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上海:开发可重复使用火箭,吸引国内外商业航天头部企业落户

【火箭|上海:开发可重复使用火箭,吸引国内外商业航天头部企业落户】开发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火箭 , 建设低成本商业卫星批产线及火箭总装线 , 开展大规模星间组网、大型星座智能管控与运维等研究 , 支持开发商业卫星和火箭拳头产品 , 吸引国内外商业航天头部企业落户 , 建设闵行商业航天基地和临港卫星产业基地两个核心集聚区 。 上海市近期发布了《关于本市推进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明确了“十四五”上海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目标 。
空间信息产业是以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为基础 , 从事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服务业 , 产业链由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建设、空间信息应用等环节组成 。
《实施意见》明确了“十四五”上海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25年 , 以构建通导遥一体化空间信息为导向 , 形成数字赋能的空间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 打造全球空间信息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数智制造新高地、优势企业集聚地、应用服务输出地 。
《实施意见》提出了12项主要任务 。 一是服务支撑国家总体需求 , 争取载人、探月等工程配套任务 , 服务卫星网络建设 , 参与前沿科学研究 。
二是锻造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能力 , 突破商业卫星批量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 , 开发垂直起降可重复使用火箭 , 打造高层级航天器研发平台 , 建设低成本商业卫星批产线及火箭总装线 。
三是开发新型航天器系统及有效载荷 , 研发智能化卫星软硬件平台 , 加强高速星间数据传输通信载荷、多谱段遥感载荷等研究 。
四是加快地面终端与应用系统建设 , 开发通导遥融合型终端 , 加快信关站、光电监测系统建设 。
五是深化关键核心技术研究 , 开展大规模星间组网、大型星座智能管控与运维等研究 。 加强智慧感知、多元数据融合应用等共性技术攻关 。 突破商业卫星智能监测、在轨故障处置验证等技术 。
六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 筹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布局商业航天技术创新平台 。
七是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基础 , 突破核心元器件、高端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 , 强化基础产品研发能力 。
八是加强产业技术基础保障条件建设 , 开发卫星自测试系统 , 优化火箭测试发射流程 。 完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体系 , 支持相关实验室建设 。 参与空间信息国际、国内标准制定 , 推动与地面移动通信等相关行业标准融合 。
九是引导支持商业航天有序发展 , 推进商业航天公司组建和运作 , 支持开发商业卫星、火箭拳头产品 。 推进商业火箭总装基地建设 , 探索从卫星研制到入轨部署的一站式服务 。 吸引国内外商业航天头部企业落户 。
十是培育壮大数字信息应用 , 推广在政务服务、重点行业、大众消费领域应用示范 , 支撑“一网统管”解决方案 。
十一是统筹优化产业布局 , 打造“双核多点”产业布局 。 “双核”即建设闵行商业航天基地和临港卫星产业基地两个核心集聚区 。 “多点”是提升青浦西虹桥、杨浦湾谷等国家北斗产业示范园能级 , 布局北斗“高精度+短报文”产业创新基地 , 筹建卫星网络产业园 , 推进松江G60星链园区建设 , 引导空间信息科学团队向张江科学城集聚 。
与此同时 , 加强与苏浙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合作 , 推动长三角区域空间信息产业一体化发展 。
十二是拓展国际合作深度广度 , 支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 , 鼓励高校院所开展国际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