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的功效和作用

熟地是医药品中的一种常见的草药,它的功效在医药上被广泛应用,是药物中的宠儿 。它的利用价值很高,就对于它的做法和作用有以下分类 。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熟地的副作用,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熟地黄味甘微温质润,有补精益髓之功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甙类及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 。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 。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如熟地配以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治疗血虚症的“四物汤” 。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养心,配龙眼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 。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药用时可煎服,10~30g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
【熟地的功效】熟地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临床使用有鲜、生、熟三种 。均有养阴生津之功,而治阴虚津亏诸证 。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 。
【熟地的作用】本品性质粘腻,较生地黄更甚,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忌服 。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炒仁等同用,防止粘腻碍胃 。
【熟地的禁忌】熟地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稳定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熟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 。虽然熟地黄营养丰富,但因熟地黄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脘腹胀满及食少便溏者忌服 。而且在服用时萝卜、葱白、韭白、薤白均不可食用 。
大部分中草药的功效和利用价值是极其有限,可对人体的帮助很大 。所以在草药提取物质上和充分利用方面,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
或问熟地既是君药,亦可单用一味以奏功乎?夫熟地虽是君药,不可独用之以取胜 。盖阳药可以奇用,而阴药必须耦用也 。况熟地乃至阴之品,性又至纯,非佐之偏胜之药,断断不能成功,此四物汤补血所以必益之当归、白芍、川芎也 。推之而与人参同用,可以补心肾之既济;与白术同用,可以补脾肾之有亏;与麦冬、五味同用,可以滋肺肾之将枯;与白芍同用,可以益肝肾之将绝;与肉桂同用,可以助命门之火衰 。与枣仁同用,可以安膻中之火沸;
与地榆同用,可以清大肠之血;与沙参同用,可以凉胃中之炎 。与元参同用,可以泻阳明之焰 。然必用至一两、二两为君,而加所佐之味,或五钱或八钱,自易取胜于万全也 。倘熟地少用,其力不全,又何以取胜哉 。内惟肉桂止可用一二钱,不可用至三钱之外,余则可与熟地多用而无忌者也 。
或问产前必用熟地以补血,不识产后亦可重用乎?曰∶产后正宜重用也 。产妇血大亏,不用熟地以生新血,用何药乎?虽佛手散乃产后圣药,然能加入熟地,则生血尤奇 。凡产后血晕诸病,同人参、当归并用,必建殊功,不特产后脐腹急痛者始可用之也 。夫肾中元气,为后天之祖,熟地禀先天之气而生,产妇亏损血室,元气大耗,后天之血既不能速生,正藉先天之气以生之 。用熟地以助后天,实有妙理,非泛论也 。
或问熟地腻膈生痰,世人以姜汁、砂仁制之可乎?顾熟地何尝腻膈也 。熟地味甘而性温,味甘为脾胃所喜,性温为脾胃所宜,脾胃既不相忤,又何所忌而腻膈哉 。况熟地乃阴分之药,不留胃中,即留肾中 。胃为肾之关门,胃见肾经之味,有不引导至肾者乎,腻膈之说,起于不知医理之人,而不可惑深知医理之士也 。虽姜汁开胃,砂仁苏脾,无碍于熟地,而终不可谓熟地之腻膈生痰耳 。(〔批〕自腻膈生痰之说出,世人畏熟地而不敢用,今得远公阐发,可以破惑矣 。)
熟地的功效与作用
熟地是地黄的块根,而地黄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里,有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不过鲜地黄和生地黄都是生地的种类,不过不管是生地还是熟地,都有养阴生津的功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