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时至今日 , 数码产品的硬件性能堆砌几乎已经触顶 , 强大的硬件性能带来的是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 随之而来的 , 则是用户对手机产品软件实力的要求水涨船高 。 对于系统UI以及OS本身 , 各品牌在经历过填鸭式功能堆砌之后逐渐清醒 。
纵然丰富的功能带来的是“多快好省”傻瓜式操作体验 , 但终究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 导致部分用户对OS的忠诚度和体验评价断崖式下跌 , 当下手机系统的发展正在面临抉择 。
文章图片
个人认为 , 手机系统向“少即是多”自主性搭配转变 , 系统整体的减负、通知栏的通透和信息简约适度、一键快速自定义唤醒以及交互的灵活自定义等 , 或许才是未来厂商系统优化的“重中之重” 。
文章图片
而导致我产生上面这个想法的原因 , 主要还是因为最近在使用的2款骁龙8旗舰新机——联想moto X30和小米12 。 MyUI 3.0和MIUI 13 , 在体验过这两个风格迥异的OS之后 , 我突然萌生了把moto X30作为主力机使用的想法 , 这个干净、快捷的OS , 让我仿佛在喧闹夏日饮下一杯清泉 , 重新感受到了纯净系统的魅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MyUI 3.0系统是基于海外版 MotoPure 并做本地化处理的新UI 。 以原生安卓12精准定制+贴心功能作为主力 , 主要体现在动画效果、操控功能两大方面 , 保留了moto经典手势交互 , 基本上已经做到即点即到 。
整个系统相较于其它国产安卓深度定制的系统不会显得那么臃肿 , 整体流畅稳定 , 系统应用几乎无广告 , UI的美观度较此前也上升一个台阶 , 在功能层面也做了很多本土化支持的改良 。
文章图片
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 , 下面我会通过我个人比较在乎的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的解读一下MyUI 3.0和MIUI 13的差异化 。
① 花钱还要看系统广告 , 谁家的系统更干净?
手机系统广告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问题 , 见怪不怪 。 时常会有系统自带软件内含广告“伪装”成普通消息提醒 , 想尽一切办法欺骗你的眼睛 , 直到跳转广告或者自动下载APP 。 与此同时 , 内置系统应用无法卸载 , 广告关闭按钮如同迷宫探宝般难以触及 , 这些都比广告多更让人头疼 。 其实 , 大家烦的并不是广告本身 , 而是那些虚假广告、低俗内容 。
MIUI曾经被大家冠称是ADUI , 现在就对比一下MyUI , 在没有装入任何APP的前提下 , 以系统自带的APP为准 , 放置1小时后谁家系统广告推送数量最多呢?事先声明 , 因为是个体测试 , 所以最终结果也会有所差异 。
文章图片
经过实测 , 1小时内小米12的MIUI13系统推送广告达到7条 。 其中一条是有效信息 , 其余都是内置APP营销广告 。 而moto edge X30的MyUI3.0系统内置的APP没有任何广告推送 , 仅有每天日历的农历提醒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MIUI13系统自带APP里都会有引导下载APP的广告 , 「推荐」「热门」文件夹里默认会在底部显示打开猜你喜欢的「今日推荐」APP广告 , 自带的浏览器打开很多标题党内容+各种APP推荐广告 , 这些广告都具有一定隐蔽性 , 容易误操作 , 需要用户自己手动关闭设置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手机|流畅轻快,精准定制的moto MyUI能接过氢OS衣钵吗?】反观MyUI3.0仅有12个预装的推荐应用 , 没有任何杂乱的APP推荐 。 「应用中心」基本没有广告 , 只有在安装应用界面下会有应用推荐内容 。 自带的浏览器没有任何广告和标题党的资讯 , 在搜索框内下有今日精准热搜关键词 , 能够让用户及时了解到今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 整体相对比较干净清爽些 。 对于商务用户来说 , 近乎没有广告骚扰+提高信息流处理效率这两点显得尤为重要 。
文章图片
不过 , 虽然MIUI13内仍然存在系统广告 , 但在锁屏下通知栏是空的 , 只有解锁后才可以看到 。 这一点比MyUI3.0好些 , 很好地保护了用户隐私 , 不用担心锁屏下被人偷窥隐私了 , 同时也不会让用户被广告推送打扰到 , 这一点显然很人性化 。
说到人性化 , 有什么比易用实用、提高用户信息处理效率的手机系统更有说服力的呢?
