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产品问世了,你会买吗?
大致了解了一下,这个理财产品是银行做的,专业能力比基金公司略差,投资标的80%是债券类产品,20%是股票类产品,但是他可以投资非标类债券,这种债风险略大,收益也可能略大 。还有5.8%的收益平衡机制,比如某一年收益超过5.8就会拿出超出部分的10%或者更多,单独放起来,等收益不好的年份,在拿出来补充 。目的是降低波动 。五年封闭期 。粗略研究一下,觉得适合一部分人,降低波动的机制,加上超长的封闭期 。确实容易给投资者带来收益 。预计5.8每年是可以达到的 。适合不会自己投资,心态还不行的中年人买 。
其他网友观点我不会买 。但凡牵扯到养老这个词的时候,总感觉是坑 。诸如曾经红红火火的以房养老,鱼龙混杂的民办养老机构,各种商业保险的养老保险品种等等 。
所谓理财,意在使资产升值 。而人们养老,就是图个老有所养 。真正达到财富自由的人,相信他会对所谓理财产品不屑一顾 。而养老金刚够活命的人,他那里还有闲钱去购买养老理财产品 。
俗话说:商家无利不起早 。所以银行也好,保险也罢,他们都不是慈善机构 。他们没理由无缘无故的肩负起百姓养老重任,其实质应该还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 。
其他网友观点很多人都不知道养老理财产品到底是什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再来说说是否值得买 。
养老理财产品是我们国家第一次推出的一种新型理财产品,目前一共也亏4款产品,由四家银行推出 。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 。
1.本质上是固收类价格产品
所谓固收类理财产品就是集中大家的资金后将大部分钱(80%以上)投入到低风险低收益的货币工具里,将小部分钱(20%以下)投入到高风险高收益的权益工具里,最典型的就是股票 。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不高主要看操盘者投入到权益工具里的20%资金能否带来回报 。
从四款养老理财产品给出的预期收益率来看均在5%到8%之间,比较符合传统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范围 。
这样的收益率与大家平时接触的几乎没有什么风险的理财产品比起来高出不少 。但请记住,这是预期收益率不是保证收益率 。再好的理财也会有一定风险,甚至是本金损失的风险 。

文章插图
2.五年内不能取出来除非遇到特殊情况
四款养老理财产品的年限都是五年,和五年定期存款一样 。但不同的是定期存款随时能够取出,最多就是不要利息了;这四类养老理财产品在五年的封闭期内是不能取出来的 。
不过,养老理财产品加入了一个“人性化”的条款,比较符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如果老年人患了重大疾病需要治疗或者购买房产时可以提前取出 。这个条款我是第一次看到,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没有这样的情况 。
对于老年人来说,突然需要看病或者为结婚的孩子购买婚房是很有可能的,而且这不是提前几年能够预期的 。养老理财产品考虑到了这点,能够在发生这种特殊情况时允许赎回 。

文章插图
3.持有期间能够分红
所谓分红就是把理财产品赚到的收益以现金的方式分给投资者 。
一般的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只有到了期限后才会把所有的本金和利息还给投资者,五年内一分钱也拿不到 。养老理财产品则会在持有期间定期分红,四款产品的分红间隔期不同,但都会分红 。
不过,大家要明确只要产品获得收益了才会分红,如果理财产品亏损的话是不存在分红的前提的,“红”豆没有还怎么分呢?

