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问题: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以前农村的很多俗语老话,都是劳动人民的经验总结,是很有道理的 。这句“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就是人们在建筑业和木器业中总结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

干砖不上墙:是很有道理的 。你看不论是谁家盖房,都会有人提前先用水浇饮红砖的 。因为红砖的特点就是吸水性强,在建筑时必须先用水浇透 。如果用了没有浇水的红砖的话,红砖就会很快吸去砂浆中的水分,使砂浆变得比较干硬很难施工,最关键的是失去了水分的砂浆,就会丧失了粘合能力,使砌成的墙体牢固度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在农村盖房的时候,要用红砖砌墙,就必须提前1~2天浇水湿透红砖,让砖头的含水率达到10%以上才行 。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湿木不做门:也是很有道理的 。木匠制作家具对木头是否干燥特别重视,如果木头没有干燥的话,一般是不会做的 。原因就是如果木头不干燥,做好的家具随着木头逐渐干燥收缩,就会发生合缝口开裂变形的现象 。比如用没有干燥的木头来制作木门,农村的木门都是那种两扇门 。门做好安装上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头会慢慢的逐渐干燥收缩,门口就会发生变形,门板之间的缝隙就会越来越大的 。

综上所述,这两句俗语实际上就是这两种职业的从业人员,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也是以后从事这两种职业的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非常有道理的 。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

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 。

其他网友观点

农村老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俗语老话大部分都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简单易记,便于流传,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有着很深刻的道理 。

干砖不上墙,在农村盖房子的时候,都是砖混结构,工人们在盖房子的前一天都要把砖块用水管浇湿,夏天的时候要反复的浇好几遍才能使用,当时就非常好奇,为什么盖房子都要把红砖浇湿呢?后来,在建筑队工作的爸爸告诉我,砖块都是粘土烧制而成的,砖块内部是孔状结构,有很强的吸水性,如果使用干砖砌墙,那么砂浆中的水分会很快被干砖吸走,导致砂浆抹不开,不易操作,影响工作效率,重要的是砂浆中的水分被干砖吸走以后,会导致早起脱水不能起到水华作用,使得砂浆变硬失效,砂浆和砖的粘合力降低,实验证明干砖砌墙,抗压程度降低15%,抗剪程度降低60-70%,砌砖效率降低20% 。总之,干砖上墙,会严重影响到工人工作效率,降低墙体强度,对整体房屋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盖房子砌墙的时候,要提前把砖用水浇透,砖四周湿透1.5-2厘米 。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湿木不上门,湿木头有很强的湿胀干缩的特性,而且湿木头很容易变形,木匠做门,做家具的时候都得用干木材 。我们知道,以前的农村都是木门,大门都是相对应的两扇门,都是房子盖好以后,再量门框的大小,定做大门的 。大门是家庭的门面,要求严丝合缝,美观大方,结实耐用 。如果用湿木做门,安装上去可能当时比较合适,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湿门就会发霉,门表面会形成很多黑色斑点,看上去非常难看 。当湿门逐渐干燥以后,大门就会变形,变小,两扇门关上之后,就会漏出很大一条缝,你想想,这样的门面好看吗?不仅不好看,还会漏财,家里的东西容易被人窥探,被有心人惦记 。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干砖不上墙,湿木不上门”通过学习这句俗语,我们懂得了很多不明白的事情,开阔了我们的见识,那么在生活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值得我们思考学习 。

其他网友观点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很多俗语虽然简短,但是只用几个字就总结出了一个行业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外人可能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事情,但是内行却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就说明了在建筑行业和木匠工作中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干砖不上墙:小的时候家里盖房,别人都身强力壮负责各种出力的活,而我只负责把一块块红砖放在水池子里,小时候就很疑惑,为什么砌墙的砖要用水泡一下,一会砌上墙不是仍然会被太阳晒干么?

现在长大了才更加理解这样做是有根据的,以前民间盖房多用红砖,红砖最大的特点就是吸水性比较强,所以如果是比较干燥的砖会吸收砂浆中的水分,而失去了水分的砂浆就很难铺匀和填满墙体缝隙,并且失去了水分的砂浆就不能更好的粘合砖 。所以现在的工程施工验收标准上明确规定,用红砖砌墙,必须提前1-2天烧水湿润 。要使砖的含水率达到10%以上,所以称为“干砖不上墙” 。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湿木不做门:木匠在制作家具的时候,特别要选用比较干燥的木材,如果选用的木材比较湿,那么做好的家具就会容易发生变形,特别是在制作木门的时候,以前的木门都是相对应的两扇门,如果用了比较湿润的木材,那么在木材干燥的过程中,门就会发生变形,导致无法开合或对应不上 。

农村老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有科学道理吗?

文章插图

所以这两句俗语虽然简短,但是却道出了两种职业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常识,所以这种低级错误是不能犯的 。

农村俗话说“干砖不上墙,湿木不做门”是什么意思?大家认为说的有道理么?欢迎留言,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