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座山雕”:学张作霖建百人军队,和6个女人共同生活( 二 )



话接前言 , 早早地便有了匪性的崔宝纯 , 自是不肯像父母一样 , 本本分分地种地过活 , 可又没有一技之长 , 找不到体面的工作 , 安不了家也立不了业 , 一天到晚只是和一些流氓混混一起 , 从小偷小摸到几次诈骗 。
讽刺的是 , 就连诈骗 , 崔宝纯他们也干不好 , 没干几次便被警方破获 , 同伙被抓后 , 只剩下他自己灰溜溜地逃脱着警方的抓捕 。
适逢去南方下海经商的势头正盛 , 眼看着有人经商发了财 , 崔宝纯也眼红起来 , 盼望着空手白狼 , 一飞冲天 , 不久之后 , 他也南下广州经商 。
到了广州 ,没什么商业经验的崔宝纯一时上头 , 选择证券来筹措资金 , 对证券的风险却是一概不知 , 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

之后 , 崔宝纯更是一意孤行 , 坚信投资行业可以赚取暴利 , 将所有资金一点不剩地做了投资 。
结果可想而知 , 崔宝纯连本带利赔的分文不剩 , 甚至连自己从老家带来的吃饭钱也搭了进去 。
在很多人看来 , 崔宝纯的行为可谓愚不可及 , 若投资行业真的一本万利 , 那怎么能够轮到他这一个无名小卒的头上呢?
可当时的崔宝纯心里显然没有这根弦 , 这次投资失败 , 崔宝纯算是被残酷的市场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顿 , 分文不剩、还欠了一屁股债的他 , 再也做不下去发财的春秋大梦了 。
破产之后 , 为躲避债务 , 崔宝纯只能东奔西逃 。

可身上的匪劲儿 , 让崔宝纯不能安分于这种憋屈至极的生活 。
他自幼便崇拜张作霖 , 也学了大帅那一身土匪本事 , 妄想着拥有金钱财富 , 打下自己的一片天下 。
不能在商场里打天下 , 就在“战场”里打 , 不能通过生意发财 , 就通过“手艺”搞 , 这种“手艺” , 不消说 , 便是抢劫杀人 。
崔宝纯在东北本就是一伙小喽啰的头头 , 现在经过数年发展 , 以及崔宝纯在广州的沟通活动 , 原有的小团体已经发展成了一伙凶恶的匪帮 。

生意失败后的崔宝纯便通过这伙人开始了他的凶恶勾当 , 在一次争斗中 , 他失去了左手食指 , 因此也得了一个绰号 , 叫做“一指残匪王” 。
抢劫可谓是无本万利的玩命生意 , 干了几次后 , 崔宝纯也尝到了甜头 。
上到老人 , 下到儿童 , 只要看起来有些钱 , 他是概不放过 。
凭着能说会道的口才还有毒辣的性格 , 他在帮派里的地位是越来越稳固 , 他也开始进一步筹划起自己的“土匪事业” 。

南北流窜 , 作案无数崔宝纯作案团伙 , 有三大特点 , 正是这几个特点 , 让崔宝纯的名号 , 在黑道里是愈发响亮 , 也让这个名字的罪恶 , 又深了几分 。
一是色诱抢劫 , 心狠手辣 。
崔宝纯的匪帮 , 最为基本的犯罪手段 , 便是女人打前阵 , 通过美色引诱受害人 , 将其引至犯罪地点 , 随后男性土匪进行抢劫和杀人 。
在崔宝纯团伙残忍的手段下 , 匪帮的犯罪方法极其简单 , 却是极其有效 , 不仅劫财 , 而且害命 。
他们盯上的也都是“油水”极大的目标 , 大多是携带商款的生意人 , 这些人多混迹风月场所 , 易于接近和引诱 。

二是“南征北战” , 流窜作案 。
崔宝纯最为得意的 , 便是他高明的“南征北战”式的作案手段了 。
在匪帮组织上 , 他在广州、长春建立了两个犯罪的大本营 , 以此辐射到全国 , 为他的团伙犯罪提供依托 。
往往在广州作案后 , 立即前往北方进行下一次作案 , 在广州警方赶到时 , 他们早已逃之夭夭 , 而北方警方调查时 , 他们又逃回广州 , 一路辗转多地 , 沿途作案 。
当时的警方碍于技术限制 , 尚不能像如今这样大规模、及时有效地进行人口排查和调查取证 , 办案效率较为有限 , 也因此崔宝纯的匪帮常年逍遥法外 。

三是层层包装 , 黑白通吃 。
匪帮做大了 , 明面上肯定要挂上合法的招牌 , 崔宝纯自然也不傻 。
他的团伙表面上打着做生意的招牌 , 有时是天津进出口公司驻广州办事处 , 有时又摇身一变 , 成了成都市残联天府实业总公司 。
层层的包装 , 让崔宝纯的团伙除去杀人抢劫的老本行外 , 有时甚至凭着合法的牌子骗取白道的资源 , 有时又换回匪帮的牌子 , 和黑道上的人来一次火并 , 进行黑吃黑 。

凭着这三大本事 , 崔宝纯的匪帮事业可谓是如日中天 , 不仅建立了百人的私人“军队” , 为他们配备了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 , 有枪有刀 , 还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了犯罪的策源地 , 为匪帮的进一步扩张进行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