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身处于高楼大厦中的她,是尘世中不一样的风景。
大隐隐于市的说法于它而言,再合适不过了。
文章插图
「豫园」曾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
文章插图
几百年过去,它风韵犹存,保留着江南的婉约和细腻。
园中的一草一木,每一条小道,每一座小山,设计的像是刻意,又不刻意。
文章插图
豫园的南面有一座闹中取静的道观—「城隍庙」。
近600年的历史,红墙泥瓦,几经沧桑。
重重高楼缝隙之间,上海挤满了旧日的生活和记忆。
文章插图
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
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民居「石库门」,在上海城内遍地开花。
早期的石库门大多叫弄、里,也就是常说的“里弄”,又叫“弄堂”。
文章插图
「弄堂」几乎遍布了上海中心城区的每一条街,无处不在。
所有老上海的记忆,都藏在了这一个个小小的石库门里。
形形色色的人们杂居于此,生活方式更是五花八门。
文章插图
很难想象,这种人间烟火气和阳光下闪亮的摩天大楼,夜幕下的霓虹灯,
奇妙而和谐地共处,没有丝毫违和感。
文章插图
来上海,你必须来看一眼「武康路」。
这个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
文章插图
整条路呈弧线,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
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
文章插图
街道两侧树木郁郁葱葱,掩映着各有特色的异域风情建筑。
梧桐与洋房,每天都会拼凑出最美丽的上海光影。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繁华|媲美纽约,比巴黎风情,“东方不夜城”去一次相当于环游世界】如果有时间可以到「田子坊」走一走,看一看。
文章插图
这里也是一条小巷弄,面积不大但很有上海市井的味道。
随意漫步在老弄堂里,看房顶的老虎天窗,细细排列的红瓦。
文章插图
老上海的传统古朴,新上海的时尚前卫,长期共存于这座城市中。
或许在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岁月的洗礼,成长了很多代人的老街道终会消失,
但那些曾经的种种会像照片一样,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文章插图
03
夜上海!夜上海!
如今的夜上海,早已在街头听不到《玫瑰玫瑰我爱你》了。
但古与今的交融,华与洋的糅合,赋予了这座城市全新的温柔夜色。
文章插图
“不要温和的走进这良夜”,这句话完美地符合了上海这座城市。
浦江两岸,璀璨而华丽的万家灯火,还有梧桐树下的老马路;
平日里做惯了网红的他们,在这片夜色里终于回归到生活的姿态。
文章插图
街头上零散地开着小店,和放着轻音乐的清吧,灯光、梧桐,陪伴此时的每位行人。
光线此刻很美,人也很美,夜色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