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文章图片


在怒肝了一个春节《宝可梦传说:阿尔宙斯》后 , 我最近入手了一款休闲游戏《打砖块:充能(Breakout:Recharged)》(以下简称《充能》) , 没错 , 就是你记忆中的那个打砖块 。

都2022年了 , 还有人玩打砖块? 话是这么说没错了 , 但打砖块游戏 , 确实很好玩 。 《充能》也加入了不少让我可以坚持玩下去的新鲜元素 。
虽然打砖块很简单 , 但《充能》还是提供了多种玩法 , 分为街机赛(有道具一颗球)、经典赛(无道具三颗球)和街机经典赛(有道具三颗球) 。 玩法依然非常传统:控制平台 , 接住小球 , 打掉所有砖块 。

街机模式中有许多道具砖块 , 打到后就会出现随机道具来降低游戏难度 , 比如有的道具可以显示弹道 , 方便你控制球的落点 。

有的道具可以加长平台 , 减少你的接球失误 。

攻击性的道具也有很多 , 追踪导弹能精准命中每一个砖块 。

极速射击可以快速清空屏幕 。

各种武器特效、道具能力混在一起 , 一个简单的打砖块也能让你拥有紧张刺激的闯关氛围 。

炸弹砖块也能带来惊喜 , 伴随着手柄的震动 , 距离胜利就又近了一步 。

《充能》登陆了 PS5、XSS|X、PS4、Xbox one、NS、PC 以及雅达利自家的 Atari VCS 平台 , 基本上可以说是全覆盖了 。 为了服务更多类型玩家 , 它也拥有多人模式 , 可以两个人分别操作两个平台来打砖块 。

两个人以中心为界 , 分列场景两侧 , 就像双打运动员一样配合 , 互坑互助一同胜利 。

《充能》还提供了一个挑战模式 , 在一局游戏中完成规定的挑战项目 , 比如得到某一分值、清空所有砖块等等 , 完成后还能解锁更多玩法 。 打砖块虽然简单 , 但加上各种挑战项目后依然难度不低 。

同时《充能》也提供了成就页面 , 如果你是一个全收集玩家 , 完成所有成就本身就是一项挑战 。

联网项目方面 , 《冲能》支持与全球网友一同竞技、争个高下 。
打砖块背后的帝国陨落 就这?嗯 , 就这 。
《打砖块:充能》是一款很出色的打砖块游戏 , 不论是游戏画面、操作手感还是各项成就和挑战的设置 , 都很能引起玩家的兴趣 , 玩家很容易就会在丰富的道具、解压的爆炸以及和好友的配合中 , 沉迷在打砖块简单又随机的体验里 。
如果你想购买一款游戏休闲 , 那它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但我评价它「好玩」并不是因为这款游戏有多出色 , 而是每一款经典游戏——不论是俄罗斯方块、吃豆人还是打砖块——都很好玩 , 《充能》中的各种设计其实也并不新鲜 。 那么 , 为什么这款普普通通的打砖块游戏会激起我的兴趣呢?答案就是它背后的公司:雅达利 , 这个你可能并不熟悉的名字 。

上世纪七十年代 , 雅达利就相当于如今 Xbox 和 PS 的合体 , 拥有着 8 成的市场 。 在美国的酒吧、桌球厅中 , 你总能听到「pong、pong」的声音 , 大量的年轻人聚集在雅达利的街机旁 , 用这款 PONG 打开了虚拟世界的大门 。

▲ 图片来自:纪录片 Atari:Game Over
今天到处都是电子游戏 , 所以我们很难理解那个时代对雅达利的狂热追捧 , 我们可以这样说:当年的雅达利 , 几乎就等同于电子游戏 。
到了家用机时代 , 雅达利开发的 Atari 2600 将《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PONG、《打砖块(Atari Breakout)》、Adventure 等经典游戏带到了家庭 , 将街机那么庞大、复杂的功能复制到一台家用主机中 , 把电视从被动接收变成了主动播放 , 这是在那个时代无法想象的 。

你可能会觉着雅达利过于遥远 , 但它所创造的一切 , 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娱乐生活 。

▲ 《头号玩家》中出现的 Adventure
在雅达利内部的手册中 , 详细记录着公司历史上发布的所有游戏销量 , 用来提醒员工什么样的游戏值得做、能赚钱 。
有一天 , 公司的游戏工程师大卫·克雷恩(David Crane)发现 , 他写的游戏为公司带来了 2000 万美元的收益 , 而自己却只有区区 2 万美元的年薪 。 气不过的他 , 带着其他 3 名游戏工程师找老板讨公道 , 但老板说:你们的重要性 , 和生产线上组装卡带的工人差不多 。

▲ 华纳空降的 CEO Ray Kassar 拒绝了年轻人的要求
在那个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 , 不论是玩家、厂商还是投资者 , 都认为自己在生产/购买的是卡带 , 而不是游戏 。 游戏不是创造 , 而是制造 。 这就导致投资者和游戏公司产生了误判:游戏卡带这东西能挣钱 。 游戏?有就行了在这样的行业认同下 , 负责所有游戏开发工作的工程师看起来自然不重要 。
但愤怒的克雷恩依然和同事离开了雅达利 , 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第三方游戏工作室:动视(Activision Publishing Inc.) 。 正是上个月那场震惊整个游戏界收购案的主角之一 。

▲ 今天的动视
成立动视的 4 名工程师 , 被称为雅达利的「传奇四人组」 , 其开发的游戏占据了当时雅达利游戏销售额的 60% 以上 , 自然也不会任由动视发展 。
雅达利四处宣传动视窃取他们的知识产权 , 并与动视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诉讼 , 甚至围追堵截 , 防止动视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 但玩家都知道 , 动视为 Atari 2600 出品的游戏是最好玩的 。

