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此人师承虚竹,视独孤求败为猎物,逼得独孤求败只能隐居


金庸笔下此人师承虚竹,视独孤求败为猎物,逼得独孤求败只能隐居


文章图片


金庸笔下此人师承虚竹,视独孤求败为猎物,逼得独孤求败只能隐居


文章图片


金庸笔下此人师承虚竹,视独孤求败为猎物,逼得独孤求败只能隐居


《天龙八部》的末尾 , 老一辈的高手不是死了便是退隐 , 不过武林从来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 , 那个时代 , 武林中至少还有两位“大人物” , 笔者所指正是身为主角的灵鹫宫宫主虚竹以及他义弟 , 也就是身兼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以及六脉神剑的大理皇帝段誉 。

(独孤求败剧照)
金庸若有心去写一部《天龙八部续集》的话 , 段誉和虚竹身上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 比如新修版末尾 , 提到段誉后来是当了四十年皇帝后出家 , 他儿子段正兴继位为帝 , 他儿子经历了什么?线索太少 , 无从考证 。

而虚竹身上也有故事值得挖掘 , 不如他的徒弟或许就称霸过一个时代 , 甚至连独孤求败都被他徒弟视为猎物 , 当然 , 这一切还要从虚竹收徒说起 。
一、萧峰传功 , 虚竹收徒
萧峰从来没收过传人 , 他一死去 , 丐帮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本该就此失传 , 若金庸写的是十五部独立的故事 , 那自然没问题 , 然而他想打造的是一个完整的武侠体系 , 那便有必要理顺丐帮武功的传承 , 毕竟丐帮在后世的“射雕三部曲”中也有重要戏份 。
于是金庸在新修版中为萧峰和虚竹分别加了一段戏 , 他让萧峰将降龙二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给虚竹 , 同时他们二人将降龙二十八掌去繁取精 , 改良为降龙十八掌 。
多年以后 , 丐帮终于挑选出一位少年英雄 , 那人被送到灵鹫宫 , 得到了虚竹传授的两门神功 。

(萧峰剧照)
原著道:“过得多年 , 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 , 为人稳重能干 , 人缘甚佳 , 群丐公议 , 推之为主 。 各人尊重萧峰原意 , 送此人去灵鹫宫 , 先由虚竹考核认可 , 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 。 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 , 学得神功 , 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 , 竟尔中兴 , 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 ”
等于说在《天龙八部》的故事结束之后 , 虚竹是代替萧峰收了个徒弟 , 并且还让灵鹫宫成了丐帮眼中的“恩人” 。
在那之后 , 武林中又发生了些什么?或许独孤求败该登场了 。
二、独孤无情 , 误杀虚竹
独孤求败自诩“剑魔” , 且不知他师承何人 , 只知道他凭借一手独孤九剑是败尽了天下高手 , 但凡与他交手过的人 , 最终都败在了他手中 。
书中第一个发现独孤求败剑冢的人是杨过 , 因为他从不曾听武林前辈提及独孤求败的大名 , 因此认为独孤求败应该是六七十年前的人物 , 也就是说 , 独孤求败生存的时代恰好是在《天龙八部》结束后几十年 。

(杨过剧照)
在那个时代 , 虚竹尚在人间 , 并且根据天山童姥的说法 , 一个人若不散功 , 没那么容易死 , 何况虚竹有逍遥三老的内力 , 自然是很难因为“寿终正寝”而死 。
可这就奇怪了 , 既然虚竹没死 , 而《天龙八部》又明确与“射雕三部曲”有传承关系 , 处于同一个武侠体系中 , 那后世武林怎不见灵鹫宫或逍遥派人士的身影?
唯有一种解释 , 虚竹死了 , 灵鹫宫的人员构成本就比较复杂 , 那些岛主、洞主只怕是树倒猢狲散 , 而杀死虚竹的人十有八九便是独孤求败 。

【金庸笔下此人师承虚竹,视独孤求败为猎物,逼得独孤求败只能隐居】(虚竹剧照)
毕竟独孤求败生存在那个时代 , 他有心挑战天下高手 , 又怎会错过虚竹?
不过灵鹫宫那帮人虽然散了 , 丐帮的人却未必会放过独孤求败 。
三、少年英雄 , 为师报仇
那少年英雄当年得到虚竹的传功 , 他自然是十分敬重虚竹的 , 如今师父被杀 , 他自然要找独孤求败讨个说法 。
在旁人看来 , 独孤求败既然有心挑战天下群雄 , 又如何会惧怕那丐帮帮主?他只怕是求之不得吧?
但多数人也想错了 , 那少年英雄是打着“为师父报仇”的旗号去找独孤求败讨说法的 , 甚至是要力求杀死独孤求败的 , 所以他也不需要和独孤求败客气 , 他没必要一个人与独孤求败单打独斗 , 他要做的就是率领丐帮帮众 , 一起横扫武林 , 追杀独孤求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