② 唯一支持应用多开的骁龙8 , 实用性太高了
在很多领域都依赖于智能手机大背景下 , 每次带两部手机其实挺麻烦的 。 很多人会采用一部手机作为接打电话沟通使用 , 另一部手机作为操作各种APP来使用 。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 , 就需要使用不同账号来登录APP , 「应用多开」功能 , 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 能够显著提高工作信息流处理效率 。
文章图片
上班族:作为普通用户而言 , 如今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会使用到微信 , 甚至工作传输文件都用微信 , 应用多开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功能 。
工作一个号 , 生活一个号 , 这区分方式很方便 。 有人说不是有分组功能吗?比较繁琐 , 而且发出来又要小心选择什么人看 , 什么人不能看 。 双开社交平台工作生活两不误 , 更需要拥有自己的隐私空间;
文章图片
商务人士:同时登陆不同账号 , 对接不同的业务 , 高效率多线执行 , 不会因为一条工作消息而错过其他更重要的信息;
微商客:因为拥有众多客户群体 , 但受限于微信好友上限 , 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分身小号进行对接 , 在扩大客源的同时精准锁定买家 。
文章图片
外卖服务人:各种外卖平台需提高接单率 , 外卖小哥需要多开几个账号进行接单抢单 , 以此保证稳定业绩 。
由此来看 , 很多人群都需要包括微信、QQ、京东、天猫、饿了么等在内的很多软件实现多开 , 但是大多数第三方平台只免费使用「双开应用」功能 , 「多开应用」功能是需要额外花钱购买的 , 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完美兼容 。
文章图片
MIUI13的应用双开功能仅限双开应用 , 不支持多开同一个应用 , 部分应用是需要「双开谷歌服务」框架才能开启应用的双开功能 , 双开这部分应用时会同步双开谷歌服务以保障体验 , 否则不可双开应用 。 这样的功能只适合小众业务的用户群体 , 无法满足大业务量需求的用户群体 。 最主要的是 , 小米双开不是系统框架的 , 可能是内嵌入的程序 。
文章图片
MyUI3.0显然优势特别的大 , 针对商务方面看的远 , 细节考虑周到 , 全免费使用 。 支持用户在一部手机上同时双开或多开同一个应用 , 如手机社交软件、电商类软件、生活类软件、娱乐类软件双开/多开 , 同一个应用数量最多开6个 , 互相独立不影响 。
MyUI3.0轻松实现几乎所有应用的多账户同时在线 , 解决大业务量多账户同时在线的需求 , 生活工作互不干扰 , 就减少了多账户切换带来的烦恼 。
值得一提的是 , moto X30是目前国产手机中唯一支持应用多开的骁龙8机型 。
文章图片
可能很多人要说了 , 应用多开只适合特定职业、需求的人用 , 真是这样吗?举个例子 , 如果大家在双11期间想知道哪个电商平台或者店铺的价格最低 , 那么就可以同时打开数个页面 , 在线比价 , 你说实用不实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智能生活的品质提高 , 便携式操作能够带来节省时间高效处理 , 对于很多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App/功能 , 往往需要先进入到手机界面打开App , 寻找到相关功能再点击以进行使用 , 整个过程复杂繁琐还浪费时间 。
这都2022年了 , 难道就不能有更快捷的操作方式了吗?当然有!
③化繁为简 , 一键直达好用又方便
文章图片
MIUI13具体操作略有些繁琐些 , 具体步骤为:设置——更多设置——快捷手势——背部轻敲 , 设置「轻敲两下」 , 选择可设置的功能;还可以设置「轻敲三下」方式选择可设置的功能 , 这就意味着可以设置两个 。 最关键是 , 这功能只能选择官方给的选项 , 并不能自定义直达应用程序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moto的MyUI3.0 , 针对大家经常遇到的场景进行了一些针对性优化 。 比如侧边的快捷键 , 一键直达微信/支付宝健康码和支付、打车、相机 , 还能一键打开高德地图、录音机、录屏等等 , 再也不用在设置列表里找半天了 。
设置操作非常简单 , 长按「一键触达按键」几秒直接可以设置所需要的功能 , 同时支持自定义设置「启动应用程序」(第三方应用/快捷功能) , 设置好后 , 按一下「一键触达按键」即可调出你所需要的功能 , 省心省力更方便 。
最关键的是 , 在疫情时代 , 每次出门都要翻查手机打开健康宝平台 , 每次都要耽误3~5分钟的时间 , 针对这方面体验很多手机厂商都提供了这些功能 , 各有各操作习惯的优势 , 看看谁最有效率 。
文章图片
经过实测时间来看 , MIUI13与MyUI3.0都需要亮屏幕才能实现快捷反应 , MIUI13的快捷手势背面敲两下需要3.98秒才完成打开健康码;背面敲两下2.59秒打开支付码 , 不过背面敲击有时候失灵 , 需要敲击力大一些才有反应 。
文章图片