▲出走雅达利的四人组:Bob Whitehead David Crane Larry Kaplan y Alan Miller. 图片来自:TheDotEaters.com
雅达利和动视的成功 , 让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干起了制作卡带的生意 , 还记着前面说的么?大家只是在制作卡带 , 游戏有就行了 。 到了 1982 年 , 大量低质量游戏逐渐侵蚀了这个行业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你让爸爸购买一件羽绒服(卡带) , 爸爸也确实买回来了一件羽绒服(卡带) , 但完全不保暖(游戏内容不好) , 最后大家得出了结论:羽绒服根本不保暖(游戏行业没有未来) 。

▲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的动视总部
当年 , 如果卡带卖不出去 , 商店会把卡带退回给制造商 , 再索取新卡带销售(真的没人在乎里面的游戏) 。 1983 年圣诞 , 在母公司华纳的要求下 , 雅达利仅用 6 周开发出了新游戏《E.T.外星人》 , 用与宣传完全不符的低劣质量 , 终于让雅达利的声望跌至谷底 。

▲ 雅达利的游戏《E.T.外星人》
人们都说《E.T.外星人》是世上最烂的游戏 , 它毁了雅达利 。 但其实 , 从投资人、零售商、消费者的不信任 , 到家用电脑和行业价格战的冲击 , 《E.T.外星人》只不过是压倒雅达利的最后一根稻草 , 这就是游戏行业著名的「雅达利大崩溃(Atari Shock)」 。
雅达利在大崩溃后 , 把许多游戏主机、卡带掩埋到了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 , 传说中掩埋了上百万份《E.T.外星人》的新墨西哥州沙漠 , 掩埋的其实是整个雅达利 。
【手机游戏|第一款主机游戏的创造者,带着它的新游戏回来了】
▲雅达利在新墨西哥州掩埋了一个王朝的记忆 , 图片来自:VOX
之后 , 北美游戏行业产值从 32 亿美元跌到 1 亿美元 , 北美人民闻之色变 , 就算是一直努力制作优秀游戏的动视 , 也被劣币驱逐 , 股价暴跌 , 遣散超过一半员工 , 转战电脑游戏领域后才逐渐盈利 。
雅达利的崩溃几乎完全是自己导致的 , 现在想想 , 如果当时老板愿意将克雷恩等人的名字写在卡带上 , 并提高他们的待遇 , 这一切会不会有所不同?
北美游戏市场一直到两年后的 1985 年才逐渐回暖 , 那一年 , 任天堂正式登陆 。 当然 , 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
雅达利可以重返游戏主机大战么? 在玩《打砖块:充能》时 , 我总会恍惚中产生一些幻想:曾经(虽然太过曾经)的游戏霸主 , 有机会凭借全新的游戏主机、独占游戏 , 以及对这个时代游戏领域的正确认识 , 为如今「御三家」统治的行业 , 增添一些新颜色?
虽然话说太死容易被打脸 , 但在这件事上 , 我还是想说:雅达利没有机会 。

2015 年 , 时任 Xbox 负责人的 Robbie Bach 在采访中表示 , 最初 Xbox 的亏损在 50~70 亿美元之间 ,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理解:想要步入游戏主机领域?先拿 50 亿美元出来吧!
这还是 20 年前的价格 。

规模上 , 在马特布迪(Matt Booty)的带领下 , 微软大刀阔斧的收购游戏公司 , 用「钞能力」步步为营;索尼也在近期收购了《光环》缔造者 Bungie 工作室 , 尝试弥补自身业务短板 , 为 GaaS 的未来打好基础;任天堂虽然看起来没有那么激进 , 但本身就与其他两家不在同一赛道 , 稳坐钓鱼台 。
如此格局 , 雅达利要如何打破呢?

硬件上 , 雅达利的「新」游戏主机也早在 2018 年就推出了 , 那就是前面提到的、与 Atari 2600 设计一脉相承的 Atari VCS , 复古的同时还尝试「融合主机和 PC 的优点」 , 但一再拖延到 2021 年才发售的它 , 用高昂的售价、不怎么好玩的游戏以及鸡肋的 PC 模式 , 为还未开始的美好画上了句点 。
这样的机器 , 又如何与「御三家」竞争?

但这些情怀 , 又能带着雅达利走多远呢?
游戏上 , 如果你想玩车枪球 , 微软的 Xbox 的 XGP 服务附带 EA 大礼包 , 《命运》《光环》《极限竞速》、FIFA 什么都有;如果你对《蜘蛛侠》《麻布仔》《幽灵线》等独占游戏感兴趣 , 索尼的 PS 自然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和家人一起玩游戏 , 任天堂的 Switch 就是为你设计的 。
每一个对主机感兴趣的人 , 都可以在已有的主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机 , 打砖块?感兴趣的人可能并不多 。

就像《头号玩家》中会出现的无数与雅达利相关的情怀彩蛋一样 , 雅达利也有另一条路可以走:情怀 。 当然它已经在走这条路了 , 不论是《打砖块:充能》还是 Atari VCS , 相关的报道中 , 处处都是「爷青回」的字眼 。
雅达利开创了整个行业 , 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娱乐方式 , 让每个人都可以开上飞船、拥有「三条命」 , 让硅谷的工程师成为了明星 ,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 让当时的人们看到了个人电脑的潜力 。
但这些情怀 , 又能带着雅达利走多远呢?
参考资料:
1.纪录片《Atari:Game Over》 , 微软;
2.书籍《游戏结束:任天堂全球征服史》 , 戴维·谢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