现出来 , 看上去就像一团火焰 。
我们说黑洞是恒星失去原有特性之后形成的 , 其实就是恒星的寿命走到尽头的结果 。 具体来说 , 因为能量的消亡 , 恒星的中心会变得空洞 , 在引力的作用下出现塌陷 , 因为内部的高压 , 这个过程还会伴随着爆炸 。
与此同时 , 物质组成也会慢慢解体 , 以粒子的形式开始离开原来的位置 , 并且重新在外部时空的压力下聚合到一起 , 成为新的实心结构 , 这就有了黑洞的雏形 。
如果只是这样 , 那么黑洞其实和其他走到尽头的天体没有什么区别 , 而差别的发生就在于 , 原本的恒星因为质量太大 , 所以整个变化的过程非常剧烈 。
到了最后的聚合阶段 , 实心结构的密度会不断加大到一个无法想象的程度 , 直到对周围的时空产生了影响 , 具体表现为吸收一切有质量的物体 。
太阳的命运按照这个原理 , 其实宇宙当中所有的恒星都有可能成为黑洞 , 太阳也不例外 ,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对于太阳我们都很熟悉了 , 根据天体研究得出的结论 , 当前它正处在生命周期的顶峰 , 寿命也已经超过了45亿岁 , 也就是说 , 至少要再过几十亿年 , 它的寿命才会开始走下坡路 , 到那个时候 , 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首先 , 因为聚变反应已经消耗掉了其大部分的物质和能量 , 所以最后留下的已经很少了 , 因为质量不够 , 所以它很难过渡到超新星的形态 , 最大的可能是 , 太阳将会转型成为一颗红巨星 。
具体来说 , 因为内核在引力作用下塌陷后开始朝内压缩 , 粒子之间的摩擦会重新让这个天体变得热起来 , 这些热量会随着整个收缩不断增加 , 到达一定阶段之后会在某个节点上发生失控 。
这个时候它的亮度会逐渐减小 , 但与此同时体积也会进一步缩小 , 伴随着这整个过程的还有一种名叫氦聚变的反应 , 结果是生成大量的碳 , 这些物质又会让太阳的外部不断扩张 , 最后的呈现为一颗不断长大的天体 。
推荐阅读
- 美国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调查卫星TESS探测到地球大小的炽热系外行星
- 为人类敲响警钟!57000年前的尸体重见天日,史前生物现身引发关注
- 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星爆图像,恒星正在形成?
- 美科学家发现:银河系旋臂已发生“断裂”,银河系是否正在解体?
- 一个神秘物体,既不像超新星又不像脉冲星:它是什么?
- 除了黑洞还有白洞?爱因斯坦:白洞是黑洞的反演,能穿梭时间
- “黑洞很黑,我想去点亮”
- 一百多颗恒星“消失”,是什么原因?科学家怀疑是外星文明干的
- 美国碰瓷也没用!中国成功问鼎世界第一后,太空又传来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