而MyUI3.0按一下机身侧面的「一键触达」物理按键 , 需要2.25秒完成打开健康码 , 只需要0.91秒即可打开支付码 。 由此可见 , 最终后者胜出 , 用的时候一键唤出 , 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操作 。 值得一提的是 , MyUI3.0可以在锁屏状态下进行「一键直达」操作 , 通过解锁后自动直达 , 而MIUI13是不可以这样实现的 , 必须解锁桌面后进行操作触发才可以 。
当然 , 作为智能手机 , 没有手势操作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 。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 各类智能设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并被广泛使用 , 手势操作目的是来取代虚拟按键的一种新型人机交互方式 , 有趣的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任务 , 极大地提高了Android用户操作手机的效率和新体验 。
④ 闭着眼都能用的手势操作 , 谁更省时高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Moto手势是很经典的一个设计 , 很多人对这一设计印象颇深 。 结合手机内置的众多传感器能精准感知手机等硬件 , 可以实现三个手指触摸截图、用手甩两下就能打开或关闭手电筒、黑屏下甩两次手腕即可打开相机(再甩手腕可以切换前后摄像头)、屏幕向下放置即可静音、拿起手机可将铃声切换为震动 , 还可以轻触电源键两下可显示快捷方式(6个调用应用) 。
文章图片
小米12的MIUI13也有结合硬件的快捷手势操作 , 可以长按电源0.5秒打开小爱同学、三指下拉截屏、三指长按区域截屏、双击电源公交/Mi Pay/门禁/打开手电筒/相机、双击音量下键打开相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让我们以手电筒、相机快捷方式两个环节进行比拼 , 看看按键手势操作和手势动作操作谁最快呢?前提都是在熟悉操作的条件下进行公平对比 , Moto手势甩两下动作打开手电筒需要0.39秒 , 在黑屏下操作反应相当快 , 这个操作能够及时 , 也很实用;而MIUI13只能双击电源键操作 , 需要0.63秒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快速打开相机下 , Moto手势甩两次手腕激活相机1.17秒 , 再操作一遍就可以切换前后摄像头;而MIUI13双击电源键/锁屏后双击音量下键操作 , 只需要0.73秒激活了相机 , 手势动作复杂了肯定不如实体键操作快了 。
这个环节 , Moto手势与MIUI13都打了个平手 , 从细节体验来看 , 手势操作的话Moto相对丰富些 , 比较符合年轻商务人群;而MIUI13则是传统的电源键设定手势操作 , 对于中年人群而言相对更实用 。
④ 简直是宝藏OS , 贴心功能全体验
安全防护 , 隐私空间
MyUI 3.0加入了独立于系统之外的“隐私空间” , “隐私空间”独立于系统之外 , “隐私空间”内产生的数据可得到有效保护 , 不同的密码可进入不同的“隐私空间” , 系统底层里无法被暴力攻破 , 只有知道密码的你才可以查看 , 类似双操作系统虚拟机的感觉 。 还强化了相机与麦克风权限的调用管理等级、隐私日志对App权限调用的记录 , 让隐私掌握在用户手中 , 各类滥用权限无所遁形 。
文章图片
嘈杂和凌乱的社会关系 , 难免会给每个人的心理都会产生“负面情绪” , 犹如精神枷锁让人窒息 。 开启隐私保护 , 直男也可以坦然面对 , 又可以把自己的心声保护起来 。 这功能适合存放自己的理财隐私、社交隐私、内部机密等信息 , 有了它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让老婆检查你的手机了 , 不必太过担忧 。
跨设备协同 , 全面迭代的Ready for 3.0
商务人士办公“996”随时随地加班已成常态 , 跨平台工作和传输越来越频繁 , 免不了PPT、表格、商讨案例投屏等等 , 如何做到“一机多用”呢?高效又可以使数据信息保持连续性 , 手机厂商比较重视这方面创新和研发的原因之一 。 基于Android 12深度定制的My UI3.0提供Ready for 3.0的桌面模式 , 实现了真正的智慧办公场景 。 连接方式有很多 , 包括常用的有线 , 也支持无线连接 , 连接设备可以是PC、显示器、智能电视等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次ready for 3.0进行了功能迭代 , 不仅提升了使用稳定性 , 还新增文件拖拽传输功能 。 无线文件拖拽功能旨在解决多设备数据传输的难题 , 用户可在电脑上将手机内文件拖拽至电脑 , 也可以将电脑内数据拖拽至手机 , 给我们快捷高效的办公环境提供了便利 。
文章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 在与笔记本电脑投屏的过程中 , Ready for 3.0共支持手机镜像模式、手机模式、桌面模式(横向显示与纵向显示自由切换)三种显示模式 , 还可以实现全屏操作了 。
随身健康管理 , U健康
文章图片
