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CWW看冬奥 | 超万名科研人员 超200项技术,冬奥科技感拉满!

冬奥会上的科技元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众多“黑科技”也让公众切实感受到“科技冬奥”的别样魅力 。 2月16日 , 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专场发布会 , 介绍科技冬奥有关情况 。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祝学华表示 , 围绕场馆、运行、指挥、安保、医疗、气象、交通、转播、观赛等关键场景 , 500多家单位、超过万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的200多项技术成果已在测试赛、运动员训练、正式比赛中开展了示范应用 , 为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和高水平参赛提供了有力支撑 。
技术|CWW看冬奥 | 超万名科研人员 超200项技术,冬奥科技感拉满!
文章图片

2016年 , 在北京冬奥组委统筹协调下 , 科技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河北省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 , 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 。
开幕式上综合运用的人工智能、超高清渲染、5G、8K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 让科技和创意完美融合 , 打造出既恢弘壮美又空灵浪漫的视听盛宴 。 2月2日开始的火炬传递活动中 , 手持火炬在大风、低温环境中稳定燃烧 , 打造“永不熄灭的火炬” , 同时通过机器人完成水下火炬传递 , 展示了我国机器人技术实力 。 在参赛方面 , 研发了科学化训练方法和装备 , 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撑 。 在观赛方面 , 研发云转播平台、VR观赛、智能语音服务等技术 , 提升观赛体验 , 打造冬奥的“科技感、未来感” 。
除了开幕式上使用的高新技术外 , 通过科技冬奥重点专项 , 还建立智慧化比赛训练场地 , 研制适合我国运动员形体特征和运动特点的高性能服装 , 提升运动员参赛水平;在安全方面 , 围绕奥运场馆运维管理、设备运行、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疫情研判和防控等 , 重点解决了冬奥会安全监测预警、运动健康保障、环境风险评价等技术和装备问题 。
“科技冬奥”不仅满足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参赛的重大科技需求 , 也将对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 通过推动5G、氢能出行、智能车联网、100%清洁电力等高新技术在冬奥会中示范应用 , 带动5G通信、绿色出行、零排供能等产业发展 。 例如 , 北京冬奥会打造的5G网络应用新范式 , 不但突破了低温大风和冰雪天气等条件下设备稳定运行关键技术 , 而且拓展多个5G应用新模式 , 助力后奥运时代5G产业发展 。
End
作者:温石峰
责编/版式:范范
审核:申晴
监制:刘启诚
【技术|CWW看冬奥 | 超万名科研人员 超200项技术,冬奥科技感拉满!】我就知道你“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