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由2022北京新闻中心主办的“双奥之城新气象——2022中外媒体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采访活动走进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来自36家中外媒体的57名采访人员参访亚洲最大的轨道交通指挥调度大厅,探寻地铁“最强大脑”高效运转的秘诀。
文章插图
中外采访人员探访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冬奥会刊采访人员 孙戉 摄当前,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其轨道交通的发展也与奥运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时的2条线路、54公里运营里程,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时8条地铁线、200公里,再到今年冬奥会时的27条地铁线、783公里,近20年来飞速发展的北京地铁,不仅承载着亿万人民的“奥运情”,也见证了北京“双奥之城”的蝶变。
展厅内,一列地铁列车车头模型吸引了众多媒体关注,采访人员们纷纷抢着进入到驾驶舱内,体验列车模拟驾驶。
随后,采访人员们又来到轨指中心一期指挥调度大厅,一个巨型显示屏矗立于中央,13个扇形区域环绕四周。“这里就是北京轨道交通‘大脑’,中间的大屏实时反映着路网各线的运行情况,一个个移动的小圆点,代表着一列列穿梭运行的地铁列车。”相关负责人介绍。
【 双奥之城|揭秘冬奥|中外记者探寻奥城地铁“最强大脑”】“现在北京地铁有多少列车?”“去年开通的三条新线是不是也在这里进行调度?”一个个问题抛向了现场工作人员。“当前北京地铁一天开行10700次列车,高峰时段820组列车同时在线,一天行走214万公里,距离相当于绕赤道53圈。”听了工作人员的解答,不少外媒采访人员惊叹不已,纷纷为北京地铁的飞速发展竖起了大拇指。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冬奥会刊。
文章插图
来源:客户端 冬奥会刊 | 采访人员 李博
流程编辑:u010
推荐阅读
- 冰球|干了这碗“冰汤圆”!专家揭秘吉林四海湖奇观形成原因
- 晋安区检察院|晋安检察:点一盏花灯,多彩蒸蒸虎年
- 主办方|线上投票将于今晚24时结束 超627万人次为“四川十大冬游胜地”评选活动打call|冬游四川上封面
- 露天滑雪场|露天滑雪场运动员怎么上厕所?马桶藏着黑科技
- 故宫博物院|“点燃”冬奥的长信宫灯占C位!中外媒体在故宫读懂“何以中国”
- 国航|民航局对六个入境航班发出熔断指令
- 山丹马场|甘肃山丹马场:祁连山下万马奔腾
- 鲁门风景|青未了 | 朱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