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办公新趋势?这家巨头率先启动混合办公模式,每周1-2天自选办公地点……

在疫情、交通拥堵等因素催化下 , 企业办公模式开始呈现新趋势——混合办公模式 。
● 2月14日晚间 , 携程集团正式官宣 , 将在全公司推行混合办公制度 。 3月1日开始 , 每周三、周五 , 公司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 , 实行或逐步推行1-2天的混合办公 , 即每周有1-2天 , 符合条件的员工可自行选择办公地点 , 既可以是家里 , 也可以是咖啡厅或者度假酒店等 。
此前 , 疫情后 , 一些头部科技企业如亚马逊、谷歌、微软、苹果等开始把远程办公常态化、制度化 , 每周只要求员工来公司1-2-3天 。
【疫情|办公新趋势?这家巨头率先启动混合办公模式,每周1-2天自选办公地点……】疫情|办公新趋势?这家巨头率先启动混合办公模式,每周1-2天自选办公地点……
文章图片

半年实验
离职率下降三分之一
携程此举并非一时之念 , 此前已经过公司约半年时间的实验 。
早在2010年 , 携程就曾启动针对客服人员的混合办公实验 , 结果显示“在家办公”提高了员工13%的绩效 , 员工具有更高的满意度 , 工作离职率下降了50% 。 作为倡导者的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还将这篇题为《在家办公的可行性:基于中国的试验证据》研究论文 , 发表在美国经济学顶尖杂志《经济学季刊》上 。
疫情后 , 梁建章再次倡导更广泛职能的混合办公实验 。 据了解 , 携程最新一轮实验启动于2021年8月 , 共计1612名员工参与 , 其中还包括约400位主管 。 结果显示 , 经过近半年的实验 , 员工参与意愿上升至近六成 , 在绩效无明显影响的情况下 , 离职率下降约三分之一 。
“我们没有发现对个人的表现或者事业部整体目标的达成有大的影响 。 ”谭东(化名)是携程机票事业群的一名负责人 , 他发现 , 混合办公制度还对员工的满意度和幸福程度很有帮助 , 便于保留住优秀的员工 , 改善流失问题 。 “主管要更加开放包容一点 。 对混合办公这种模式不要有一种先天性的担心 , 其实没那么可怕 。 ”
就职于携程机票业务部境外业务组的阿来(化名) , 日常的通勤时间经常会达到两个小时 。 参与混合办公后 , 他每周花在通勤上的时间得到了极大的缩短 。 他还发现自己在混合办公期间 , 往往会有一个更为良好的工作状态 。 因为“可以把原本用在通勤上时间 , 花在调整我进入工作状态中” , 这往往会让陈思来有一个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当天的工作 。
梁建章表示 , 混合办公制度的推广是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多赢 。 不仅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员工的满意度 , 还有利于减少交通堵塞、环境保护;缓解高房价和地区间差异;另外有利于家庭和谐、女性职业发展和提高生育率 。
“混合办公正在变成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 期待更多企业拥抱变化 , 开始效仿和推广 , 这将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 ”梁建章说 。
利好在线办公概念股
东兴证券研报指出 , 在在线办公领域 , 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 , 开工同时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 越来越多企业启动员工在家办公模式 , 这使得远程办公市场开始升温 。 远程办公是未来企业管理、公司办公模式的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 至2017年 , 全世界已有24%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到2020年 , 预计大约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约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 。 因为能够最直接地实现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 即时通讯类中的视频会议产品与在线协作类产品或在此次疫情中迅速落地并证明自身价值所在 , 相关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
● 据T数据 , 2018年我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近460亿元 , 在享受初期高增长红利后 , 增速趋稳 , 未来市场空间有望稳步提升 。 另外 , 据Frost&Sullivan测算 , 2018年我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约155.6亿元 , 预计至2022年 , 我国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将达到445.7亿元 。
国际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报告显示 , 2021年Q3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71.88亿美元 , 其中 , 腾讯云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位居Top 2 , 同比增速达53% 。 值得一提的是 , 目前 , 腾讯会议服务超2亿用户 , 过去一年用户参会次数超过40亿次 。
天风证券认为 , 短期新冠疫情等事件催化行业加速发展 , 远程办公和云视频是行业未来长期大趋势 。
采访人员粗略梳理 , 在线办公行业相关概念股有金山办公(688111)、致远互联(688369)、泛微网络(603039)、用友网络(600588)、苏州科达(603660)、会畅通讯(300578)、齐心集团(002301)、真视通(002771)、梦网科技(002123)、北信源(300352)、星网锐捷(002396)、亿联网络(300628)、腾讯控股(00700)等 。
(责编:张骞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