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补丸的出处来源

出处来源(《女科切要》)
药物组成:菟丝子12g,黄芪、潼蒺藜、白蒺藜、紫菀茸、桑螵蛸、肉苁蓉、白茯苓各9g,鹿茸、制附子、肉桂各6g 。
功效主治:温补肾阳 。治肾阳虚衰所致白带清稀,腰痛,小便频数,面色苍白,形寒怯冷,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五更久泻,阳痿精冷,滑泄不育,舌淡嫩,苔薄白,脉沉迟 。
方解:本方病机为肾阳虚衰 。故治宜温补肾阳 。方中主药鹿茸壮肾阳,生精髓,补督冲,强筋骨;辅以菟丝子、潼蒺藜、肉苁蓉、桑螵蛸、紫菀茸温肾益精,固精缩尿 。附子、肉桂助鹿茸温补肾阳 。黄芪益气升阳,摄纳津液;佐以白蒺藜疏肝祛湿,茯苓渗湿健脾 。全方温补肾阳为主,肝脾同调,为其配伍特点 。
临床应用:本方是治肾阳虚衰所致白带的方剂 。以白带清稀量多,形寒怯冷,五更久泻,舌淡嫩,脉细软为据 。若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者,加紫石英、当归;带下清稀如水者,加党参、苍术、吴茱萸,以温经健脾,利湿止带;五更泻重者,加补骨脂、煨肉豆蔻、吴茱萸、白术,以补肾健脾涩肠;滑泄者,加山茱萸、金樱子、芡实,以补肾固精;头晕耳鸣者,加枸杞子、五味子、磁石 。用于白带,慢性盆腔炎,慢性肾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属肾阳虚衰者 。
现代制剂:蜜丸;汤剂 。
用量用法:口服,蜜丸,每次3~6g,一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汤剂,水煎,一日一剂,饭前一小时分3次服 。
使用注意:带下色黄,量多质稠,或白带呈豆腐渣样;肾阳虚有热者,均忌用 。
【内补丸的出处来源】本方歌诀:内补鹿茸丝沙藜,菀茸苁蓉桂附芪,白藜螺蛸白茯苓,肾阳虚衰白带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