文章插图
4.手续费比较低
世面上的固收类理财产品有不少手续费,比如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等 。养老理财产品虽然也有但收费费率明显低于普通理财产品,这也为投资者降低了投资成本 。
养老理财产品大概就是以上这些特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值得购买的,问题是销售火爆、规模有限,你都不一定买得到 。这次是首批养老理财产品,未来各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还会推出更多产品,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
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只要是理财产品都会有一定的投资风险 。如果你只接受刚性兑付不接受任何风险的话,不管哪种类型的理财产品都不适合你 。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财,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其他网友观点
不知道其他老年人是怎么想的,我是不想买理财产品 。
首先,前几年P2P红火的时候,我随大流买了一些理财产品,结果本息没有回来,公司法人捐款潜逃国外了,到现在三年了一分钱也没有回来 。
其次,理财产品都是不保本的,老年人攒点钱不容易,一旦亏损大了,老本就没有了,以后看病住院的钱都成了问题 。
再次,这个养老理财产品,在封闭期以内是不允许取出来的,要是老年人突发情况需要钱怎么办,预留的养老钱不是也不好使了吗!
最后,老年人投资理财,需要研究研究,盲目跟风别人,自己不懂的话会带来麻烦,有时候还会受人盅惑,上当受骗 。
人老了存点钱不容易,还是谨慎从事吧,当然,如果手头宽裕有闲钱,也可以研究后投资,毕竟养老理财产品风险小,收益应该比银行存款高很多!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对于养老理财产品的推出,大概知道的人并不多 。今天我刚刚看到这个消息 。
许多人都有过购买理财产品的经历 。不可否认,理财产品利息高,有极大的诱惑力 。可是,它的风险系数也高,一旦遭遇亏本情况,对投资者的打击也是很大的 。
我比较喜欢银行存款方式,安全放心,存取方便自由 。特别是进入老年阶段后,更不想去做任何投资冒险的事 。因此,我是不会去购买养老理财产品的 。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不买 。原因是年龄偏大了,不购买具有风险投资、时间较长的理财产品 。
养老理财产品,是我国新推的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目前好像已经有四个养老性质、稳健型的理财产品投入市场,分别在四家理财公司试点运营,最近开始在成都、武汉、深圳、青岛四个城市启动销售 。
养老理财的投资起点为一元,最多可购买300万元 。有点像以前稳健型新产品的基金,我感觉有一定风险,但其风险可在大家的承受范围之内 。如果该公司经营好,应该每年有分红,而且收益肯定比银行一般理财要高一点 。
因为我之前投资过建信、工银稳健型的基金,而这次恰恰还有这两家公司,所以我会有一点感兴趣 。如果年龄再倒退10年,我肯定积极踊跃购买,因为我对理财产品还是比较青睐的,风险低收益高 。
我觉得年轻人和中年人如果有闲钱是可以考虑的,让钱生钱,而且省心 。放置个几年,就当存定期存款了,到时候有分红有收益,理财的预期目标还是挺令人满意的 。我觉得这四家公司也应该是按照基金的模式运营吧,因为是银行管理性质的,我个人觉得很靠谱 。到时候对养老肯定有好处,有一种“积少成多、变零为整”的感觉 。
我现在已经是老年人了,不是拍承担风险,而是怕急需用钱时无法取出来,因为总是担心“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要未雨绸缪、做好心理准备,所以会重点选择定期,因为随时可取就是生活中最大的保障 。
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和中年人在有钱后,要为考虑未来的养老问题做打算,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还是很有必要的,那样到了退休年纪,既有退休金,又增加了养老理财金,这可真是“双保险”啊,是晚年幸福生活的保障 。
等今年过年我儿子回来,我会劝他考虑购买 。我已经进入耳顺之年,就不理财了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头条免费正版图库 。
其他网友观点
只要收益合理,养老理财产品为什么不买呢?我认为养老理财产品未必就比其他的产品效益差,如果养老这个产业发展好了,的确也是一个银发产业 。
而且我们整个的养老产业目前来说还刚刚起步,跟美国的养老产业相比还有很多的差距,那么恰恰说明我们在这个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发新一些养老的理财产品也是情有可原的 。
未来的话我们还甚至可能成立一些养老的上市公司呢 。当然这些理财的资金可以去投资养老概念的上市公司,那么收入就会更好一些了 。
我们现在普遍都实行的是在家庭里面居家养老,但是这样的养老可能不够专业化,老人们饭可能吃的也不正常,还不如是像幼儿园一样的养老院大力发展,然后筹集资金把养老院建得更好一些 。#2021生机大会##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策划##文艺##正能量##千粉互娱#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前年我就买了!就是这款中邮保险!
因为退休工资不足两千,就想用商业保险补充一下 。
前年九月份,一个短期理财到期,去邮政储蓄银行看看还有什么好产品,结果赶上降准降息,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大堂经理向我推荐了这款养老型理财产品 。

