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十四五”期间,武汉将继续推进“古城新生”,打造江岸历史之径片区、江汉百年商道片区、硚口汉正老街片区、汉阳古城片区、武昌古城片区、青山红房子片区、洪山大学之城片区等7个重点区块建设;以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为目标,基本完成1616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由内向外大交通,加速周边同城化
一大早,胡汉文从湖北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的家中出发,驱车前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未来科技城上班,走左庙路、脉岭北街进入武汉市区的科技五路,仅用了不到20分钟就抵达公司。这样的“双城生活”,胡汉文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多年的‘断头路’通车了,多个公共服务事项也实现‘跨市通办’。在两个城市之间往来,感觉越来越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27岁的胡汉文笑着说。
武汉市与周边相邻的鄂州、黄冈、孝感等8个城市组成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组团之一。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间各自为政等问题,制约了城市圈高质量发展,也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湖北省委、省政府总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决定由武汉牵头,与周边八市加快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切实推动城市圈基础设施更新,畅通城市圈要素循环,让人民群众享受同城化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地处武汉东南方向的鄂州,与有着“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区接壤。“光谷”不少企业在鄂州设有分公司,两地之间人员往来频繁。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人为分隔等因素,两地之间存在数条“断头路”。胡汉文从家里到公司,得绕道从葛店南站方向兜一个大圈子,行车时间要一个多小时。为了避免奔波劳碌,他一度在单位附近租房居住,周末才回鄂州家中。
2021年4月2日,湖北召开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对做实“1+8”武汉城市圈提出明确要求。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强调:“从群众最关心、感受最直接的民生服务等切入,推进同城化。”
交通互联畅通,是同城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去年5月,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审议通过《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城市圈内轨道交通、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小时通勤圈;9月,由九市联合组建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武汉挂牌成立,全面启动33条市际“断头路”、“瓶颈路”项目建设。
武汉与鄂州两地迅速对接,推进城际“断头路”建设,实现左庙路至科技五路建成通车,另外两条线路全线贯通。同时,湖北省首条跨市地铁线路——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也已开通运营,从鄂州葛店到武汉光谷左岭仅需3分钟。胡汉文上班再也不用绕远路。
同城化发展的落脚点,是改善和便利城市圈居民生活。近年来,医疗、教育等群众关切的民生事项正在城市圈内实现共享。湖北省中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先后在鄂州设立分院,本部专家定期到分院区坐诊;华中师范大学新校区、华夏理工学院、华师附属小学在鄂州梧桐湖新区落户。孝感与武汉加强医疗技术和人才培养合作,建立医联体23个;咸宁、潜江市内部分医院被武汉大型公立医院托管……
去年以来,武汉城市圈九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31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医疗、交通、旅游等服务“一卡通用”。不久前,胡汉文打篮球时崴了脚,他来到湖北省中医院葛店院区检查,使用武汉社保卡便直接结算了门诊费用。而他鄂州的朋友,也能使用鄂州社保卡在武汉乘坐地铁、公交、轮渡,刷卡借书,享受武汉市民同等待遇。
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持续跑出加速度。武汉至仙桃、咸宁、黄石等地的城际铁路陆续开通,全长5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相邻城市实现半小时通达;2021年武汉共开通5条地铁,运营里程达435公里,超越深圳位居全国第五,多条地铁将延伸至周边城市……
公共服务“跨市通办”极大便利了圈内群众生活。据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上线半年来,“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办件量近20万件,其中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医疗费用257.77万元,住院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8.8亿元,9市申请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2252笔逾7.355亿元。
城市治理愈精细,市民生活愈方便
武昌区中南路一社区8楼漏水至楼下,7楼住户王伟一直联系不到楼上租户,本想报警处理。焦急中,王伟在“武汉微邻里”小程序中与网格员对话,3分钟后就联系上了楼上房东。打开门发现水龙头未关,漏水问题迎刃而解。
推荐阅读
- 免门票|河南:参与免门票活动的景区将获财政补贴
- 经济开发区|红火过大年,2022好客山东贺年会举办元宵节主题活动
- 冰墩墩|新春消费亮点多
- 外媒记者|大雪!一些外媒记者嗨了……
- 北京冬奥会|这样使用“冰墩墩”,不侵权!
- 新冠肺炎 民航局:对3家外航实施熔断、控制客座率运行措施
- 航空公司 民航局对3家外航实施熔断、控制客座率运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