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滑雪场,他的顾虑就被现场的制冰机打消了。高山白雪,那条长长的雪道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我和女儿都没见过雪,趁着冬奥会,想来体验一下冰雪运动。”
在天湖滑雪场,有很多初次见雪的小朋友,他们走路像一只只小企鹅。有些小朋友会激动地在雪地上打滚,兴奋状态能持续一两个小时。
7岁的谢琳琳穿着红色滑雪服,初次滑雪,她毫不胆怯,跟着教练从坡顶往下滑。这得益于她的滑冰经验,两年前,谢宏德给女儿报了一个旱冰班,不料碰上了疫情无法上课。他在客厅里,教会了女儿滑冰。
【 滑雪场|“最南滑雪场”的冰雪奇缘】冬奥会期间,谢宏德和家人一起看了开幕式和比赛,他希望能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而运动员身上那种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也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谢琳琳喜欢看滑冰和滑雪比赛,寒假即将结束,她对谢宏德说:“爸爸,我也想去滑雪。”
文章插图
游客在滑雪场冬奥展板前拍照留念。新京报采访人员 吴采倩 摄
第一次滑雪,谢宏德父女就展现了良好的平衡感。教练说了一些动作要领,他们便能自己从坡道上滑下来了。“很兴奋,虽然开始滑的时候摔了几跤,但还是觉得很好玩。”
在谢宏德的记忆中,桂林好像在2008年下过一场大雪,但他恰好没赶上。这次带女儿来滑雪,也算是补回了自己当时的遗憾,也希望女儿在滑雪后能有不放弃的韧性。
刘慧也有相同的心愿。她对大雪的记忆还停留在1992年,住在桂林城区的她也很少能看到雪。去年,她第一次带女儿来滑雪,南方的孩子看到雪就有一种天然的兴奋感,即便滑雪很耗体力,女儿也没有喊累。
今年雪季,再次来到雪场,刘慧发现女儿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了。在刘慧看来,参与冰雪运动,也是在支持冬奥会。她也希望运动员的拼搏精神能影响孩子,“希望她从小就有一种不怕困难的信念,挑战自我。”
滑了三个小时后,谢宏德开始准备启程回家。女儿仍旧恋恋不舍,问他什么时候能再来,冰雪的种子已经撒在她的心间。
“冬奥会要带动三亿人上冰雪,我们也是三亿分之一。”谢宏德期待,下次能带妻子和小女儿一起来,一家人整整齐齐地感受冰雪的魅力。他还计划带女儿去“双奥之城”北京,去爬长城看雪,去滑真正的雪道。
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已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再过一周,天湖滑雪场就要结束今年的雪季运营。
田屹丰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他将辞去教练一职,到律所实习。这段与冰雪相关的回忆,是他独一无二的收获。滑雪带给他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将陪伴他一直走下去。
洪廷秀仍旧操心着雪场的大小事,他感受到人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见证着冰雪运动逐渐大众化。冰雪带来的快乐,不分南北,他期待更多人能感受到冰雪魅力,“以后人们见面打招呼,或许会问一句,你今天滑雪了吗?”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邓建国、王丽娟、谢宏德、谢琳琳为化名)
新京报采访人员 吴采倩 实习生 周婕妤
编辑 刘倩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