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甘石汤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伤寒论》)
药物组成:麻黄、炙甘草各6g , 杏仁9g , 生石膏20g 。
功效主治:宣肺泄热 , 止咳平喘 。治风热袭肺 , 或风寒郁而化热 , 壅遏于肺所致身热口渴 , 咳逆气喘 , 甚或鼻翼煽动 , 有汗或无汗 , 苔薄黄 , 脉浮数 。
方解:本方病机为感受风热 , 邪热壅肺 。故治宜宜肺泻热 , 止咳平喘 。方中主药麻黄辛温 , 宣肺平喘 , 石膏清泄肺热平喘;辅以杏仁温降肺气 , 止咳平喘 , 助麻黄降逆平喘;佐以炙甘草润肺止咳 , 调和药性 。诸药合用 , 具有外散肺中风热 , 内清肺中郁热 , 表里双解的特点 。共奏宣肺泻热 , 止咳平喘之功效 。
药理研究:解热 , 消炎 , 平喘 , 镇咳 , 祛痰 , 抗细菌 , 抗流感病毒 , 保护肥大细胞膜 。其中麻黄发汗解热 , 平喘镇咳;石膏镇静 , 解热 , 消炎;杏仁平喘 , 镇咳;甘草祛痰 , 镇咳 , 抗炎 。
临床应用:本方为辛凉解表重剂 。用于外感风热 , 肺热较重之发热 , 喘咳 , 苔黄 , 脉浮数者 。若肺中热盛 , 壮热汗出者 , 加重石膏用量 , 或加炙桑白皮、芦根、知母;无汗恶寒 , 表邪偏重者 , 加荆芥、葱白、淡豆豉、薄荷;热毒炎症者 , 加大青叶、黄芩、连翘;咳喘甚者 , 加知母、黄芩、瓜蒌皮;兼痰饮者 , 加葶苈子、枇杷叶、贝母;胸痛者 , 加郁金、白芥子;略血者 , 加白茅根、仙鹤草 。本方亦治麻疹麻毒内陷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肺炎 , 大叶性肺炎 , 麻疹合并肺炎 , 百日咳属邪热壅肺 , 外邪未解者 。
现代制剂:现改制为麻杏甘石片、糖丸、糖浆合剂 。片剂 , 每片含生药0.5g , 每瓶100片;糖丸 , 每10粒1g , 每瓶500粒;糖浆剂 , 每瓶250ml;合剂 , 每瓶150ml 。
用量用法:口服 , 片剂每次4片 , 一日3次;糖丸 , 每次3g , 一日3次 。均温开水送服;糖浆剂 , 每次15ml , 一日3次;合剂 , 每次10-20ml , 一日3次 , 小儿用量酌减;汤剂 , 水煎 , 一日一剂 , 饭后一小时分3次服 。
使用注意:风寒咳喘 , 痰热壅盛 , 肾虚久喘者 , 均不宜使用 。
【麻杏甘石汤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麻杏炙草石膏伙 , 风寒化热身热渴 , 咳喘气急鼻翼煽 , 有汗或无脉浮数 。
推荐阅读
- 甘油白醋的作用与功效
- 甘蔗姜汁的功效与作用
- 甘露子的功效与作用 甘露子长在哪里
- 甘肃省人社厅认证app怎样下载 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 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出处来源
- 甘草泻心汤的出处来源
- 甘蓝怎么做好吃 具体操作步骤
- 芍药甘草汤的出处来源
- 甘油和白醋相结合能收缩毛孔吗
- 麻杏苡甘汤的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