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被“啫喱”吸引的年轻人,究竟在玩什么?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韩滢
来源:连线Insight(ID:lxinsight)
神似的动画人物、动作和表情 , 让啫喱在问世之际就有了QQ秀的味道 。
几乎在同一时间 , QQ将QQ秀升级为超级QQ秀 , 并发起了用户内测 。 一个共同点是 , 超级QQ秀和啫喱 , 推出的都是3D虚拟人物 , 这和如今爆火的元宇宙概念不谋而合 。
据连线Insight了解 , 在啫喱这款3D虚拟人物社交平台中 ,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爱的形象 , 设计属于自己的人物 , 并可以设置动态、与好友互动 。
七麦数据的统计显示 , 啫喱上线不到20天就登顶App Store免费应用榜第一名 。 要知道 , 能冲到这个位置上的 , 一般是微信、支付宝这类全民级应用 。
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 关于啫喱的安利贴、攻略贴、交友贴也是应接不暇 。
但好景不长 , 2月11日啫喱被爆出泄露用户信息、抄袭等消息 , 引得一些喜爱啫喱的用户忧心忡忡 。 “听说啫喱会泄露用户信息 , 我马上就卸载了 , 没再敢玩 。 ”啫喱用户锁锁告诉连线Insight 。
2月13日 , 啫喱App团队发布公开信称 , 啫喱遭遇了连续的、有组织的攻击 。 为了用户有更流畅的使用感 , 即日起开始大规模升级系统 , 从应用商店下架 , 暂停新用户进入 。
啫喱用户刘淼则向连线Insight惋惜道 , “我每天都会去啫喱看看 , 等一波能和我互动的好友 , 但现在真的少之又少 。 ”
值得关注的是 , 啫喱的定位是“和密友的线上公寓” , 也就是说啫喱瞄准的是熟人社交 , 且用户以90后、00后居多 。 从这点上看 , 啫喱似乎在试图占领腾讯、QQ主打的熟人社交腹地 。
一直喜欢捏脸游戏的睿睿告诉连线Insight , 刚接触啫喱时 , 她觉得啫喱像是高中时期QQ秀的升级版 。 要知道 , 当年QQ秀上线半年便收获500万名付费用户 。 彼时QQ秀的成功让腾讯找到了一条盈利之路 , 并成为当时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
同为熟人社交软件 , 啫喱想要抓住的是年轻群体 , 但不能忽视的是 , 熟人社交的巨头非微信莫属 , 啫喱通过朋友圈、状态等类似功能也在试图与微信竞争 。
事实上 , 从去年元宇宙的风口吹起后 , 国内和元宇宙相关的产品便层出不穷 。 希壤、虹宇宙、超级QQ秀……当希壤没什么声响 , 虹宇宙因为炒房事件淡出社交圈子 , 啫喱的表现显得更加抢眼 。
啫喱APP究竟特别在何处 , 为何能吸引众多玩家?以下为啫喱用户的真实体验 , 内容经由连线Insight编辑整理 。
在啫喱 , 我设计了全场“最靓的崽”
睿睿 | 21岁, 玩啫喱六天
六天前 , 我在小红书上刷到了啫喱 , 一下子就爱上了 。
当时是看了一篇帖子 , 不算安利贴 , 就是一个用户分享啫喱的页面 。 我被页面中各种明亮色彩的搭配吸引 , 随即就下载了啫喱 , 成为一名啫喱用户 。
刚下载完 , 我就迫不及待地登陆 , 映入我眼帘的是启动动画 , 可以用非常惊艳来形容 。 屏幕上的每个小人都会动 , 往下跑的感觉就像是自己平时在和朋友玩 。 更重要的是 , 启动动画的颜色搭配是真的好看 , 没有哪个女生能拒绝黄色、绿色、粉色、蓝色这些十分活力的颜色搭配 。
或许是因为3D效果的原因 , 启动动画要等很久才能加载出来 , 我看到很多用户在抱怨这件事 , 但我比较特殊 , 我可以趁着加载的时间多欣赏欣赏它的启动动画 。
实际上 , 我一直都喜欢“捏脸”这类的小游戏 。 所谓捏脸 , 就像是以前的换装小游戏 , 给虚拟人物设计好看的脸型、穿上好看的服装、画上精致的妆容……捏脸很容易上瘾 , 我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 , 设计出全场“最靓的崽” 。
那时候 , 我就是“捏脸一小时 , 拍照一整天” 。
而啫喱的升级之处在于 , 它的3D形象不仅会动 , 还可以换装 , 做不同的动作 , 而且衣服很潮 , 动作也做得很好看 , 很有梗 。 比如跑步、睡觉、写作业这些动作 , 就像是个真人一样 。
此外 , 点击屏幕还会触发彩蛋 , 特别可爱 , 还会和屏幕前的我互动 , 就算是没有好友和我在啫喱中互动 , 我也能自己玩一天 。
也是因为这样 , 我虽然在啫喱中加了很多现实中的朋友 , 但我并没有把啫喱当作交友平台 , 我很少在啫喱和他们聊天 , 最多就是点赞动态 。 而我自己发的动态 , 也都是关于啫喱的人物穿搭和可爱的页面截图 , 不会发和生活有关的内容 。