moto在健康监测方面也是从未放弃过 , MyUI3.0不止可以通过U健康记录步数和运动 , 还可以通过「健康检测」直接检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通过人脸面部放置于检测框内 , 20秒内可以检测出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 , 不需要任何智能穿戴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检测 。
这一功能对于压力很大的打工人和商务办公人士帮助巨大 , 由于他们往往会经历长时间、超高强度的紧张工作 , 身体的透支在所难免 。 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 , 针对自身体质有一个贴身检测便显得很有必要 。 有了U健康的帮助 , 他们就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 有助于及时调整 。
通话保障 , moto丽音降噪
文章图片
moto丽音降噪是摩托罗拉最经典贴心的功能之一 , 这项功能很容易被忽视但又对最终使用体验构成影响 。
商务人士出差周围环境很嘈杂 , 往往会在高人流量的场所接到重要且紧急的项目电话会议 , 环境太吵的话会导致双方沟通受阻以至于最后丢失业务 。 有了AI丽音降噪技术 , 即使是多人会议的场景下也能够做到实时分离人声和环境噪音 , 实现人声增强 , 背景降噪(超过25dB) , 让每个人的发言清晰明亮 。 同时这项功能还可以有效抑制回音 , 实现零回声、零啸叫的会议效果 , 线上会议的声音传达真实又更高效 。
开会最佳助手 , 会议模式2.0
文章图片
在深度定制的MYUI 3.0里还有一项很实用的功能 , 就是针对商务办公场景加入的「会议模式2.0」 。 会议模式2.0不仅支持会议录音 , 支持录音转文字 , 还提供实时翻译、实时字幕等功能 , 一部手机就能代替录音笔 。
文章图片
另外 , 在参加一些需要进行外语沟通的会议时往往需要进行实时的字幕翻译 。 MIUI13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束手无策 , 但在MyUI 3.0上却考虑到了这一点 。 打开「实时字幕」功能就可以自动激活实时翻译 , 首次使用免费送4小时的翻译功能时长 。
经过实测 , 中文速记在准确度方面还有一定的进步空间 , 不过大概意思还是可以准确呈现的;英文翻译则几乎能够做到精准翻译了 , 翻译出来的意思与实际表达的几乎没有太大差距 。
个人认为 , MIUI是持续叠加 , 想满足各个群体的诸多需求 , 但是又无法做到极致;氢OS是一种接口 , 可以让用户自己决定喜好;而My UI则是轻度扁平化(积木化的设计) , 功能少而精但能满足日常使用 , 而且很注重易用性和高效 , 优点是整体很纯净 , 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用户需求支撑 , 潜力巨大 。
系统UI整体就如同“菜谱” , 好比食客的“众口难调” , 不可能面面俱到 。 像“轻炒”绿叶菜一般清新爽口 , “料少味佳”一心一味方显境界所在 。
写在最后
近几年数码圈只是重视“物料”和“外观“的堆砌 , 加之各个厂商自定义所谓的“黑科技” , 给用户一种“胁迫”性的需求引导 , 进而达到了销售的最终增长目的 , 然而产品的使用感受却被“无情”的抛弃 。 面对“繁冗”的功能以及因这些功能而产生的诸多“bug”,用户自身根本没有一丝快感和喜悦 , 突如其来的“卡屛”、“宕机”等问题只会给他们带来莫名其妙的伤害 。
时间流逝 , 大“氢”伴随着利益取舍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 难道真的就不可能有后来者了吗?想必通过我的实际体验和实测数据 , 答案已然存在于大家的心中 。
MyUI整体设计给我的感觉是:更加重实用而轻奢华 。 他更像是有针对性地去为用户做定制:专、精而不失智能化 , 在部分方面比如少广告、一键直达、U健康等 , 这些部分的体验甚至还超出了我的预期 。
不可否认的是 , 当前MyUI回归中国市场之后依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 这需要时间 。 但个人认为 , MyUI仍然是当下最接近“少即是多”理念的OS , 值得期待 。 系统的趋向性就是“万物互联” , “轻快”和融合性强或许是MyUI未来的进化方向 。
推荐阅读
- 快捷键|红米拉上「奔驰」造手机?!豪华配置只要4000多,打游戏爽到飞起...
- 版图|Redmi K50 冠军版图赏:AMG 联名、磁动力肩键加持的硬核手机
- 王者|Redmi K50 电竞版首发体验:3299 元起售,能否焊上游戏手机的大门?
- 手机|【官宣】2.25发 努比亚Z40Pro安卓首款无线磁吸充电 35mm镜头
- 电竞|红米正式推出K50电竞版手机
- 手机|中国智能机市场Q4出货量跌11% 荣耀首次攀上第二
- 市场|机构:中国智能手机 Q4 出货量跌 11%,苹果狂砍21%份额继续霸榜
- 芯片|仅1899元 65W快充和120Hz屏幕 价格亲民的骁龙888手机
- Xiaomi|手机电量越低打车越快 小米新专利让低电量者获得优先分配
- 手机|CEO推文暗示Nothing即将推出首款Android智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