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养生常识 衣食住行皆是养生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衣食住行也就是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基本的生活需要 。可以说 ,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衣食住行 , 而且生活中处处皆学问 , 处处皆养生 , 有兴趣的不妨学一学衣食住行养生法吧 。
穿着篇
衣不过厚 , 不怕温高;
衣不过薄 , 不怕风高 。
我们应该都感觉得到 , 只有人体处在适当温度内才能保持最好的心情和状态 , 居住或工作环境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不舒服 。所以 , 根据温度变化来调整衣服和被子的厚薄 , 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比如 , 民间用“二八月乱穿衣”来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春捂秋冻 , 早春和初秋季节相对凉快 , 不适当地减少或添加衣服会导致着凉感冒 。夏天室内外温差大时 , 就如同一直处于季节交替之时 , 更是要注意衣物的增减 , 尤其是开着空调时 , 就不能再穿着短衣短裤 , 可以适当地披一件薄衫或系一条丝巾 。
洗漱篇
饱不洗头 , 饿不洗澡;
睡前洗脚 , 胜吃补药 。
刚吃完饭时 , 血液大量流入胃部 , 而洗头时自然要低头 , 可能造成大脑缺血 。如果是中老年人或者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 , 还容易诱发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洗澡虽然舒服 , 但还是一项耗费体力的活动 , 饿着洗很容易低血糖 , 甚至晕倒 。反之 , 刚吃饱时也不宜洗澡 , 否则会使本应集中于胃部的血液转向皮肤和肌肉 , 影响消化吸收 。建议饭后先休息一两个小时再洗澡 。
不知道大家爱听过一句话吗?叫做:汗水没落 , 冷水莫浇 。就是说刚出完汗不能马上冲凉 , 因为毛孔突然遇到冷的刺激 , 就会从扩张状态突然闭合 , 这样就会破坏皮肤的排汗功能 , 导致中暑、感冒等症状 。
中医认为:脚是一扇健康的“窗口” 。五脏六腑都可以再这里找到相应的穴位 , 洗脚的时候适当地按摩脚心的涌泉穴 , 可以养心明目、解除疲劳进而促进睡眠 。有条件的还可以用艾叶泡脚 , 能祛寒和通经络 。
睡眠篇
夏不睡石 , 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 , 冬不蒙头 。
起身要慢 , 勿急勿慌;
夏天和初秋 , 不少人贪凉 , 喜欢睡地板 , 但地面散热快 , 吸收热量也快 , 容易吸收背部热量 , 进而可能诱发腰背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秋天气候干燥 , 天气转冷 , 睡硬板床容易造成局部气血不畅 , 出现肢体麻痹等 。春天即使天气转暖 , 睡觉的时候也一定要盖严被子 , 尤其是不要露出肚脐 。冬天天气冷 , 许多人喜欢蒙头睡 , 但被子里空气循环差 , 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容易积聚 , 造成缺氧 。
如果睡前开窗通风15分钟左右 , 增加氧气含量 , 让室内细菌大为减少 , 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人在睡眠时各项生理机能维持低速运转 , 代谢水平降低 , 心跳减慢 , 血压下降 。睡醒时 , 人从熟睡状态逐渐转到活动状态 , 若立即下床或起床动作较大 , 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行走篇
坐如钟稳 , 站如松直;
这对老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他们身体各器官功能都在不断的退化 , 骨骼、肌肉和韧带也会变得松弛无力 , 如果行走时不挺起胸来 , 就会导致胸腔受到挤 , 容易形成驼背和弯腰 , 而且还会因吸入气体不够用而发生心慌气短病症 。
身体长时间缺氧 , 往往引起心脏病和肺病 。所以老年人站立和坐着时 , 一定要挺起胸来 。关于行动 , 还有两句话值得一提:脚宜常行 , 步常后行 。这句话说的是 , 走路要轻快矫健些 , 以免养成慢腾腾的走路习惯 , 否则 , 腿部肌肉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 肌肉萎缩衰老后 , 两腿就抬不起来了 。
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 , 往往是患病之源 。衣食住行 健康跟我走 。少去人多聚集处、远离传染源 , 染病的几率自然会下降 。市民出门乘坐空调车时 , 切莫贪恋温暖 , 窗开一条缝 , 有利于保持空气流通 。此外 , 锻炼一族要记得:热身活动需充分 , 一旦出汗 , 则要及时擦干汗水穿上衣物 , 切忌过度吹冷风 。
冬季养生九个原则要重视
保暖护阳气
冬属阴 , 以固护阴精为本 , 宜少泄津液 。故冬“去寒就温” , 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 。但不可暴暖 , 尤忌厚衣重裘 , 向火醉酒 , 烘烤腹背 , 暴暖大汗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 , 空气湿度很低 。此外 , 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 宜保暖贴身 , 不使皮肤开泄汗出 , 保护阳气免受侵夺 。夜晚的温度会更低 , 夜卧时要加多衣被 , 使四肢暖和 , 气血流畅 , 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 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
起居宜早眠早起
冬日阳气肃杀 , 夜间尤甚 , 要“早卧迟起” 。早睡以养阳气 , 迟起以固阴精 。大雪时节 , 万物潜藏 , 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 在“藏”字上下功夫 。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 , 并要收敛神气 , 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 。早晚温差悬殊 , 老年人要谨慎起居 , 适当运动 , 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
养宜适度
所谓适度 , 就是要恰到好处 。不可太过 , 不可不及 。若过分谨慎 , 则会导致调养失度 , 不知所措 。
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 , 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 , 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 , 如此状态 , 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 , 不但有损健康 , 更无法“尽终天年” 。
养勿过偏
综合调养要适中 。有人把“补”当作养 , 于是饮食强调营养 , 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 , 静养惟一;此外 , 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 。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 , 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
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 , 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 , 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的偏盛偏衰 , 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
泡脚按摩
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 , 袜子勤洗勤换 , 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 , 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 。
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 , 活动双脚 。此外 , 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
要多喝水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 , 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 , 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 。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
保持精神良好
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 。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 , 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 , 都是消除冬季烦闷 , 保养精神的良药 。
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 , 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 , 以清洁空气 , 健脑提神 。
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 。营养专家提倡 , 晨起服热粥 , 晚餐宜节食 , 以养胃气 。
【生活养生常识 衣食住行皆是养生】结语:大雪节气的到来 , 预示着我们正式进入冬季最寒冷的时候 , 天气干燥湿度较低 , 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冬季要以固护阴精为本 , 建议大家按照小编的介绍从衣食住行开始 , 全方位养生才健康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