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戴尔美滋滋的以为自己就是救世英雄的时候 , 机器人桑尼似乎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 作为一个智能机器人 , 桑尼最终完成了机器人向着人类的某种进化——自我意识的觉醒 。 当这一切看似以一个完美的句号走向终结 , 实际上却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 人类从此将迈向一个不可控的时代 , 这个时代 , 或许人类第一次将面临顶层危机 。
《机械公敌》是一部讲述智能时代负面现象的电影 , 影片以一个智能机器人之父的自杀为开端 , 前前后后为我们讲述了机器人 , 人类以及机器人和人类的过度人三个视角的故事 。 机器人桑尼作为这起自杀案件的第一嫌疑机器人被警察戴尔抓住审问 。 而心理医生苏珊则是机器人无意识论的坚定支持者 , 直到她亲眼目睹了这场灾难的开端 。
长久以来 , 人类世界对于科技总是怀着一种非常亲近的态度 , 似乎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有益于人类的 , 这也难怪 , 因为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 , 人类似乎总是能借用科技完成自身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 这种巨大飞跃过后 , 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假象 , 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总是利大于弊的 。 当然 , 并没有人愿意真正思考一下这种假象的背后究竟代表着什么 , 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这种利大于弊的说法 。
产生这种说法的原因很简单 , 因为控制力 。 不管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蒸汽机 , 还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计算机 , 人类对于这些机器都有一种掌控力 , 因为他们不论多厉害 , 都是由人类设定出来规则条件或者是操控规范 , 机器本身并具备任何的制定规则的能力 , 因此 , 当人类还处于掌控顶端的时候 , 自然是对于机器或者是未来科技具有着某种亲近力的 , 因为人类的自信还在 。
然而当机器具备了某种能力之后 , 一旦越过这种界限 , 人类凭什么还能自信自己处于某种优势地位毫不动摇呢?当然 , 2004年的影片《机械公敌》并没有对于当时的人们产生太多的震撼 , 很多人对于影片的思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现实作为依托 , 然而当2017年的alphago战胜人类顶尖棋手柯洁之后 , 这种危机感不得不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提前 。
虽然此后的alphago停住了自己的脚步 , 但对于科技心怀敬畏的人来说 , 这就如同片中的戴尔对于机器人的非常执念的怀疑是一样的 , 他们都对于机器人有着天然的不信任 , 而这种不信任总是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得到应验 。 然而人类并没有完全重视这种怀疑 。 我们依旧是沉浸在算法以及智能手机带来的喜悦当中不能自拔 , 甚至于很多时候 , 人类的某种意识很容易就被智能设备所干扰 。 试想一下 , 当我们没法短时间内停下手中的智能设备的时候 , 我们是不是已经处于了被智能设备的逆向操作当中?
本片中的戴尔警官并不是现实当中的普通人 , 就连他也没法完全排除对于智能机械的干扰 , 直到最后 , 我们看到桑尼站在了山顶之后 , 究竟是戴尔掌控了机器人 , 还是桑尼掌控了戴尔 , 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 , 但是机器人或者是智能设备引发的下一次工业革命 , 人类还能不能站在地球的顶端 , 这似乎是一个难以找到答案的发问 。
当我们享受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便利的时候 , 一定是需要付出某种代价的 。 然而当代的人们的观念中 , 似乎科技带来的仅仅是便利 , 而那些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代价 , 似乎是不存在的 , 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合适的观念 , 有收获自然会有代价 , 整个人类社会几千年 , 几万年总结出来的规律自然有他的普适性 。 而我们过多的沉溺于某种收获中 , 当我们彻底的沉迷其中的时候 , 就会忘记自己已经付出的代价 。
推荐阅读
- 为什么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纳粹钟”?它到底是什么?
- 厕纸发明之前,古代人如何上厕所?科学给人类带来的5个巨大变化
- 《月球陨落》艾默瑞奇又把地球打烂了,这次用月球来打
- 野生成年的东北虎若全力攻击:普通人拿把匕首,能打赢它吗?
- 为五元红包,五名男子竟大打出手,值得吗?
- “外围女”月入20万,但她们没法上岸
- 四川一剃头匠与陌生女人同居被杀,当晚她丈夫就睡隔壁,凶手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