啫喱也有体验差的地方 , 就是会闪退 , 稍微有点无聊 , 现在的动作和服装都很少 , 而且我也不用这个交友 , 感觉是在养小人 , 可能会再玩个几个月看看吧 。 我喜欢活跃的邻居 , 现在有些好友不活跃让我很无语 , 说不定哪天我就把他们删了 。
还有一点是 , 现在用啫喱“捏脸” , 完全不用担心“氪金”这件事 。 我只要把喜欢的小人捏出来喜欢 , 他自己就会动起来 。 但市面上的其他捏脸软件 , 比如一些换装小游戏只有“氪金” , 才能让人物动起来 。
我之前尝试过的模拟人生游戏 , 现在就快要买不起dlc(可下载新增内容) 。 一个dlc就要300元起步 , 我是真的“氪”不动了 。
玩了六天 , 我感觉这种小游戏的好处在于不容易沉迷 。 像我现在是处于考研准备复试的阶段 , 这种设计的游戏很适合我平时放松用 。 我只需要上线换个装、换个动作 , 然后再在朋友圈逛一圈 , 就可以忙自己的事了 。
如果啫喱能把它的单人动作、好友互动动作增加一些 , 服装再更新一点 , 我肯定会一直玩下去 。
玩啫喱两周 , 我爱上了这种社交体验
刘淼 | 22岁 , 玩啫喱两个星期
我玩啫喱两周了 , 算是从它刚上线就注册的第一批用户 。
当时 , 我的好姐妹邀请我一起玩 , 说这是“潮流版微信” 。 我很喜欢啫喱的定位——和密友的线上公寓 。 我加的好友都是发小 , 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 , 一共有20个 。
和其他社交软件有很大不同的是 , 啫喱只有50个好友位 , 这也意味着不熟悉的人在一起玩 , 体验感可能不是那么好 。
我每天都会去啫喱刷刷朋友圈 , 并且把啫喱推荐给了几个认识的朋友 。
除了普通聊天、发朋友圈这些社交方式 , 设置状态是啫喱的另外一个社交方法 , 也是最吸引我的点 。
在啫喱广场里 , 所有的好友都可以聚集在广场里 , 设置不同的状态 , 还可以在广场里实时聊天 , 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发生 。
我们把广场里的好友 , 称为“邻居” 。 如果遇到了个非常有趣的邻居 , 就会很开心 。 在这里 , 有可能邻居上一秒还在激情学习 , 下一秒就倒头入睡;也有可能是邻居在休息 , 我却在旁边蹲马桶……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 , 都可以在啫喱广场出现 , 并且不会有人觉得违和 , 反而会被戳中笑点 。
实际上 , QQ秀最近内测的超级QQ秀 , 也是主打线上虚拟社交 。 我询问了几个被内测的朋友 , 他们对这个升级版的QQ秀的评价褒贬不一 。
可能是啫喱已经占领了我们的心智 。
不过相比于QQ , 啫喱作为一个新产品 , 确实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
说起前一阵的服装抄袭问题 , 我们圈内人对比了一下 , 啫喱确实抄袭 , 抄袭了现实中品牌的衣服风格 , 并不是照搬虚拟游戏中的服装 。 这也导致很多用户抵制啫喱 , 他们表示一定要尊重原创、注重版权意识 , 但我觉得有点太钻牛角尖了 。
我也是个尊重原创的人 , 但我认为啫喱就是借鉴风格 , 服装这个东西本身就很难定论原创者 。
但现在啫喱困扰用户的就是软件卡顿问题 , 这确实影响我们的体验 , 但由于它其他方面做得很合我心意 , 我也就忍耐了 。 毕竟 , 这个才上线一个月的App , 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正常的 , 也希望大家对啫喱多一点宽容 。
近期啫喱的声明也说明这个问题 , 表示要全面升级系统 。 希望啫喱可以早点上架 , 这样我就可以继续守护和好朋友之间的小小星球了 。
我个人的看法是 , 啫喱将来可以推出群聊功能 , 这样我可以把好朋友们聚集在一起 , 既提高了聊天效率 , 也可以增近我们整个好友圈的关系 。
有社交恐惧症的我 , 在啫喱了解网友生活
刘玩 | 17岁 , 玩啫喱三天
不知道啫喱的用户画像如何 , 我应该是为数不多的男性用户 。
我是个典型的“宅男” , 平时放假很少出门 , 唯一的爱好也就是打游戏了 。 接触到啫喱 , 也是我在游戏上的朋友推荐给我的 。
同为游戏爱好者 , 虽然未曾谋面 , 但我很相信网友们的选择 , 随即便成为了啫喱用户 。
在啫喱中 , 主要是三个界面 。 一个是广场 , 专门放虚拟人物;一个是状态界面 , 有点类似于海外社交平台Instagram;一个是聊天界面 , 和微信差不多 。
聊天过程中 , 可以看到对方电量 , 我记得之前QQ也出过类似的功能 。 有趣的是 , 聊天界面中有个“在干嘛”的选项 , 点击“在干嘛” , 就会抛给对方一个相机 , 如果对方想要回复 , 就只能用照片的方式回复 , 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回复 。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增加朋友之间互动的方式 , 毕竟比起文字 , 有画面、色彩的照片更有温度 。
