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智|成都未来科技城智创产业空间(B区)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预计12月整体呈现

紧邻一条笔直的主干道 , 放眼望去 , 起伏的浅丘郁郁葱葱 , 未来科技城智创产业空间就坐落于此 。
智创产业空间是成都未来科技城重要的科创空间之一 。 目前 , 总建筑面积达39万平米的智创产业空间(B区)主体工程已完成 , 25栋楼已全部完成主体封顶 , 预计2022年12月整体呈现 。
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预计12月整体呈现
2月17日上午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实地探访项目点位 。
据了解 , 智创产业空间于2020年10月启动建设 。 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 , 目前 , 25栋建筑已全部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 400余名工人正进行二次结构、幕墙、机电安装施工工作 。
“目前 , 有8栋建筑正在进行幕墙玻璃安装 。 ”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 , 除了继续完善外立面玻璃幕墙安装 , 下一步还将进行二次结构、机电、消防安装、总坪绿化施工 , 预计2022年12月整体呈现 。
城智|成都未来科技城智创产业空间(B区)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预计12月整体呈现
文章图片

项目建成后 , 园区将怎样运营?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与传统的工业厂房不同 , 这里将重点聚焦“智造”“智能”“智慧”三个方向 。 “同时 , 智创产业空间会和成都其他产业园区进行产业协同 。 ”该负责人表示 , 由于中心城区一些园区产业用地受限 , 一方面 , 这里会承载成都整体的产业溢出 , 提供项目研发和生产空间;另一方面 , 还会通过吸引龙头企业落地 , 加快构建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和创新链 。
未来 , 项目将重点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精密仪器制造产业创新企业 , 加强计算机视觉、智能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联动未来科技城国际科教城及高新南区相关资源 , 形成“产学研”联合布局 , 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强链补链” , 加快形成重点产业技术开发、产品智造、应用推广的高能级、系统化基础设施体系 , 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科创场景 , 形成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的产业生态圈 。
除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外 , 智创产业空间15%的建筑面积还将用作生活配套 , 将布局超市、食堂、咖啡厅等 , 为园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
城智|成都未来科技城智创产业空间(B区)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预计12月整体呈现
文章图片

除了智创产业空间
未来科技城还有这些产业项目正有序施工
智创产业空间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智造示范区 。 智造示范区规划面积约17平方公里 , 是成都未来科技城“两轴三片”智造示范区的创新企业聚集区 , 定位为“产业转化核心承载地” , 将打造为区域创新创造引擎 。
智造示范区正以创新产业社区理念 , 瞄准产业高端和人才需要 ,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 , 规划建设生活居住区 , 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功能 , 提高市民生活品质 , 更好地吸引人、留住人 , 为创业、生活提供平台空间 。
成都未来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 针对智创产业空间项目 , 未来科技城在交通、水电气等方面进行了基础设施保障 。
在交通保障方面 , 智创产业空间周边东一线、北一线、北三线等核心道路已建成通车 , 往来车辆可以快速到达项目;水电气保障方面 , 未来科技城实施供水站及配套管网工程 , 推进绛溪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 引入绛溪北燃气调压站 , 以匹配产投智创空间等近期水电气供给需求 。
从项目到区域 , 作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空间布局的一个区域 , 目前 , 未来科技城已畅通道路逾40公里 , 重要节点、重点廊道逾150万平方米的生态景观已对外开放 , 6个社区及相关配套工程超136万平方米建设已全面铺开 。 民航飞行学院、国际科教园区、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B区)等重大产业项目正有序施工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彭祥萍
【城智|成都未来科技城智创产业空间(B区)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预计12月整体呈现】编辑 柴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