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吃什么 6款食疗方来帮你( 二 )
3、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 。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 。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在进行调养时应采取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供养的方法 。
【大雪吃什么 6款食疗方来帮你】二、健康起居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 。起居调养宜早眠早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 。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
大雪节令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 。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 。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
南方此时正是季节转换,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是中风易发作的时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的中风高危人群,以及曾中风已愈的人群,要时刻警惕再次中风 。
三、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不可缺少的,可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体质、爱好,选择不同的项目,须注意的是不要在大风、大雾中锻炼,现代科学认为,在大风大雾时,空气中悬浮的有害物质较多,呼吸这样的空气,对健康有害
大雪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 。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 。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 。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还要注意控制数量 。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 。
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
2、注意起居和运动
大雪节气,要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起居和运动有规律 。
冬季日短夜长,要注意早卧迟起,不要熬夜,不要过早起床晨炼,“必待日光” 。
3、注意防寒
大雪节气,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 。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
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 。不戴帽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 。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 。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 。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
冬天风寒侵人人体,首当其冲的还有胸部和腹部 。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內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 。此外,寒冷还可诱发胃肠病的发生,所以,胸腹部保暖也不容忽视的环节 。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
寒冷的大雪节气,首先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 。其次,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更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要穿一点的外衣 。身体不舒服时,应该主动到医院检查 。
大雪节气后,由于天气变冷有些女性容易感到寒冷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女子由于经期孕期和产褥期或患有贫血、胃肠症及久病体虚等,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抗寒力差,故冬季特别怕冷 。另一方面,女性如果营养缺乏,患低血压或甲状腺功减退会,也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肢体末梢血管血液循环障碍,会导致手脚冰冷 。
4、注意情绪平和
另外,要注意情绪平和,许多疾病,是由于情志引起的 。例如,因为情绪不稳和起居无规律易引发青光眼——一种致盲眼病,此病多在冬季寒冷的月份发作,其症状有:眼痛、眼胀、视力减退,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 。故平时一定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兴奋;注意起居要有规律,不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增高;晴朗的天气下,适度参加户外活动,因为这样可增加眼底血管氧气的供应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聚积避免眼压升高;气候寒冷的恶劣天气里,要尽量减少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影响 。
推荐阅读
- 甲状线亢进饮食原则是什么
- 羊肉吃多了上火怎么办
- 胃肠炎患者能吃什么食物
- 皮肤过敏能吃猪心吗
- 拉肚子可以吃皮蛋吗
- 不吃早餐的危害是什么
- 痛风可以吃花生吗 饮食需注意
- 人流后吃什么好 中医药膳来调养
- 喝什么可以润肠通便效果好
- 冬天不吃饭减肥的方法是什么