值得一提的是 , 我在啫喱的好友都是网上打游戏认识的网友 , 几乎没有现实中的好朋友 。 这一点 , 和啫喱本身的初衷有些相悖 , 但我觉得也在情理之中 。
作为宅男 , 现实中我挺疲于社交的 , 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常让我头疼 。 但在网上 , 我可以畅所欲言 , 网友对我的宽容度都很高 , 他们也非常有趣 , 因此 , 我和游戏好友的关系都还不错 。
还有一点就是 , 现实中的朋友更喜欢刷B站、抖音这类视频软件 , 啫喱这种小游戏他们觉得太幼稚 。
也许是认识时间短 , 没见过面的原因 , 彼此之间没有好到想要加微信 , 分享日常生活的程度 。 啫喱的出现 , 满足了我们这种既想要了解对方的生活 , 又不想过多了解的需求 。
就在前几天 , 我在各大平台上都看到啫喱会泄露用户信息 , 我当时挺懵的 , 玩过很多游戏 , 其实有些见怪不怪了 。 但后来又看到有监管机构的介入 , 就有点害怕 , 我就卸载了 。
我对比了一下 , 如果说是聊天频率 , 还是微信、QQ的使用次数高 , 毕竟已经习惯这些通讯工具了 , 短期内转变到啫喱上面不太可能 。 再加上啫喱系统卡顿的情况 , 如果不改进 , 确实会失去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用户 。
微信有几百好友但很少互动 , 啫喱成了我的24小时朋友圈
岚岚 | 23岁 , 玩啫喱两个星期
啫喱泄露隐私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 , 朋友们都卸载了 , 没人和我玩 , 我也只能注销账号了 。
讲实话 , 我有些不舍得 。 毕竟回想起来 , 在啫喱 , 真的有很多有趣的事发生 。
起初 , 我在豆瓣上看到了安利贴 , 想着同一个圈子的豆友们兴趣爱好都差不多 , 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 , 体验感有点超乎我的意料 。
我玩啫喱有两周时间了 , 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是更新人物状态这个功能 。
比如 , 我有一天感冒了 , 就在啫喱设置了“感冒”的状态 , 广场中的朋友们都可以看到 。 比起生硬地发朋友圈 , 这种模式可以委婉、俏皮地让朋友知道我的状态 , 就算不聊天 , 朋友看到我感冒了 , 也会点进去看看我 。
除此之外 , 啫喱的3D效果确实做得很好 , 很有代入感 。 系统的提示音 , 也是一种“duang duang”的音效 , 听起来就像在嘴里嚼果冻的声音一样 。
不仅有属于自己的3D人物、动态 , 我最喜欢的功能还是啫喱朋友圈照片的设定 。
和微信朋友圈不一样的是 , 啫喱的朋友圈只能发当天拍的照片 , 也就是24小时 , 过期的图片就无法发布 。 这个功能 , 就会让我想到什么、看到什么立刻发出来 , 不然就过期了 , 也无形之中提高了我的分享欲 。
更重要的是 , 我很喜欢live动图 , 能动起来的图片能让图片更生动形象 。 值得一提的是 , 啫喱的朋友圈和微信一样 , 只有共同好友能看见动态下面的评论 , 这点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
还有一点是 , 我用啫喱更多是来和非常要好的朋友互动 , 基本上每天都会聊天 , 也会实时点赞 , 我只要在啫喱看到有好友发动态 , 我就会点赞 。 反之 , 我的朋友对我也是这样 。
这种非常及时、紧密的互动 , 让我觉得在网络上并不孤单 , 也有了发动态的动力 。
但如果是微信、QQ , 这些传统社交软件 , 我更多是用来工作和学习 。 好友列表的人也都是“有事说话 , 没事潜水”的状态 , 平时互动少之又少 , 更不用说朋友圈点赞了 , 毕竟几百个人中 , 关系非常好的人少之又少 。
所以 , 如果在啫喱里能加满50个好朋友的话 , 确实比微信好玩 。
但也有一些不适应的点 , 目前啫喱的聊天表情不多 , 以系统的小表情为主 , 没有微信表情包丰富 。 要知道 , 现在年轻人聊天 , 表情包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 。 只要在微信 , 我每句聊天后面 , 都会跟一个表情包 , 以免对方误解我的意思 。
我玩啫喱看重的是和好朋友之间的互动 , 现在朋友们都不玩了 , 我也不会自己主动下载啫喱了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琐琐、刘玩、刘淼、岚岚、睿睿均为化名 。 )
【创事记|被“啫喱”吸引的年轻人,究竟在玩什么?】(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