文章插图
中间一些专业术语当时讲解略懂,现在不会复述 。
大概就是: 每年定期存款五万,连续五年 。到投保人六十岁(不同年纪利息不同,以我为例)一次性连本带息领取约三十五万左右 。如果不想一次性取出,可转为养老保险,每年领取一万七左右,中间没有涨浮 。直至八十五周岁,合同终止(以后人活着钱也没了) 。如果活不到八十五,一次性给付,合同终止 。

文章插图
算来算去觉得还行,果断买下 。再缴费两年就结束了,六十岁可以守株待兔了!写在合同里,跑不了的 。
去年有朋友想买这款产品,就没有了 。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国家老年人是个庞大群体,他们生活条件比较充裕,可以满足基本生活的物资条件,如都有自己的房子、或多或少的养老金、孩子大多已经出去上学或成家立业 。
他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充裕的物质、充分的条件,还有不安分的心,所以这几年出现了高价买保健品、各种各样的电信诈骗…… 。

文章插图
国家应当高度重视老年人群体,应当由国家建立适合老年人的养老理财产品,可以有安全保障,减少心理负担;可以吸引老年人投资兴趣,增加生活乐趣;可以把手里闲钱拿出来购买养老理财产品,增加额外收入;老年人手里没那么多钱了,可以减少上当受骗的机会 。

文章插图
如果有这样的养老理财产品,我会购买的 。
目前养老题材理财产品鱼龙混杂,老年人无法分辨出来,期待早日出台正规的养老理财产品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现在各种名目的养老理财产品有很多,保险公司、银行都有类似的产品 。但实话实说,我本人对未来特别悲观,对这些以养老为目的的理财产品的效果也就不太信任了 。
无论是哪一种理财产品,都躲不开“复利”原理 。但明白“复利”原理后,你就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养老理财都是看上去那么美的 。
“复利”,其实就是以前高利贷说的“利滚利”,也就是每一期的利息会合并入本金,变成下一期计算利息的本金 。因此,我们立即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这种“复利”产品,最关键的三点就是,启动时的本金要足,“利滚利”的时间要尽量长,同时利息率也要尽量高,这样才能让这个理财产品最后变成一笔可以被重视的财富,真的可以支撑起养老生活 。
在以上这三点都可以平平安安地执行起来后,其实还有一个意外风险存在 。如果不能仔细考虑这个意外风险对这个属于长期的养老理财产品的冲击,那实际上这个养老理财产品就还是一句空话了 。最简单地说,1981年到2021年,也不过就是40年,人民币的贬值速度有多快?你这个养老理财产品的利息率能不能跑过真正的货币贬值率呢?谁能说,未来40年的货币贬值率会比前面这40年来得低呢?如果这个货币贬值的风险无法解决,什么养老理财产品就都没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了 。
另外,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无法避开的 。现在推出的这种“养老理财产品”,理论上能够借用它来规划养老的人,都是现在还不需要养老的年轻人,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利用上这个“复利”原理 。而真正希望要养老的人,或感受到未来养老压力的人,却已经指望不上这份养老理财产品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足够长的时间,通过“复利”来养肥这个养老理财产品了 。在中国,通常有足够多钱,可以甩出来大笔启动本金的人,大概会有更好的赚钱门路,看不上这个养老理财产品 。而这些发售理财产品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大概也没本事整出一个超高的利息率来快速养肥这个理财产品 。所以,真正需要考虑养老的人,反而是指望不上这个养老理财产品了 。
【养老理财产品问世了,你会买吗?】至此,我是一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 。我这代人变老了,中国就绝对进入深深深度老龄化了 。反正我们这代人是一点都指望不上这个养老理财产品了,主要是启动本金不够,且活不到把这个理财产品养肥的那一天 。大概就是这样吧 。
推荐阅读
- 企业产品成本如何计算
- 欧莱雅产品保质期多长时间
- 恒信易贷主要什么样的理财产品
- 卖消毒产品需要经营许可证吗 消毒产品经营许可证办理要点
- 农副产品是什么 关于农副产品的介绍
- 开养老院需要具备条件 开办养老院需要什么条件
- 微信中查询养老保险的具体操作方法 微信怎么查询养老保险
- 文蛤的功效与作用
- 安利花7元办卡 安利产品怎么样
- 为什么科技产品要让用户用着不舒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