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243℃!130亿年前,宇宙就这么冷了吗?


不足-243℃!130亿年前,宇宙就这么冷了吗?


文章图片

【不足-243℃!130亿年前,宇宙就这么冷了吗?】
不足-243℃!130亿年前,宇宙就这么冷了吗?


文章图片


不足-243℃!130亿年前,宇宙就这么冷了吗?


文章图片


不足-243℃!130亿年前,宇宙就这么冷了吗?


文章图片


宇宙中的最低温度 , 是大家熟知的绝对零度 , 也就是-273.15℃ 。 在这个温度下 , 微观粒子的运动彻底停止 , 因此不会有比这更低的温度 。
那么 , 宇宙中最高的温度呢?

科学家指出 , 宇宙中的最高温度为1.4亿亿亿亿摄氏度 , 又叫做普朗克温度 。 这个温度只出现于一瞬间 , 那就是宇宙大爆炸的那个瞬间 。 随着宇宙在大爆炸后不断膨胀 , 它的温度就在不断降低 。 如今 , 宇宙大爆炸已经过去差不多138亿年了 , 温度也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 。
到了今天 , 宇宙温度是多少呢?
虽然宇宙中遍布着各种各样的天体 , 它们有的非常热 , 有的比较冷 。 但从宇宙整体来看 , 其平均温度大概只有2.73开尔文 , 也就是大约-270.42℃ 。 换句话说 , 今天的宇宙 , 已经非常接近绝对零度了 。

天文学家是如何得到这个数据的呢?
20世纪60年代 , 美国科学家彭齐亚斯和R.W.威尔逊意外发现了来自宇宙的特殊电磁波 , 这就是著名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四大天文发现之一 , 非常重要 , 这两位科学家还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科学家发现 ,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特征和绝对温标2.73K的黑体辐射基本相同 , 由此推算出了今天宇宙的平均温度 。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不仅说明了今天的宇宙温度 , 还帮助我们推测了宇宙的历史 , 这就要从它的产生说起了 。

在宇宙大爆炸的初期 , 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集中在极小的范围内 , 以至于温度和密度都相当惊人 。 在这种情况下 , 连原子都无法形成 , 在这样的环境中 , 光子也无法自由地传播 。
一直到大爆炸的38万年后 , 宇宙的温度终于降低到了临界值 , 质子和电子结合成了原子 , 光子也终于能够自由传播 。 并且随着宇宙的膨胀 , 它们的波长被拉长到了微波的波段 , 所以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
那么 , 到底要什么样的温度条件 , 才能够让质子和电子结合呢?

物理学家指出:光子的能量和它的频率成正比 , 也就是和波长成反比 。 随着宇宙年龄的增加 , 宇宙的空间在不断膨胀 , 相对应的光的波长就会被拉长 , 也就是光的能量在降低 。 当宇宙的尺寸增加一倍时 , 宇宙初期的光就会减少一半的能量 。
在宇宙大爆炸的38万年后 , 宇宙的尺寸仅有今天的0.092% , 相对应的 , 它的温度就是今天的1089倍左右 , 也就是大约3000开尔文 。
那么 ,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 , 宇宙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
最近 , 天文学家又对129亿年前的宇宙进行了测温 , 进一步完善了人类对宇宙降温历程的理解 。

我们知道 , 光年的定义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之内穿越的距离 , 所以想要了解129亿年前的宇宙 , 就需要观测129亿光年以外的天体 。 天文学家们找到的对象 , 是一个名叫HFLS3的星系 。
这个星系的内部 , 有大量的新恒星在形成 , 因此天文学家将它归类为星暴星系 。 同时 , 在这个星系和地球之间 , 还隔着一块巨大的水蒸气团 。 通过这些水蒸气 , 天文学家能够计算出当时宇宙的温度 。

这团水蒸气的温度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要低一些 , 而且二者之间会产生一种名叫吸收线的光谱 , 通过对吸收线的观测和研究 , 天文学家就能够计算出当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 。 这个过程相当复杂 , 不过得益于HFLS3星系中新生恒星释放的红外线 , 以及位于法国的NOEMA(北方扩展毫米阵列)望远镜 , 天文学家们还是计算出了当时的宇宙温度 。
研究结果表明 , 我们目前看到的HFLS3星系所处的状态下 , 宇宙的的温度只有16.4到30.2开尔文 , 也就是-256.8℃到-243℃ 。 换句话说 , 在宇宙大爆炸的8.8亿年后 , 宇宙的温度就从一开始的1.4亿亿亿亿摄氏度降低到不足-243摄氏度 。 接下来将近130亿年的时间 , 宇宙又降温了二十几摄氏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