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1
头图来源|中企图库
_原题是:宁德时代又急了
宁德时代的行业地位短期内无人撼动 。 不时扬起的法律武器是宁德时代加深护城河的重要动作之一 。
采访人员 | 王玄璇编辑|马吉英
宁德时代因一纸诉讼再次引起关注 。
2月14日 , 据界面新闻报道 , 近日从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 , 宁德时代对蜂巢能源提起了诉讼 , 案由为不正当竞争 , 案件将于本月开庭 。
根据界面新闻获得的多份法院判决书显示 , 2018年至2019年间 , 九位宁德时代员工在离职后 , 分别加入无锡天宏和保定亿新 , 为宁德时代的竞争对手蜂巢能源提供服务 。 法院认定 , 无锡天宏和保定亿新均为蜂巢能源的关联方 。 宁德时代认为 , 这九人违反了与其签订的《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 , 因此要求他们赔偿违约金100万元 。
对此 , 蜂巢能源向《中国企业家》回应称 , 公司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准备开庭应诉 , 相信法律会有公正的判决 。
宁德时代暂无回应 。
作为占据动力电池市场半壁江山的领先者 , 宁德时代建立起了短期内无人能撼动的护城河 。 但新能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 , 任何自身的失误或竞争对手的突破性技术都可能改变格局 。 不时扬起的法律武器是宁德时代加深护城河的重要动作之一 。
实际上 , 已经被贴上“宁王”标签的宁德时代 , 也正迎来其发展周期中的又一个“多事之秋” 。
就在2月13日 , 宁德时代发表声明称 , 网络平台相继出现的关于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被剔除创业板权重指数、与特斯拉谈崩等一系列恶意谣言不实 。 在此之前 , 宁德时代股价自2021年12月3日创下历史新高后 , 至2022年2月11日跌幅达到28.78% 。 2月14日股价上扬 , 重新站上500元关口 。
又急了?
宁德时代起诉的蜂巢能源是一家动力电池新秀 , 在过去一年因市场份额扩张、数轮融资和扩产目标受到行业关注 。
2018年2月 , 蜂巢能源由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独立而来 , 由于该行业投入巨大 , 被称为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一次豪赌” 。 为实现差异化 , 蜂巢能源选择了“无钴电池”这一路线 , 其第一代无钴产品和目前的三元锰酸锂结构类似 , 只不过其中没有了钴 , 改用其他元素代替钴 , 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方面均有优势 。 目前蜂巢能源除了向长城汽车供应电池之外 , 也拿到了吉利、东风、PSA等多个销售定点 。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 , 2021年 , 蜂巢能源装机量同比增速达416.67% , 市场份额增至1% 。 蜂巢能源装机量位于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第10位 。 高增长的同时 , 蜂巢能源也在积极扩充产能 , 过去一年数次提高产能规划 , 其2025年产能规划由280GWh提升至600GWh 。
在资金方面 , 蜂巢能源2021年先后完成A轮(35亿元)、B轮(102.8亿元)和B+轮(60亿元)三轮融资 。
从公开信息看 , 目前蜂巢能源正在推进上市计划 。 2022年1月 , 中信证券披露 , 与蜂巢能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 , 双方计划在2022年3月前完成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 。
在蜂巢能源之前 , 宁德时代也起诉过多家公司 。 根据天眼查显示 , 从2017年至今 , 宁德时代作为原告的司法案件有30起 , 涉及较多的有竞业限制纠纷、专利纠纷等 。 其中 , 受到较多关注的是宁德时代对塔菲尔和中航锂电的起诉 。
【中国企业家|起诉蜂巢能源,宁德时代又急了】塔菲尔在2020年一季度首次跻身国内装机量排名前十 , 也拿到福耀玻璃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妹妹曹芳的投资 。 2020年3月 , 宁德时代起诉塔菲尔新能源专利侵权 , 索赔1.2亿元 。 2021年8月 , 塔菲尔被判向宁德时代赔偿2330余万元 。
2021年全年 , 塔菲尔装机量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七 。 而公开资料显示 , 江苏塔菲尔的法定代表人已经于2021年7月27日从龙绘锦变更为曹芳 。
另一家进入宁德时代起诉名单的企业中航锂电则是2021年的一匹黑马 。 从2021年初开始 , 中航锂电的装机量快速攀升 , 至12月跃居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第3名 , 市场占比5.9% , 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
2021年8月 , 宁德时代起诉中航锂电 , 称其动力电池全系产品涉嫌专利侵权 。
2021年11月中航锂电改名为中创新航 。 12月29日证监会披露已接收中创新航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材料 , 即中创新航将正式启动赴港IPO 。
行业老大的压力
宁德时代已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 且市场份额在进一步扩大 , 但行业的激烈竞争让其始终保持危机感和高度警惕 。
根据SNE Research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中 , 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4.6%提高到32.6% 。 在国内 , 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0%提高至52.1% 。
在宁德时代起诉的几家公司中 , 中航锂电是动了宁德时代“蛋糕”的典型 。
2019年开始 , 中航锂电逐渐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广汽乘用车动力电池第一供应商 。 广汽埃安系列车型在2020年的电池供应商有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和中航锂电 。 而据36氪报道 , 2020年5月开始 , 广汽新能源的新车型上再没用过一颗宁德时代电池 。 不只是广汽新能源 , 小鹏汽车也与中航锂电和韩国SKI等敲定合作 。
在这些变化背后 , 折射的是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行业局面 。 竞争者们不断扩大产能 , 陆续曝出IPO计划 , 为接下来的竞争补充弹药 。 作为行业老大的宁德时代面临诸多挑战 。
2021年 , 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为154.5GWh , 同比增长142.8% 。 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曾毓群在2021年初曾表示 ,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进入TWh时代(1TWh等于1000GWh) 。 各玩家不断提高产能规划 , 宁德时代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规划突破600GWh , “动力电池二哥”LG化学为430GWh 。 LG化学旗下子公司LG能源解决方案今年1月已经登陆韩国证券交易所 , 中航锂电、蜂巢能源或都将在今年上市 。
车企为了供应链安全需要开辟第二、第三供应商 , 包括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公司在内的第二梯队玩家崛起 。
不同玩家为了实现突围 , 技术上的创新成为重要砝码 。 为此 , 宁德时代也在技术研发上不惜投入 , 2018~2020年 , 宁德时代研发费用分别为19.91亿元、29.92亿元和35.69亿元 , 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72%、6.53%和7.09% 。 2021年7月 , 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钠离子电池 。 2022年1月 , 宁德时代又宣布进入换电赛道 。
除此之外 , 为了捍卫自己的行业地位 , 将法律武器挥向竞争对手 , 或将是宁德时代时不时采取的举措之一 。
推荐阅读
- 中国企业家|宁德时代又急了
- 最新消息|星巴克中国:不存在网传“驱赶民警”及“投诉民警”的情况
- 全球,发射,中国,航天|可视化|2021中国航天发射55次,全球第一
- Tesla|特斯拉中国1月销量出炉:6万辆超2/3出口 中国车主继续等车
- 新浪科技|乘联会:特斯拉1月份中国产汽车销量为59845辆 国内零售销量为19346辆
- 最新消息|被“电池一哥”宁德时代起诉 蜂巢能源:积极准备应诉
- 最新消息|印度再禁50款中国手机应用:腾讯加速器和美颜相机在列
- 市场|2021年4季中国手机出货第二之争:三咨询公司都没给小米
- 硬件|Canalys: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109%,中国大陆占一半
- 硬件|中国汽车保值率“现状”:新能源二手车成“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