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间 , 以崔宝纯为首的匪帮犯下命案数十起 , 抢劫而来的违法所得更是不计其数 。
而崔宝纯本人 , 也照着他的偶像张作霖 , 有样学样地娶了六房姨太太 , 在当时只允许一夫一妻的中国 , 建立了自己的春宫 , 过着荒淫无度的私生活 。
悍匪落网 , 法理昭昭无论什么 , 都逃脱不了盛极而衰的铁律 , 崔宝纯和他的团伙亦是如此 。
崔宝纯本人极其滑头 , 在数年的犯罪生涯中 , 他从不以真名示人 , 连用假名二十多个 , 更是没有留下一张合照 , 警方只能从蛛丝马迹中拼凑证据 , 而崔宝纯总是先其一步 , 逃脱法网 。
在犯下一起抢劫案后 , 崔宝纯再一次逃脱了警方的抓捕 , 回到广州 。
这一次 , 他和他的团伙在广州接连犯下多起大案、命案 , 仿佛是对于警方的挑衅 。
首先是在广州的趣园楼犯下的惊世骇俗的凶杀案 , 紧接着又劫杀多位富商 , 同时又黑吃黑 , 抢劫并杀害了当地黑帮的一个毒品贩子 。
可谁知 , 这不过是为害一方的“座山雕”的回光返照罢了 , 是犯罪大厦崩塌之前的最后一声巨响 。
多起命案使得警方极其重视“座山雕”团伙的抓捕工作 , 对其搜捕力度更是前所未有 , 这个嚣张的匪帮一日不抓 , 人民群众便一日不得安宁 。
当时不仅大街小巷 , 甚至公共厕所都张贴了崔宝纯团伙的通缉令 。
空前的搜捕使得崔宝纯的团伙亡命各地 , 损兵折将 , 这群亡命徒一路犯罪 , 一路逃窜 。
为防止身份泄露 , 崔宝纯亲手杀害了数名亲信 , 甚至对自己的情人都能下狠手 。
可常在河边走 , 哪有不湿鞋 , 要管理庞大的犯罪团伙 , 崔宝纯又信不过手下的人 , 必然亲自辗转联系各地匪帮 。
警方也正是循此思路 , 决定不再为崔宝纯所牵制 , 一面不放松各地警方的联合搜捕 , 一面在他的老家锦州守株待兔 。
也许是多年来成功逃避警方追捕而来的自负使然 ,
在1988年的一天 , 崔宝纯为呼唤同伙进行毒品犯罪 , 孤身回到了老家锦州 , 却不知已经步入了警方的天罗地网 。
那一天 , 在自行车上被四面八方的警察所抓获的崔宝纯 , 怎么也没有想到 , 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 。
锦州 , 这座白山黑水间的城市 , 既是这位匪王故事的起点 , 又是他罪大恶极的一生的落幕之处 。
身在狱中的崔宝纯或许自知罪无可赦 , 也不再顽抗 , 静静地等待着将至的死期 。
1991年7月6日 , 锦州市体育场召开了公判大会 , 各县设立分会场 , 会场宣判之后 , 崔宝纯即刻被押赴刑场 , 执行死刑 。
在数万群众的灼灼目光下 , 在夏日艳阳的炙烤中 , 行刑枪口下的匪王 , 是否会想起数十年前那个小山村里的顽劣孩童 , 抑或仍在继续做着割据一方的春秋大梦?
那颗早已种下的恶之种 , 在他心中野蛮跋扈地生长着 , 结出了罪恶的果实 , 却最终砰然坠地 , 正如他的头颅一般 。
终于 , 悍匪崔宝纯结束了他恶贯满盈的一生 , 这也是我国八十年代扫黑除恶运动的一个小小缩影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既是黄金无数的年代 , 也是罪恶滋生的年代 , 破产、失业 , 市场在将一些人送上人生巅峰的同时 , 却将更多的人推向了反面 , 汇聚的资本、金钱成为罪恶滋生的温床 , 被市场秩序抛出的那些人 , 便在此种温床上 , 化为社会的蛆虫 , 腐蚀着社会的肌体 。
崔宝纯的匪帮 , 只是当时年代黑恶团伙的一个缩影 , 也正因如此泛滥的犯罪势力 , 当时开展了空前的严打运动 。
不过可喜的是 , 经过多年的整治 , 以及社会经济秩序的稳步健康发展 , 如今扫黑除恶已取得极大成效 。
【80年代“座山雕”:学张作霖建百人军队,和6个女人共同生活】像崔宝纯这种占地为王的匪帮也成为了历史 , 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也在逐渐得到更为稳固的保障 。
推荐阅读
- 河南2款“尴尬酒”,都曾入选中国名酒,但如今连本地人也很少喝
- 使用纳粹的医学实验数据,是否合乎道德?
- 80年代一起荒唐的强奸案:仅为五块钱赌注,糊涂少年干出糊涂事
- 珠江出现巨型大虾,吃得多长得快,“土著鱼”再遭打压
- 电影 曼德拉效应越发明显,是人类记忆被集体篡改,还是存在多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